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是新的,成都旅游也要有新起色、大发展,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和西部旅游中转站的优势,再搭上‘试验区号’,我们定能扬帆远航。”一位成都旅游业内人士满怀信心地说。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标志着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腾飞阶段。
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各种改革,这给地方带来了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无疑,在试验区的背景下,成都旅游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黄金期和战略机遇期。
成都站在新起点上,重新审视,重新设计,试验区城乡统筹规划关系全局。要让成都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就要从全面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的角度去打量,去思考。
在这样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规划下,成都旅游的发展思路和拓展空间将是巨大的改变。
城乡统筹,必将带来经济的新飞跃,良好的经济载体,优越的发展环境,成都旅游实现新跨越指日可待。
乡村游——引领休闲旅游新航向
乡村游,作为新的旅游休闲模式,引领着中国休闲旅游的新潮流。而说到成都的乡村旅游,就不能不提到这种旅游的“开山功臣”——农家乐。
1987年,农家乐旅游形态首先出现在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穿竹林、走石径、过小桥、观花木盆景、吃农家饭菜,每人一天花费一二十元,就可休闲娱乐一天。人们把这种以农家庭院为载体的旅游形式叫“农家乐”。
乡村游和其他传统旅游方式不同,讲究的是亲身体验,接近自然。而且多数是自助短程游,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游方式和游玩内容。
“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生活久了,感觉都僵化了,人处在这种状态下接近自然的渴望别提有多强烈了。”喜爱乡村游的吴刚是农家乐的常客。
农家乐的游客通常是周末早上出城,到成都周边找到一处农舍,三五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娱乐边聊天。时近中午,农舍主人利用当地的瓜果鱼肉弄出一桌热气腾腾的菜肴。酒足饭饱之余,再四处看看山花,观观田园风光,钓钓池鱼,待到夕阳西下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这是乡村游的最初模式,也是最普遍的休闲方式。
最近成都乡村游的休闲方式又有了大革新,那就是以认种土地、认养蔬菜为主,结合“休闲、劳作、收获”的回归田园的亲身体验方式。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乡土与乡情,释放疲惫的身心,沐浴纯净的阳光,耕耘自己的土地,收获快乐与健康,这是货真价实的融入自然,体验纯正原生态。
成都第一家农家乐的诞生地郫县农科村坐落在城西,显露出些许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勇做领头羊的“气魄”,同时它更是一、三产业结合的典范;三圣花乡,成都农家乐的一大品牌,坐落在城东,怀揣着些许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后来居上的“满足”,早已成了促进城乡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锦江区的“三圣花乡”与郫县的农科村,在蓉城两头相互辉映、争奇斗艳。
走进农科村,郁郁葱葱的绿色扑面而来。道路两旁,青枝翠竹,绿草如茵;农舍前后,蜂飞蝶舞,暗香浮动。依托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致,农科村乡村旅游在不断规范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目前,郫县“农家乐”经营点300余处,其中投资100万至500万元的有15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多人,直接支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近2万元。
“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的农家乐模式已成为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农家乐作为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乡村旅游业态,如今已遍及成都城郊和乡村,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构建了以城郊为主,向东向西,以平坝、丘陵、山地梯次发展的格局。
2003年以来,成都市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改善环境、修建道路、整治农居风貌,使“农家乐”的经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投资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城市人、企业、团体、机构投资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民间资金投资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已达500多家,比2003年增长近一倍。
非遗节——展示文化底蕴,打造国际盛会
5月23日到6月10日,近20天的日子里,在历史和文明的浩瀚海洋中,成都人走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精神之旅。
据统计,非遗节期间共有11大类270项各类节会演出和展览活动,吸引了来自国际国内的100多支表演队伍、84个单位的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加入其中,约400多万人参与到此次盛会。
围绕“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主题,“非遗节”期间,成都举行了大巡游、项目博览会、保护论坛、剧目展演、城市活动和特别会议等7个大型活动,内容包括我国518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50余场海内外“非遗”特色文化展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等等。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数千名代表与成都市民、游客一道,现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或热力四射、或庄重肃穆、或粗犷豪放、或轻松欢快……从天府大巡游到《守望家园》主题晚会,从成都论坛到戏曲展演,在这场规模空前的“非遗”盛宴中,来自五洲四海的“非遗”项目尽情向世人展示着“非遗”独有的魅力。
非遗节的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具特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对于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地位、提升四川和成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在闭幕致词中对成都举办非遗节的评价。“天府大巡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成都宣言》的诞生无疑让成都、让四川、让中国得到了赞誉。
此次非遗节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高规格国际文化盛会,也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最重要的主题活动之一。
28日,来自巴西、巴拿马、日本等国家的60多位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博览会。湖南女书、川江号子、蜀绣……每个“非遗”项目都让代表们眼前一亮。现场“非遗”宣传手册和图书音像制品成为抢手货,引得代表纷纷索要,准备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有没有川江号子的CD呢?”一位丹麦代表对川江号子很感兴趣,饶有兴致地通过翻译与川江号子的表演者聊开了,“虽然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号子的旋律、表演者的表演都太有魅力了,是真正的原生态、中国味。”
特别的是,传承人的即兴表演更让代表们欣喜若狂。在甘孜州馆内,热情好客的藏族小伙和姑娘将洁白的哈达献给远方的客人。传承人正在制作的阿西土陶和展示的车模技艺,引来了众人的一阵叫好。喝着民间藏酒,唱起藏族歌曲,戴着哈达,代表们感受到原汁原味藏族文化。
作为首届国际“非遗节”举办城市,成都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在文化遗产方面的深厚底蕴。但成都的“野心”不仅仅是举办一届这样的国际活动,“有了成功的首届,才能有将来的永远。”非遗节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成都这一次只是“破题”而已,下一步要让人们一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到成都,让非遗节永久落户蓉城。
成都旅游的N张名片
天府之国
晋《华阳国志》载:“蜀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天府之国”成为了成都有史可考的第一张名片。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8年成都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第四城
2000年,《新周刊》以“第四城”为成都命名。2006年,《新周刊》再看第四城,发起“成都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及10位顶级摄影师“24小时快拍成都”活动,全面评估新成都。“第四城”名列其“成都十大名片”评选结果之首。其评语如此写到,“成都令世人所钦羡的生活方式,源于其不可予夺的天府基因。北京有大城之美,上海有时尚之美,广州有创富之美,成都有生活之美。城市可以复制,时尚可以追赶,财富可以积累,而生活方式却构成了成都独一无二的城市竞争力。”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太阳神鸟”,并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今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金乌负日,四鸟开明,神话的匣子打开之后,蜀文明从地底走到地面,千年的图腾成了今日的城标,铁证着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延续着同样的活力与精神。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04年,张艺谋为成都拍摄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将大量的成都民俗风情,比如变脸、茶馆、小吃等传统元素,融汇在繁华的都市高楼之间,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将多元文化聚集的和谐环境与躁动的年轻理想相结合。这部仅仅5分钟的短片也成就了成都最为动人的一句广告语———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2006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在成都市举办了“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并在开幕式上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授予成都。自1987年首个农家乐在郫县农科村产生,走过20年风雨路的成都市乡村旅游业一片兴旺。以“五朵金花”(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为代表的农家乐已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07年2月8日,经过26个城市的激烈角逐,成都、大连、杭州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旅游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确认的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在1100万成都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旅游业最具含金量的“金字招牌”终于花落蓉城。
1998年成都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