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行巴黎笔记之三 - 走不完的博物馆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凭着4天的博物馆pass,让我腾出四天时间去朝拜那些感兴趣的博物馆,虽然还有些实在来不及看,但是四天下来已经颇有心得。

3.1 Musee du Louvre卢浮宫

卢浮宫我一共去了三次,第一次是熟悉地形,由西面的凯旋门穿越协和广场和杜勒里花园,走着走着就到了。当杜勒里花园的雕塑逐渐精致起来,游人越显集中,远远看到那排灰色屋顶,我心里一阵收紧,真的到了么,卢浮宫啊。

当最后终于站立在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前,我突然觉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是啊,是真的了,我真的在这里了。这个艺术的顶级殿堂,无数次在各类书籍中看到,它的建筑、它的收藏、它的历史,今天竟真真实实地矗立在我的面前,让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由玻璃金字塔进入卢浮宫,阳光透过玻璃,暖洋洋地洒在地底下的票务大厅,人很多,大多拿着博物馆地图寻找那三大宝。我并没有进馆,只是找好了方向,并且买了pass。卢浮宫太大了,请让我慢慢来。

那是在巴黎的第一天,然后第二天去了凡尔赛,第三天,周日,我安排了大半天的时间给卢浮宫。今天的计划是粗略地逛遍博物馆,不听讲解,只凭自己的了解和直觉,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且照相。古埃及馆和东方馆是不多看的,那些被抢过去的东西不看也罢。主要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及欧洲绘画和雕塑,因为目的明确,我走得很快。

卢浮宫的好东西真是太多了,多得简直像堆在仓库里面一样三上三下的排列着,那些放在上排的绘画非要仰着头才能看清,否则很容易就被错过了。就连那些随意放在花园里的雕像,随便拿一个放在其他什么博物馆都可以镇馆啊,在这里却成了鸟儿们拉屎的好地点,真是看得可惜。我看卢浮宫的好东西实在是放不下了,你看那天井里都是蒙上塑料布的雕像,甚至连楼下的地铁站过道里都放满了。第一次进卢浮宫,真是有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眼的感觉,所以,这一次,我不看地图,是故意让自己在卢浮宫里迷路的。

其实卢浮宫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巨大的杰作,但是大多数参观的人们都专注于那三大宝,往往忽略了这个昔日皇宫本身的大气和精妙之处了。

博物馆到处都标注着那三大宝的路线图,最先看到的是the Victory of Samothrace,骄傲地站立在船型石块的顶端,仿佛有风吹过她轻薄的衣衫,让她看起来仿佛是活的,生动的,虽然连头都没有,但却是那么美。拐个弯,走不多远,随着人流,便可以见到Mona Lisa,画像很小,所以门前永远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和照相机。我突然觉得挺可笑的,看这架势,估计很多人冲到卢浮宫只为了看一眼她,照张像,然后离开。我真的忍不住在这个馆门外笑出声来。我并没有拍照,各类的画册已经把她复制得很完美了。我只是挤入人群,望了她五秒,看她的笑容究竟有什么魔力,好让那么多人不远万里只为见她一面。其实我觉得Vinci有更好的作品,比如那幅St. John the Baptist ,他狡诘的笑容和富于蕴意的朝向天空的手指更有神秘的意味,让人忍不住着了迷似的看了又看。Venus de Milo纯粹是偶然撞见的,看了三个小时的绘画,满脑子全是文艺复兴的光芒,突然一个转角,看到她,占据着整个大厅。那时已近闭馆,参观的人渐少了,维纳斯便像一个梦境一样,安静地站立在那里。我不禁轻声惊叹,真是美啊,这个不知名的雕像,甚至是从碎片拼接起来的女神,竟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我真的在卢浮宫迷路了,看了那么多以前只有在书本画册上看到的杰作,真是有种不真实感。好像是做梦吃大餐一样,担心一不留心醒了,好吃的就没了。我于是真的像饿死鬼一样到处看,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画家,见过和没见过的作品,看到喜欢的便坐下来仔细端详,就这样一直到广播里不停地播放催大家离开的闭馆通知,虽然我并不明白那究竟在说什么。

