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往后的五天里,我,小沈,老任,王MM完成了甘南川北行,虽然不是很深入,但是主要的地方都去了,最美的景色也都看到了,还是比较完美和愉快的。
本来有过设想要去同仁看唐卡,但考虑到一来去同仁的话晚上要住在那儿了,明天无法一早去拉卜楞寺听诵经;二来在各大寺庙里都有唐卡的,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特地去同仁看唐卡好像不值得,所以我们最后决定直奔夏河。
从循化前往夏河的路不是很好走,但是沿途风光却是挺美的。
我们在路上经过了瓜什则寺,藏语称“瓜什则加萨尔雪扎图丹群科”,意为“瓜什则加萨尔圣教法轮讲经院”。位于今瓜什则乡政府所在地绒穹多,据传建于明代,最初寺址在加卜察沟,后来由瓜什则铁念珠喇嘛移建于卓合贡空地方(疑在现址下部3公里处的林区边缘)。此后,又由赤干·克却嘉措、囊干巴·阿旺喜饶和拉卡智钦三人迁寺于绒穹多(即现址)。寺院由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晋美旺布(1728-1791)命名,采用郭莽扎仓的学经教程,正月、四月、十月法会及四季学经期会等一切法事活动均仿效拉卜楞寺。
整个寺庙和绒穹多村融合在一起,寺就是村,村就是寺。虽然瓜什则寺在藏区不算很大的寺庙,但相比于许多汉族的佛教寺庙,规模好像还略有胜之,而且和大寺庙一样,雕梁画柱,金壁辉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许多藏民在寺庙周围的转经筒前虔诚的修行。
我们不好过多的打扰这个幽静的佛教殿堂和虔诚的教徒们的修行,继续前行。前方不远处就来到瓜什则草原,这个草原不似祁连山草原这么有名,但同样有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和点缀其中的一个个藏包,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同样看上去那么生气盎然。
我们坐在黄昏下的草原,看着金色的阳光撒满大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爱好摄影的我们更是在黄昏中捕捉那柔和的光线和美丽的景色。
穿过瓜什则草原,就再次进入了甘肃境内,这段路况不好,车速提不快,一直到将近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夏河县。
在进入夏河县的大路上,遇到了武警哨卡,停车检查身份证和行李,并做登记。据说没有身份证的人和外国人一律不得进入藏区,外国人更是打哪儿来回哪儿去。想起我们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打算来甘南旅行的外国背包女孩子,估计这趟是白跑了。可见这次藏独事件的确严重,波及面广,延续时间长。
看到武警荷枪实弹的样子,我们开始有点紧张。武警同志安慰说,里面治安挺好的,夏河县有一千多武警官兵驻守,很安全,只要不和喇嘛发生冲突就行。我们此后在藏区的活动都是谨小慎微的,免得因为什么文化差异引起民族矛盾。当然,在藏区的最后几天,我们胆子也慢慢大起来了,还偷偷的溜进了被封锁的地区,当然这是后话了。
其实想想我们汉族人,特别是大城市的人也挺亏的,遇到少数名族,要尊重少数名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遇到西方人,要符合西方的礼仪标准。为什么总是我们迁就别人,没有别人来学习和迁就一下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是因为我们注重文明还是因为我们不够野蛮?
