朗木寺镇——朗木寺、格尔底寺、清真寺、天葬台、纳摩大峡谷
夏河至朗木寺需经合作转车,合作是甘南州的首府。由于小雨无事,在夏河乘六点最早的班车去合作。一路山水依旧,但晨雾给连绵的山峦增秀不少。几乎每个峰顶都能清晰地见到,但峰与峰之间都飘着一条或几朵云雾,如国画技法中的留白一样,意境悠远淡雅。临近合作,山峦突然变得特别轻柔平缓,山坡上只有草,山坡下开垦的农田中是一大块、一大块金灿灿的油花菜,这样的线条、色彩,如有阳光那该是一幅多美的油画。在合作城北见到了当地人俗称九层楼的米拉日巴佛阁楼(车右侧)。
在相距五百米的两个车站来回比较后,决定乘社会车车站十一点直达朗木寺的班车。合作至朗木寺全程173公里,一路山体上都是草坡加毛绒绒的灌木丛。草地被铁丝网分隔开,这是分草到户的标志。西部大开发,兰郎公路正全线改造,路基还没好,一路摇摆和颠簸,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傍晚七点半左右转过一山头,眼前的山体形态一扫温柔之态。左侧的草坡顶上长出一条赤黄色的巨石,巨石甚是方正,足有千米长。右侧的山坡是草地加林木,山顶上插着许多青灰色的怪石,刀砍一般,直插青天,感觉很威武。在群山的怀抱中,静静的躺着一个小镇,炊烟袅袅,落日余辉,如“桃花源”般,这就是朗木寺。
寻找朗木寺宾馆,店牌上藏文和英文占据了大部份空间,让我们好找。只有四人间,男女混居,被安排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两个背包客在一起,不习惯。朗木寺镇区主要是从朗木寺宾馆到西边仁青宾馆一条街,一条白龙河穿镇而过,加上三个寺院面积大约在二平方公里。朗木寺镇地区甘、川交界,朗木寺宾馆及朗木寺院周围地区属甘肃,西南格尔底寺及朗木寺清真寺属四川境内,居民以藏、汉、回三个民族为主。镇上大兴土木,许多店家的墙或门扇上都写着英文店名和经营项目,各类建筑和谐相处,令游客很有在路上的感觉。大概没休息好,吃晚饭时胸闷气短,有点高原反应。
第二天五点就醒了,悄悄叫醒妻子,向朗木寺宾馆南面的小山头冲击。高原的早晨太冷了,二件短袖,一件长袖加外套都抵御不住寒冷,不停地搓手,差点连胶卷都装不了。天色已亮,但镇子处在山谷中,光线迟迟不肯垂青,让我们好等。此时的村庄、寺院、山林显得特别温柔、安静。几缕云彩横在山腰,草地蒸发出淡淡的雾气,村庄正飘起炊烟,偶尔几声犬吠让人忘了时间,忘了尘世。阳光终于掠过山头洒向对面朗木寺院,大殿、僧舍或明或暗,正是摄影的绝佳时机。
下了山头,早饭决定去被外国游客奉为家的丽沙餐厅。在桥头,见到了英文指示牌,过桥一眼就看到了用树枝作篱笆的简陋的“丽沙”。三间不大的平房,被烟熏得泛黑,墙上满是英文纸条和各国钱币。我们要了一个“苹果派”,这是用苹果条作馅,外面包上面粉和鸡蛋烘烤而成的食品,太甜,另要了二个煎鸡蛋,共十元。
沿着“丽沙”西边的石子路往上走到一白塔处,向右参观朗木寺需买票,当然,也可以傍晚等售票处打烊后进去逛逛。往左向另一山头走去,见一老藏民带着孙子,手提保温瓶,肩背食物,喘着气往上爬。原来他是去山上转经,整整一天,为他的虔诚,也为他的年龄,上前帮他提保温瓶。忽听右边山头有人喊买票,抬头看到一个穿绛红衣服的尼姑在招手。知道上面就是天葬台,不予理睬,继续沿着大路走。山谷中秃鹰翻飞,知道那就是把藏民的肉体和灵魂送上天堂的神物。翻过几个小山头,右侧远处的山坡上插满了经幡,那就是天葬台。停下脚步,远远地,神秘、敬畏地注视着,仿佛看到了前世辛劳的灵魂,正冉冉地升入佛国。
跟着两个藏族姑娘往北走到机柯合村,下山坡,沿着山脚回朗木寺已是中午,一路绿草野花相伴。临近镇子,一辆在溪中挖沙石的三轮车陷入坑中,为显藏汉一家,上前出谋出力。藏民再三道谢,我们则潇洒地摆摆手,跨步前行,心情特好!
