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柬日记_1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旅柬日记

前记

《花样年华》、《古墓丽影》、《虎兄虎弟》、《国家地理》中的各个场景画面象一面面指南针,齐齐地指向南方某国的热带丛林。多年来,枝枝丫丫的树杈夹杂着潮热的气息,撩拨着我的漂泊之心。终于在受够了冬日的严寒与萧瑟之后,决定提前告别厚重的棉服,拉上夫奔赴心中的圣地。

一直以为柬普寨自由行将会是一次冒险之旅,以为那里有比人还多的地雷,唯恐寻古探幽之际不慎“失足”;以为那里贫穷混乱,盗贼横行,唯恐身家性命有所闪失。但跟团旅游对于我这个习惯于无拘无束的游走之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上网查询之后,才知是杞人忧天。几十年来,前赴后继的游人早已探测了景区内的每一寸土地,只要沿着前人的足迹,便可安然无忧;那里的人民善良谦和,国家也已走上中兴之路。以前总是暗自嘲笑那些狂傲无知的欧美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小脚小辫上,想不到自己也竟如此!所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乃至理名言也!

也许是为了经历一次完美的“朝圣之旅”,出发前做足了功课,甚至还破费去买了一个广角数码相机。网友们的游记写得事无巨细,象一本不断被更新的旅游实用手册,帮助我安排行程、规划预算。使馆的工作人员以老友般的信任,将办理签证精简到只有收费一道手续,虽然价格不菲,倒也落得个方便快捷。然而预订机票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北京至金边竟没有直飞航班!这对于两个友好邻邦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一变故让长期坐享首都交通便利的我大受打击,回想这些年来也一直行走不辍,还从未遭受过如此“礼遇”。无奈丛林石窟的磁力实在太大,吸引着我,召唤着我,纵然要冒着航班晚点无法衔接的风险,纵然要负担绕道上海的额外费用,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DAY 1 (2005年2月11日初三星期五) 晴很冷-很冷-很热

主题:北京-上海-金边

走之前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众多游记,甚至在飞机上仍不忘临时抱佛脚地研读前一天刚从图书大厦买来的《柬普寨五月盛放》,脑子里塞满了一堆相仿的、拗口的、不明其意的名字,什么巴肯山、巴戎寺、巴孔寺、巴方寺、什么吴哥窟、吴哥寺、吴哥通王城,什么班蒂克黛、班蒂色瑞,就这样一路思绪飞舞,抵达了金边。

过关时,没有遇到传说中的索贿、办事效率也快得出乎意料。然后就是一阵手忙脚乱地换装与打包。穿上夏装的我,心情一如身体那样轻松,迫不及待地冲出机场大厦。虽然已是日落西山,扑面而来的热浪却仍然有些让我有些猝不及防。尽管目前是当地的旱季,但我还是感受到了空气中的潮热。我如饥似渴地呼吸着久违了的气息,情绪也随着温度的骤升而亢奋起来。跳上一辆出租车,原想让司机找一家在洞里萨河边的宾馆,但司机却说由于正处中国新年,游客骤增,且天色已晚,恐都客满。想到只是在金边留宿一晚,明天一早就将赶赴暹粒,直奔吴哥主题,也就不再计较,只要交通便利、舒适安静即可。

司机最终将我们带到了中央市场附近的一家宾馆,名号宝石大酒店,其实也就是一家准三星级宾馆。因名称有中、英、柬三种文字,我猜测老板可能有华人血统。在夫看房间的同时,我在旅馆前台旁边的船票预订窗口订好了明天早晨7:00出发去暹粒的船票。本想晚上逛逛中央市场,但被告知下午5:00左右就关门了。看来出了国门,在调整手表时间的同时,脑筋也需要及时调换一下。