进入夏河,找到网上有名的宝马宾馆,我们3个男的和赵师傅4个人一个普间,王MM另一间,¥20/床。这里虽然洗漱要在公共浴室里,但整体还是挺干净的的,这里不比大城市,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很满意了。
在宝马宾馆对面的清真餐馆里每人来了碗大卤面,他们觉得挺好吃,我觉得面有点烂,味道一般。
明天5点半起床去拉卜楞寺听诵经,早点睡吧。
费用:晚饭(夏河大卤面):¥5×4=¥20
D11(7.27)上午游览拉卜楞寺,下午经达久滩草原、尕海赶往郎木寺,宿郎木寺
闹钟在5点半准时响起,我们赶紧洗漱,前往拉卜楞寺,希望能听到早课的喇嘛们诵经。
(拉卜楞寺简介请见附录)
拉卜楞寺就在夏河县里,从宝马出来走过去5分钟就能到。藏族的寺庙都是殿堂、僧舍、民宅混在一起的,没有庙门,也不用买门票,就如拉卜楞寺,只有进入大经堂和汞唐宝塔参观,才需要门票。拉卜楞寺很大,整个寺庙外围,围绕着转经筒的墙,估计要沿转经筒转一圈,没2个小时转不下来。
我们披着朝霞,步行在拉卜楞寺宁静的街道上,早起转经的藏民念着经文,转着经筒,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我们几次想问路,都不好意思打断他们虔诚的脚步。
我们在寺庙里随意的走着,早晨寺庙的安静和端详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压低声音,就怕打破这份宁静。
转了好大一圈,终于沿着指示牌,来到了大经堂。这果然是座宏伟的建筑,门前的大广场就能看出它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特殊身份。
悄悄走到大经堂门前,因为来得早,卖票的还没上班,所以免票了,看来心诚还是有优惠的。
大经堂里面是一排一排的坐垫,已经有很多喇嘛开始诵经了。老任和王MM先进去,一屁股坐在垫子上,被喇嘛赶了出来,我们不知道是不能进去呢还是不能坐在垫子上。问了一位在外面准备进去的喇嘛,才知道我们可以坐在角落的地上听诵经,但不能坐在垫子上,而且我们也不用象喇嘛那样脱鞋进去。
我们又悄悄的走了进去,靠着门边的墙壁坐下,盘起腿,慢慢的开始接受这心灵的洗涤。
虽然喇嘛们诵经用的是藏语,我们完全听不懂,但是同样可以感受到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平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设想盘腿静坐1个多小时,但在这里,这段时光飞快的度过了。
但是这段时间里还是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几个游客进来后,不但拍照,还打闪光灯,虽然喇嘛们没有对此做出什么反应,但是作为一名有素质的游客,我还是为这些汉族同胞的行为感到羞愧。
7点的时候,来了两名戴着很高的僧帽,穿着高贵的喇嘛,宽大的护肩,长长的披风,背影看上去真想圣斗士。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眉宇之间的威严和肃穆让我们肃然起敬,估计是护法一类的。然后几名喇嘛搬来一个箱子,上面高高的堆着好像是用青稞粉和酥油雕刻的一个雕塑,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7点半的时候,诵经结束,喇嘛们向两位护法鞠躬后,鱼贯而出。我们也就跟着出来了。
这时天已大亮,我们继续慢慢的在拉卜楞寺里参观,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汞唐宝塔,门票¥10。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现存宝塔建成于1993年7月,共有五层,高达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刹、塔瓶和塔座组成。塔刹是光彩夺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是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一层四周装有铜制经轮。宝塔不仅外表宏伟壮观,气势非凡,而且内部更是构造精巧,多宝严饰。