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在历史的尘埃里涅槃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国土最东端的地方。但我们很早知道威海这个城市,主要还是因为它频繁出现在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里:明朝在这里设卫屯兵,始称“威海卫”;1894年,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在这里爆发;1898年被英国租借;1930年收回主权。这些悲壮的历史在很多中国人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如今威海的名气也很大,不仅是因为它在中央电视台上了推销自己的广告,还因为它的那些名声:清洁卫生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天之尽头、韩国商品城、韩国料理一条街、购买钓鱼具的天堂……等等、等等。作为中国最接近韩国的城市,在威海你能感受到很多朝鲜文化的元素,比如商家招牌上同时用中文和朝鲜文写着的店铺名称、商场里林林总总的具有韩国特色的商品、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韩国料理餐馆。当我们从蓬莱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威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韩国料理店好好搓一顿。从网上得知威海有一条韩国料理街,于是买了地图兴致勃勃地寻找,不想夜幕降临时还是没有确信找到。饥肠辘辘的我们最终在一排很热闹的韩国料理店随便选择了一家,要了一个泡菜排骨锅,烤了一份五花肉,还喝了一瓶真露酒。价格可以接受,味道也应该不错,可能是当时太饿,这是我现在唯一能给这顿饭下的评语。夜晚的威海比较热闹,我们晚餐后去参观了街边搞的小吃美食展,在海边的广场上看到了灯火通明的“定远舰”。威海的风也刮得很劲,不比长岛的逊色多少,晚餐的能量好像很快就从我们身上被蒸发了,这时正好看到街边的烧烤摊,于是我们品尝到了烤鱿鱼,这后来被我们无数次记起的让人怀念的小吃。威海把鱿鱼头和鱿鱼身分开来卖,烤鱿鱼头按个头的大小被称为“大头”和“小头”,烤鱿鱼身也相应被称为“大板儿”和“小板儿”。依稀记得“大板儿”也就4块钱,吃起来非常实在,也很过瘾。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赶往成山头。成山头位于胶东半岛荣成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故而得名。它被秦始皇称为“天之尽头”,是中国海岸的最东端,其纬度位置比台湾东北部的三貂角还要偏东68分,是中国大陆伸向海洋的极点,也是中国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现在,这里还留有全国唯一的一座“始皇庙”。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领文官武将自今西安出发,途经泰山,一路东进巡游海上,直至成山头,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奇丽的自然景观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头修筑拜日台、拓“日主祠”,以感恩泽,且作“赤雁歌”志之。到了成山头,我们算进山东后第一次领教了黄金长假人多的厉害,举目望去皆为人头攒动,哪有山头的影子。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心平气和地游览,历史的过往在这闹嚷嚷的空间里已经难以思忆,倒是如今盛世的繁华让人对成山头有了另外定义的想法。中午回到市区,我们又用“烤大板”作午餐,另外增加了一个煎饼果子,真是便宜又实惠,这使我们对威海被称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下午逛韩国小商品城,很多工艺品估计也不会是韩国制造的,如此便宜的价格估计以韩国的人工成本是很难承受的,不过也算是个纪念吧。晚上去品尝了网上著名的“李朝牛汤”,味道确实很特别,汤醇肉香,价格也公道,在我们心里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加分不少。到威海的第三天早上我们登上了去青岛的客车。临别时,我从住处的阳台上眺望海湾对面的刘公岛,想着威海应该已经从那些沉甸甸的历史中涅槃而生了吧。
(韩国料理)
(定远舰夜景)
(从秦代立石处眺望海景)
(收回威海卫纪念碑)
(威海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