等到一切都安顿好之后,开始觉得饥肠辘辘了。经过了一整天的北京-虹桥,虹桥-浦东、浦东-金边的辗转跋涉,不免有些疲惫之感,于是决定晚餐就地解决。所谓宾馆餐厅,其实不过是在大堂侧角的吧台前摆放了四、五张四人长桌。我们去时只有邻近的桌上坐着一男一女两名客人。男的是个白人,操着一口英式英语,女的象是当地人,但会说英文。因为听说金边酸粉味道不错,且我俩皆好此味,于是点了两份牛肉炒米粉,服务员的英文水平几乎等于零,不放辣椒的嘱咐还是拜托邻桌女士的热情相助才弄明白。上菜速度一如游记所述,奇慢无比,所幸尝过之后,果然酸甜爽滑,美味无比,由此拉开了愈演愈烈的柬普寨美食之旅的序幕。晚餐后去附近的小店购买明天的早餐,意外地发现竟然有三个面包房毗邻宾馆。其中一个叫巴戎寺的面包房里的法式面包刚刚出炉,阵阵飘香,引得我们狂购一番,备足了明天的早餐。

DAY 2(2005年2月12日初四星期六)晴很热

主题:金边-暹粒

早晨6:30,在大堂等候来接我们去码头的出租车。昨晚的订票员不失时机地向我们推荐在暹粒的宾馆,每晚价钱、条件与此地相同且包括出租车免费去暹粒码头接站。想想可以省钱省事,就抱着先住一晚试试的念头预付了房费。出租车如约而至,看来25美元一人的船票价虽高,服务还是不错。同车的还有一个法国人,走之前对旅店的服务员说三周后再见,我在一旁听了暗自诧异,不知是否秉承了其祖先的衣钵去搞研究探索?很快到了码头,我们算是来得较晚的,船顶上已坐满了金发碧眼的西方游客。进入后舱,发现犹如加入了一个中国旅行团,除了三、四个白人外,其余或情侣双双、或三五好友,皆为同胞。舱内空调强劲,终觅一避风处落座安顿。

轮船全速行驶,渐行渐远,慢慢地两岸破败的浮村已淡出视野,周遭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混浊的江水。不知是否是因为季节不同的关系,网友们的游记几乎清一色地用“蓝天碧海”来形容沿途景色,在我看来却是“蓝天下的黄河”。舱内的游客不敌凉风劲吹,而轮流走到甲板上寻找阳光,但又难忍烈日炎炎。如此反复间,大都困顿,于是鸹噪之音渐息,鼾鸣之声渐起。我也在猛嚼了面包水果之后,心满意足地昏昏睡去。一觉醒来,走出舱门,发现两岸的景致又换成了浮村,知道离目的地不远了,于是爬上船顶,看见上面的游客在连续几小时的炙烤之下,已快晒成洞里萨湖鱼干。我背靠行李坐下,任凭迎面而来的热风搅乱我的呼吸,享受着旅行的闲适。

终于靠岸了,不料还要换小船(可能是因为旱季,水位过低)。船上的人忙着认领运输自己的行李,场面之混乱让我想起《潘先生逃难记》。终于提着行李上了一艘小船,刚想落座,却被刚才舱中的同胞告知空位已有人,凳主此刻正在奋力寻找行李。看来团队作战就是有优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不耽误。无奈只好站在一旁。由于我们这艘小船位置离大船最近,所以源源不断的游客登将上来,眼看小船已严重超载,我俩当机立断换乘另一艘。等所有的座位都有了主人,小船终于开始向暹粒进发。沿途看见许多以河为家的渔民在河里打鱼。他们全都赤裸着上半身,腰部以下都浸泡在充满泥沙的河水中,炽热的阳光将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许多甚至还只是垂髻小童。然而从他们寓劳作于嬉戏间的神态,根本看不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艰辛。这些渔民构成了河边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小船上的游客新奇地看着,不时地对着网中的鱼儿惊呼,而擦身而过的由“童子军”执桨的渔船,更是引得大家纷纷拿出长枪短炮,争相拍摄。渔民们也象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好友那样,向我们挥舞着手大声问好,看来,我们也成了他们每日一成不变的生活的调味剂,就象《断章》中所言,我们也是他们眼中的亮丽风景。