塔内正中是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正面佛殿是华贵的塔中之塔三世贡唐仓灵塔和一、二、四、五世贡唐仓渡金像,左右两侧是度母和普明佛殿,背面是藏经殿,收藏有二万余卷佛经。四座佛殿之顶是三百多尊铜佛环抱的第二世嘉木样塑像。宝塔第三层是千佛殿,收藏有1032尊铜佛。第四层宝瓶之中,供养着近两米高的阿弥陀佛。塔座和宝瓶内壁还绘有生动细腻的百余幅壁画。贡唐宝塔与拉卜楞寺大经堂、大金瓦寺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从宝塔出来,老任和王MM还是兴致高涨,继续蹭着其他旅行团的导游参观去了。我是又渴又饿又困,而且连日的疲劳感涌了上来,只能回去休息了。从大经堂沿大路往回走,到宾馆也就一公里路左右,但是走得特别累,真想打的回去,可就是没有空车,只能走回去。
回到宾馆才知道,这里的出租车不管是不是空车,都可以拦,一块钱。整个夏河县,包括拉卜楞寺就一条大路,直行的都是一块钱,转个弯加一块。唉,我那个悔啊,功课没做到家啊。
在宾馆里吃了点压缩饼干,睡了一个小时,明显精神恢复好多,一改回来时的颓靡之态。
大家都回来了,退了房间,去旁边的杭州小笼包吃午饭。其实也奇怪的,在上海从来不知道杭州小笼,在西部却只看到杭州小笼,这里有,后来在合作也有。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小笼,只是小肉包子而已。
吃饱了小笼,去对面的邮局再买了些拉卜楞寺的明信片,寄给上海的朋友。
出发去郎木寺。
车子开出夏河县前,看到了拉卜楞寺著名的晒佛台。
晒佛节又称瞻佛节或亮佛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午前举行,是拉卜楞寺为期15天的正月法会系列活动之一。此会午前举行,各寺院由大喇嘛率领僧众抬着彩绣大佛像的巨幅唐卡到寺院附近山麓固定的晒佛台上展开,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
晒佛节不仅是庄严盛大的藏传佛教节庆活动,也是藏族风情的集中展示,僧俗信徒万众云集。拉卜楞寺正月法会到农历正月十七止,包括放生(正月初八)、晒佛、跳法舞(正月十四)、酥油花灯会(正月十五)以及转香巴(正月十六)等活动。
我和王MM爬上晒佛台的山坡拍张拉卜楞寺的全景。
出夏河县的时候,遇到一个“路霸”。因为我们走的路是要穿过达久滩草原,而达久滩草原中的桑科草原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是我们只是借道而行,并不打算游玩桑科草原,结果被这个“路霸”拦住,一定要我们买桑科草原的门票,无理之极。最后讨价还价,给了他¥10。
车轮滚滚向前,达久滩草原一扫“路霸”的阴霾,渐渐的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美丽的草原绿草如茵,似一块天然地毯铺展于天际,绿茵中各种野花争奇斗妍,绚丽悦目,满山的小花在草原里对着我们微笑,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象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大夏河从草原上蜿蜒流过,似一条哈达飘落于绿毯。黑色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在悠闲地享受着上天赐予他们的安详。
桑科滩达久滩位于夏河县城西部桑科乡境内,周围山峦重叠,平均海拔3050米,以大不勒赫卡山为界,西南接达久滩,两滩平缓宽敞,牧草丰美。桑科河系大夏河正源,发源于桑科滩南欧布卡山北麓,南北流至桑科沟口后,与发源于青海同仁县境内的大纳河相汇,以下便称大夏河。因大夏河源于桑科,所以藏语称之为“桑曲”。这里的气候高寒阴湿,冬春多风,夏秋昼夜温差大。
桑科滩远近闻名,是因为有一美妙的传说。传说这里是世界无敌至宝雄狮格萨尔祭典神灵的地方,也是他赛马称王,登上王位的吉祥之地。因此,这个滩起名为桑科滩。在桑科滩腹地,有个叫达久滩——赛马滩。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桑科各地的牧民都要在这里举行赛马、赛程和格萨尔传说中的赛马会相同,均在15-20公里之间,夺冠者将挂以彩绢表示祝贺,骑手年龄均在13岁左右,和格萨尔称王时年龄不相上下。
