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日行(3)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2/24平安夜

7点起床,今天是我们的购物日。

记得2007年12月25日,我在峨眉山一家破败的小旅馆里吃的早餐。

http://sacd99.spaces.live.com/blog/cns!A0BC40B723060E6F!2186.entry

一年后,我在香港4星级宾馆里,吃了一顿比它好不到哪里的早餐。反正团队餐,也就只对胃负责了。正如领队说的,不好吃也要吃饱。

第一站是黄大仙,最最传统的香港旅游景点。不过,真正的主角显然不是它。从停车场出来,首先看到的,便是轮子功的宣传员。对,香港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会有他们的人在。我就说过,轮子功组织之严密,很值得有些人去学习。他们井然有序、无孔不入。坦白说,我对轮子功没什么好感。有一段时间,总有一个从海外打来的录音电话骚扰我。接起来,就听到在放录音。我觉得,人跟人之间应该有起码的尊重,我讨厌有人莫名其妙打我的电话,而且还是给我听录音。你邪不邪,其实跟我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说你邪的人也不是我。你信你的东西,我没资格来说三道四,但若你骚扰到了我,原本不觉得怎么样,现在也变得讨厌了。这一点上,我很赞同连岳的说法。你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吗?自己去他博客上找。

在停车场,我就请了一炷香。香港是个很成熟的商业社会,包括庙里请香。请香分成两种,好像是根据香的大小,有3块和5块港币两种,无论在哪里请都一样,价格一样,童叟无欺。还有,进庙是不需要门票的。我也没有看到假和尚在那边算命骗钱。回想那次在北京,先被骗去求签,说是免费,然后解签时又说有灾,其实是“有宰”,感觉就特别不爽。幸好那次我没上当,后来回到车里,一问才知道,所有人都被说成有灾,目的就是骗钱。有说是佛门净地,在那里都能碰上骗子,看来华夏大地要找块净土是难过上天了。

购物点一共有3个,先是珠宝店,接着买手表,最后是电器免税店和DFS。为什么明明是4个,却又说3个免税店呢?因为回来后我才明白,其实只有DFS是真正的免税店,其他都是骗人的。

珠宝店,其实我看它的英文名字就已经猜出些来了,只有中国人会这样去注册品牌的。看在服务很殷勤的份上,老婆还是买了东西,而且也超额完成了导游的任务。那天的马不导,为人还是很不错的,也诚恳。在这家店里,她的指标是人均2000港元,如果完不成,大家就得白白在那里呆满两个小时。我因为怕有人不买东西,大家傻等,所以特地去旁边的红勘广场逛了一圈。实际的情况是,我们这个团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以至于导游不得不四处找我们。

不过,苏苏他们就没那么好命,据说一个团才买了千把块的珠宝,结果大家死熬了两个小时。出外买东西,尤其是跟旅行社去,其实主要是看你的心理价位。不被斩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一直的心态就是,先看自己要不要,再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价位。别的,也不用多想了。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保证说永远不吃亏的。自己心里过得去就成了。

所谓红勘广场,就是一个卖乱七八糟商品的3层小商场。里面有电器、衣服、玩具,哦,还有一个AV店。我没买,虽然我博客上有AV达人的链接,但坦白说我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过。我一直觉得,一个行当,你想要深入进去,肯定不是很容易的。AV业其实也是如此,虽然100块能买5张DVD,但看到这么多的选择,我反而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手表店,我什么都没买,倒是去附近逛了一圈。后来苏苏说,那边的东西并不比上海便宜。他们同行的,就有人第二天再去退货。因为上海的百货公司有促销,折算下来,居然比那个所谓的“免税店”要便宜。根据香港的法例,旅行社带去的购物点,消费者在半年内都有权利退货,这是你在国内旅行时根本不可能想象到的。当然,所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店家咬住说表带有磨损,结果苏苏的朋友只能花了1000块重新买了节表带配上才得以退货。

我在第3家电器店买了部卡西欧的相机。因为自己没有带相机,又想给老婆也买一部,结果现在扔在家里睡大觉。老婆还是不习惯带相机出门,那个卡西欧的相机也实在是太差劲,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碰第二次了。真可惜。更加可气的是,后来在酒店旁的Shopping Mall看到,不仅颜色更漂亮,还便宜了300块港币。

最逗的,是刚进这家免税店的时候。他们会拉顾客去听讲座,我估计这招是跟大陆人学的,就像是那种“托”。先给我们看了个索尼的DV,然后又拿出一个“大牌”(大牌到我连品牌都忘记了),给大家做对比。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大牌居然比索尼更好,价格也便宜,然后先是团体价,看没人买就是批发价,接连降了3次价格。我本来倒觉得还便宜,想买,结果拿到手上自己心里就明白了。估计就是找网易拍做的OEM,做工非常差!也许,骗骗游客还行,对于像我这样本身做这一行的,他是赚不到我钱!