很快又一次靠岸了。暹粒码头的混乱局面比起刚才换船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满地的垃圾与空气中弥漫着的腐烂鱼腥味,让人只想迅速逃离。拉客的司机在狭窄的过道旁夹道欢迎,我们终于看到了接站的司机,三步并作两步地跟着他上了一辆出租车,感觉象登上了诺亚方舟。走了没几步路,司机被另一同行拦住,又塞进来一个背包客。这个人高马大的美国佬一落座就长出一口气,并感谢我们让他搭车,然后就诉苦说他下了船到处找MOTO,竟没有司机愿意载他,而出租又不好找,只好在垃圾与恶臭中行进。我们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窗外那些提着行李正与司机讨价还价的游客,真庆幸提前预订了旅馆,同时也坚定了我回程一定乘坐大巴的决心。

终于到了预订的MEKONG HOTEL,一栋粉红色的西式小楼,样式很象多年前在版纳旅游时住的宾馆,而且前面也有几棵棕榈树。经过此番颠簸,只觉人困马乏,稍作洗漱后准备去补充能量。为了躲避似火的骄阳,决定去紧邻的餐馆解决午饭。昨晚的酸粉仍“余味绕舌”,于是一切照旧。我们一通比划嘱咐,老板娘仍呈似懂非懂状,稍顷,用中文问我们是否是中国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下扫除语言障碍。上菜之后,发现与我们的想像仍有差距,此次变成了酸粉汤!再回头研究菜谱,才知确实分汤、炒两种做法。尝过之后,觉得虽稍逊一筹,但仍十分可口,而且一大碗鲜汤也正中我这个汤罐子的下怀,于是又一次吃了个碗底朝天。酒足饭饱之后,决定先去老市场购物,然后去景区买门票、看巴肯山日落。宾馆联系的司机是个看上去有华人血统的年轻小伙,但不会说中文。老市场的纪念品种类不多,且摆放杂乱。由于一贯不喜旅游购物,因此只是匆匆过场。不过我倒是对那里的靠垫套子情有独钟,挑了一对准备回去装饰一下阳光小屋。顺便还在市场里买了许多的水果,以备明天好好享用。购物完毕后先去景区买了后四天的门票,然后直奔巴肯山。

巴肯寺是吴哥景区中为数不多的建在山上的寺庙,如今已成为了游客观看日落的必游之地。由于在老市场耽搁了一些时间,为了不错过日落,我们以冲刺的速度上山。山虽不高但很陡,且没有台阶,游客大都手脚并用地爬行,真有些朝圣的味道了。终于登上了山顶,我不禁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惊,不过不是雄伟壮丽的建筑,而是漫山遍野的游客。攒动的人头将寺庙围得水泄不通,台阶上也都坐满了等待日落的游人,让你几乎无法行进。古老的庙宇在历经千年风雨后,大都残缺不全,就象一个髦耋老人,无休止地接受膝下众多儿孙的拜见,苍老飘摇的身躯几乎无法承受这份纷乱嘈杂,悲悯地等待着谢幕后的宁静。然而此刻的主角并不是他,是天边摇摇欲坠的夕阳。当游人对着落日狂按快门的时候,我也终于在远处的东方找到了吴哥寺,虽然被树林掩映着,但其俏丽身影依然清晰可辩。我不禁心潮澎湃,悄悄地订下了明早的约会。

从巴肯寺回宾馆的路上,想顺道买齐明日的早餐,不料遍访各店,也难寻法式面包的踪影,看来明天只好先动用一下库存了。下午这一路虽然只与司机共处了两三个小时,但已感觉出此人奸猾有余、忠厚不足。临走时为了争揽生意,还对我们谎称Tuk-Tuk包一天起码要15美元,而且现时天色已晚,很难找到。由于不想耽误明天一早吴哥寺的日出,只好将就着跟他预订了明日的包车。但晚餐后在马路上闲逛,我们发现有许多Tuk-Tuk停在路边,拣了一个面貌忠厚之人,打听了一下包一天才10美元,价格相当于出租车的一半,便连呼上当。无奈只好跟司机说明情况,预订了后一天的包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