科才河穿过达久滩草原,静静的流淌着。我们忍不住在河边停下我们旅行的步伐。享受一下山高水长,蓝天碧草的辽阔和娴静。捧出从张掖带来的西瓜,我们5个人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分食,甜美畅快。然后拍拍河边的野花和蒲公英,几次想拍蒲公英被吹起来的照片,可总是拍不出那花絮飞扬的感觉,还是技术不过关啊。
离开科才河,接下来是16公里的搓板路,路面高低不平,尘土飞扬,只能以20码的时速行驶。好容易挨过了这段烂路,开到了G213国道上,奔向我们下一个目的地——郎木寺。
沿G213国道行驶,来到了另一个著名的地方——尕海。
尕海湖位于碌曲与郎木寺之间,从碌曲沿G213国道向郎木寺行进53公里处,有一岔道通往玛曲,沿着这条柏油路就可以看到一池明镜般的湖泊,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望无际的尕海草原上。尕海湖藏语称为“姜托措钦”,意为“高寒湖”,当地牧民群众称其为“高原神湖”。
尕海是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丰水季节湖面面积一万多亩,枯水季节为七千多亩,水最深处约五米。湖四周是优良的天然牧场,河流纵横,植被良好。湖四面环山,湖周边的琼木旦曲、翁尼曲、多旦曲等众多的泉眼河汇成溪水,成为尕海湖丰富的源泉。
比之内地的许多丽水名湖,高远的尕海湖显得格外纯净,没有一丝人工粉饰和雕琢,没有半点城市的喧嚣和尘屑。这里是各种珍禽的“自由王国”。每到春秋,便有白天鹅、灰鹤、黑鹳、大白鹭、雁鸭、水鸟等80多种候鸟从我国江南沿海、从东南亚、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麓飞到这里栖息、生儿育女。
世代生活在尕海草原的藏族牧人,信仰佛教,奉守不杀生的信条,视珍禽莅临为吉祥,尤其把鹤类看成是神仙的化身,是祥瑞和美的象征,从不惊扰伤害它们。
如果我们出来旅行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尕海,一定会惊叹于她的美景,但是看过青海湖后,尕海还是相形见拙了,更何况我们后面的行程里还有值得期待的若尔盖花湖,所以没有做过久的停留,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直奔郎木寺而去。
在即将到达郎木寺的路上,我们进入了四川境内,这让我始终没有搞明白,回来拿了地图反复看,也没看出为什么会进入四川。
8点到达郎木寺乡,在进入郎木寺前,同样遇到武警哨卡,停车检查。
找了几家宾馆,被告知这几天郎木寺乡电站出了故障,已经全乡停电3天了,没有热水洗澡。而且什么时候恢复供电还不知道,所以决定如果来电,就在这里住两晚,如果不来电,明晚去唐克住。没洗澡还住什么标间啊,不如住普间呢。
找到网上小有名气的萨拉宾馆,普间¥20/人,开了房间去吃晚饭。同样去了网上小有名气的丽萨饭店,吃了有名的苹果派、牛肉汉堡,和麦当劳的味道完全不同,做法也完全不同,牛肉很老,咬都咬不动,总体来说都不太好吃。酸奶和手抓羊肉的味道还行,不过和其它地方也差不多,没啥特别的。
吃饭的时候突然来电了,大家鼓掌!啪啪啪……
吃完饭,回到宾馆,洗了把热水澡,去除一身的尘土和疲惫,这里的卫生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是公共浴室,还是很干净的。老任和王MM还好兴致,夜游郎木寺去了。我和小沈整理整理照片,早点睡了。
费用:¥339
房钱(夏河宝马宾馆):¥25.00×4=¥100
贡唐宝塔门票:¥10×4=¥40
中饭(杭州小笼):¥43
水:¥1.50×24=¥36
桑科草原买路费:¥10
晚饭(郎木寺丽萨饭店):¥110
夏河宝马宾馆
地址:夏河县人民西街77号
电话:0941-7121078
网址:www.labranghotel.com
注1:其实从夏河开往郎木寺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我们刚才开的路,从S312省道穿越达久滩草原,再开过一段土路到G213国道上,沿国道到郎木寺;另一条就是从夏河出来直接去G213国道,然后沿国道一直到郎木寺。前者风景优美但路况较差,后者是一马平川但几乎没什么风景。
注2:桑科草原的风景在沿途都能看到,不用进入草原,进入桑科草原游玩其实就是参加藏家乐的活动,有骑马,在藏包里吃酸奶、手抓羊肉、糌粑等藏族食物,听藏民唱歌等等。是否要去,看个人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