所谓的电器免税店

延伸阅读:闾丘露薇http://blog.ifeng.com/article/2062997.html

只是,虽然来自发达沿海城市的内地游客,已经明白在那里可以购买到真正的名牌,还是有不少的内地游客,每天被带到不同的所谓的免税商店,被游说购买谁也没有听说过的“名牌”货品。

还有,我之前说过香港的服务水准比上海好。其实,除了那家珠宝店,另外两家“免税店”服务都很差。比上海都差。你看完了不买,至少在上海没人会撵你走,他们居然会有种赶你出门的感觉:“你去上海买好啦!”当时老婆看中了一个手机,我电话给卫公公。那边店里的价格,确实比上海的行货便宜一些,但比上海的水货要贵许多。店员虽然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但看到我往上海打电话,立刻就拉下了脸,真是没想到。所以,虽然前面我说过,香港在服务意识上比上海要好,但也只局限在某些方面。像是这样接待大陆游客的免税店,又或是那些茶餐厅之类,说实话也很马虎,甚至很差劲。当然,最差劲的,是最后那天碰到的导游。差劲到怎样一个程度,我回来后辗转找到香港旅游业议会,正式投诉了她。根据后来的反馈,她对停团一个月。后来跟在携程工作的丫丫聊起,她说这算是比较严厉的处分了,但我觉得她活该!这是后话。

中午,我们吃完团队餐,大家仍然觉得饥肠辘辘。于是,在转角处看到了一家烧味店。

我承认,我们形象真不怎么样,切了点叉烧,就在车上吃了起来。回想一下,当年我们站在老佛爷门口吃盒饭,引得不少法国人侧目。那次,吃了一个星期西餐的我,觉得中式炒饭真好吃。这次,刚刚受过团队餐的“洗礼”,觉得那个叉烧也真好吃。

说实话,叉烧真的好吃。我在上海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叉烧。上海的叉烧太精,太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连叉烧,也一定要去香港本地才好吃。即使是路边不起眼的摊档。另外,我们还买了些水果。香港的水果很便宜,而且它们许多是论个或论盒买的,10块港币3个甜橙之类。他们的塑料盒很有创意。一开始我没看懂,想那个盒子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洞,莫非是节省原材料?原来,那边的水果,你放在水龙头下一冲就可以吃。因为盒子是镂空的,所以水会顺着小洞流走,就这么简单。

晚餐结束后,我们决定脱团自由行。因为是平安夜,地铁会很晚才结束营运。你只要看过前面的地图就明白,地铁几乎贯穿到它的每个角落,只要地铁还在运营,无论去哪里都没问题。

不知名的小食街,貌似有明星出没

太平山顶。我没有带相机,这是卡西欧卡片机拍的,担待一些吧

从紫荆广场坐天星小伦去了九龙岛。我们一共坐了两次天星小伦,那天晚上和第二天的白天。我真的没有看出港剧中的那种浪漫情节。它就跟以前十六铺的摆渡轮一样,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交通工具。

夜幕下的维港

海港城真大,也是每个大陆客必须“朝圣”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海港城和中港城连着的。那天虽然有好多店铺已经打烊(平安夜的缘故),但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逛。反正没过多久,我就兴趣索然了。于是先去了香港唱片,之后是一家书店。

香港唱片不单单有唱片,还卖进口杂志,品种非常全。比如说ELLE,就有各个国家的版本。我买了本英国版的T3,记得T3曾经出过中文版,但没几期就死了。英国杂志,在中国死了的不少,包括Stuff(死了后又活过来,然后彻底死翘翘)和同一个集团下的Gramophone。哦,我还买张《金瓶梅》的VCD。是的,我该死,居然买了VCD。其实最初是看到DVD精装版的,99港元,据说还送一套台历。只是,我觉得这个东西仅仅是应景而已,完全没有必要去买精装版,也许看一遍就不看了(事实是,到现在我都没来得及看),不如就便宜些买简装版。必须承认,在我内心深处,一直都看不起VCD的,甚至于都忘记有这个玩意存在了。因此,理所当然就认为是简装版的DVD。结果,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

走出香港唱片不远,还有家书店。门店挺小,内部却很大。有个区域,专门卖大陆看不到的中文书。

本来的想法,是想在香港买几张Blu-ray光碟回来的。实际上,我一张都没买。香港的蓝光碟并不便宜,即使在圣诞假期里。估计,香港人对蓝光碟还是没有太大的概念,所以连促销都免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