回宾馆,老板给我们单独安排一个四人间,还嘱咐我们宾馆免费供应藏粑,可自己动手。下午游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和郎木寺清真寺。格尔底寺的殿顶用白色金属铺盖,在阳光下银光闪闪,不能正视。格尔底寺不买票也可闲逛,进殿参观则需买票。寺中供奉着一尊300多年的活佛的肉身,是镇寺之宝,值得一观。在这儿藏传佛教的寺院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靠得那么近,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此相安无事。往前经过若尔盖县纳摩寺小学校,校门牌楼重檐飞角,浓彩描绘,绝无仅有。再深入便到纳摩大峡谷,免费游玩。
纳摩峡谷全长八公里,进谷一百米就到仙女洞。洞口是经幡、玛尼堆,洞内挂满了各色哈达。洞中有岩石如婷婷仙女,藏语称“仙女”为“郎木”或“纳摩”,镇名和峡谷名由此出。仙女洞中右侧还有一扁洞,直通洞外,据说能顺利通过的为善人,否则就只能戴个恶名。在过去终年劳作的年代,百姓用这种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还是有一定根据的。洞边有一坝拦水池,水质清澈,能见池底游鱼,上头是一小溪,此乃白龙江的源头。峡谷两侧山体长满了绿草和矮矮的灌木,山头则插满了形态各异的山石,景色如同庐山的“锦绣谷”。峡谷狭窄,仰头注视,多姿的石块在蓝幕般天空的衬托下格外气势。峡谷中的这些奇石当地人称为石林,越往里越精彩。我俩一直往深处走,游人渐稀,走到大中门整个峡谷就只有我俩。耳边除了鹰的尖叫,就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和脚踩草地的“沙沙”声,恍如隔世。过大峡河(实为一小溪,岩石上有题名)继续前行约一千米,为安全起见,我俩决定撤退。
在谷口休息时,与一群操四川口音的游人闲聊,得知他们是从成都自驾车来此游玩的,明天去若尔盖县唐克镇的黄河第一湾景区。我正为去若尔盖犯愁,由于若尔盖正在举行建县五十周年大庆,为期一周,班车乘不上,两人包车又划不来。抱着一丁点希望向他们提出蹭车去唐克,也许好心有好报,他们爽快地答应了,并留了手机号码,预定明早出发。
世界何其小,晚饭在朗木寺哈给清真饭菜馆中又碰到了那帮车友。该饭菜馆是本镇最大的饭馆,本地人都在此地消费,其它餐馆的牦牛肉和手抓羊肉大多从这儿取货。要了牦牛肉和手抓羊肉各半斤,肉切成薄片,撒上调味粉,点缀几根香菜,色香味俱佳。说是饭菜馆,没有米饭,要了二碗牛肉面,说明小碗。端上来的却是我们江南盛汤的特大碗,环顾四周,没见所谓的大碗,估计现在众人胃口都小了。席间停电,店家自发电稳定性不佳,或明或暗直至发电机罢工。伙计忙着发蜡烛,点煤油汽化灯,光线昏暗,很有点“西部”气氛。
朗木寺民风纯朴,物价不高,夏天气候宜人,景色美丽,空气清新,有时间适合小住几天。
交通:夏河至合作班车很多,票价9元/人。合作至朗木寺,社会车站11:00有直达车,19.5元/人。
食宿:朗木寺宾馆四人间,15元/人。仁青宾馆标间60元/间。丽沙餐厅西邻有家庭旅馆,睡大炕,15元/人。
哈给清真饭菜馆品尝牛羊肉,四川小饭馆可吃米饭,喜欢西餐去丽沙。
关照:朗木寺海拔近3500米,初到应劳逸结合。早晚温差大,应带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