离开前不忘买两本卢浮宫的介绍,一本中文给老爸做礼物。另一本是我今晚的作业,临阵磨枪学习,因为明天,我还要来。

第二天是周一,第三次去卢浮宫,由于上午因为搬家耽误了点时间,中午时分在街上随便买个baguette买杯咖啡,冲下地铁直奔卢浮宫,在地铁上就把午餐解决了。明显非周末的卢浮宫要比周末热闹,玻璃金字塔下面挤满了人头,在午后的阳光下简直是个蒸笼。

这一次是为了用心学习的,紧记着厚厚的卢浮宫guide里介绍的作品,租了audioguide,开始认真地参观。这次是有选择性的,只看有audio讲解的作品。还好这里有介绍的还真不多,否则估计我三天都逛不完。听专业的讲解毕竟不同,而且卢浮宫里字面的说明只有法语的,所以英文的讲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我于是像个被金线团引领的孩子,在这个万千的极美世界里徜徉,现在回想起来,这感觉都仿佛不是真的。最后,也是被闭馆的广播催出门外的,就连最后的几分钟都在不停地奔跑,希望能够再多看一些,不舍得离开。

3.2 Musee de L’Orangerie 橘园美术馆

去之前就听说这个小小的美术馆有很多印象派的作品,印象派的作品流传得广,也最为熟悉,所以想花一点时间去看看这个杜勒里花园里并不出名的美术馆。

到美术馆时还不到十点,人很少,和卢浮宫门前的人头攒动没法比。美术馆被改建过,所以外表是现代建筑的样子,白色,干净简洁的,门外散放着些罗丹的雕像,像那尊著名的“吻”,很不经意地悄然立在那里。

进入美术馆,借好audioguide,在这里你可以很安心地专心看画,不用担心被各类游客打扰。美术馆一共两层,其中上面一层专门摆放莫奈。先进入一间几平方米的空白房间,什么都没有,白色,audioguide里介绍一下美术馆建筑的历史。

然后由房间的侧门步入一间椭圆形的大展厅,audioguide里突然响起德彪西的钢琴声,我瞬间就被眼前的画面感动了。

那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莫奈的巨幅睡莲,一共四幅,每幅十多米长,环绕着大厅的四周,白色的毫无任何修饰的墙壁,天花板上开了天窗,一层白纱透过亮却遮挡刺眼的阳光,一大片水汪汪的睡莲池铺陈在你的四周,这一刻,仿佛是在天堂。

这样地摆放睡莲,原来是莫奈自己的主意,包括门进的那个小厅,让观众有一点点meditation的片刻。我真是被这个场景打动了,从来没有觉得莫奈的睡莲是这么美,那份宁静和平和,直可以逼到你的心底里面,让你忘却一切的世事所有的纷扰,只有它,沉浸在你的四周。

这个成了我最喜欢的美术馆,不光是因为睡莲,还因为它的小巧精致,auditguide的讲解很周到,竟然还有中文。底楼的展厅除了莫奈,还有很多塞尚、雷诺阿、和马蒂斯的作品,件件都是印象派美术书上介绍的大作。可以花三个小时悠然地逛遍,可以不留遗憾。

也许是逛得太悠闲了,所以担心当天下午去卢浮宫的时间不够,所以只得到协和广场的小摊买个crepe当午餐。不过坐在杜勒里花园的水池边吃crepe,左边是协和广场的卢克索方尖碑,右边是卢浮宫作陪,也真是份享受。

3.3 Versailles 凡尔赛

为了去凡尔赛,周六很早出门,搭城郊的RER C线。上了车,才记起来这RER C出了城有好几条不同的路线,只有line 5才到凡尔赛。车上人还不多,我问了一个女子,愣不会说英语,伸出五个手指问她“five”也听不懂,我也是厥倒。最后搞明白自己坐错了车,不过还好所有线路在市区都是一样的,所以及时换车也没耽误时间。

到了凡尔赛九点刚过,赶了个早,门口已经开始排队,我拿着museum pass,可以直接到入口,没想到被告知“due to the construction, the opening of the palace has been delayed”。但是,delayed到什么时候呢?没人知道。于是,在烈日下,眼看着广场上队伍越排越长,大家都在等这个不知道在搞什么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搞完的construction。排在我后面的一对母女是从Boston来的,倒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竟然开始填九宫格。我问,如果等了三小时,告诉我们今天凡尔赛不开门,咋办?那就走呗,母亲说,谁让人家是凡尔赛么。是啊,这真是太牛了,一副“我又没请你来,是你自己要来的么”的样子。结果等了一个半钟头,门口终于开始放行了。还好我习惯随身带着书,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读几页消磨时间,否则在这沙砾的大广场上只有数人头消遣了。

也奇怪,巴黎的广场上沙砾真多,像杜勒里、像凡尔赛,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沙砾地,踩上去嗤嗤咔咔的,如果穿浅口皮鞋,很容易有细沙石钻到鞋里。所以我经常走一段就要脱下鞋来倒一倒,麻烦,所以改天就换成系带跑鞋了。

凡尔赛的宫殿,远看就是金灿灿的,一副富丽堂皇的样子,当年Sun King路易十四就是在这里逍遥的。林达是对的,和卢浮宫比起来,确实显得艳俗,比较沉不住。也许是期望太高,所以当真正进入到宫殿,觉得也就不过如此,特别是备受关注的mirror hall,因为游人如织,所以看上去便普通了,不过是一件镶满镜子的大长廊,想像不出当年王公贵族是怎样在这里举办奢华的舞会。

因为开得晚了,所以宫殿里人特别多,而且满眼充斥的金碧辉煌也让人觉得些许喘不过气来,便没心思在宫殿里多逛,让我看一眼这传说中精美绝伦的花园吧。

大,第一眼的感觉。三公里长的Grand canal,直伸到远方,花园端正平稳,连树冠都是被修剪成四四方方的形状。园子里的雕像、喷水池、草坪,像是贵妇精心装扮的假发一丝不乱。这样的宫廷花园可真是登峰造极,无可挑剔了。

在花园里的Paul买了咖啡和蛋糕坐在运河边,看在水上泛舟的人们,小孩子喜欢从水里捧起一把把的水藻,等到了岸边又再扔回水里。

那是在巴黎的第二天,当第一天暴走巴黎城,第二天又在广场上干等个把钟头以后,我的腿着实是累了。所以看到有租自行车的,便立刻觉得是个好主意。骑着车,便仿佛插上了翅膀。我可以往花园的最深处去,往运河的最远处去,远远地离开游客。看过了Grand Trianon 和 Petit Trianon,我特别喜欢那全是粉色大理石的Grand Trianon宫殿,我叫它三文鱼色,有好看的纹理,宫殿不大,花园小巧别致,比起凡尔赛的隆重森严来要可爱许多。而Marie Antoinette 的农场虽然可爱,但放在这里就显得做作了。

最喜欢的,还是骑着单车在林子深处,阳光透过整齐的树林洒在小路上,无人,或者间或有一家子在水边野餐,或者在草地上看书,安静地只听得见鸟唱。我于是跟着一起唱,让自行车在林中自由地滑行,惬意极了。我想那些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可不会骑着自行车在这里独自逛吧,真是浪费着这么好的境地。

一路停停走走,再回到宫殿门口差不多下午三四点,简直是人山人海,在日头下一溜儿坐在喷泉的台阶前。我庆幸自己在凡尔赛的林子里幽静时光,终于可以没有遗憾地离开凡尔赛,跑到小镇上去喝冰咖啡去了。

3.4 Center Pompidou 蓬皮杜中心

蓬皮杜中心比的建筑我想象的要好看,本来以为那就是个满身金属架子,肠子管道流在外面的丑东西。没想到真站立在它面前时,觉得这个建筑看上去还真有意思,一点都不丑。

展览馆在四楼和五楼,晚上开到九点,是开得最晚的一家博物馆,所以我总是等其他博物馆关门后才去蓬皮杜,而且那个时候那里门前的广场上也最热闹。我分两次参观4楼和5楼的展品,四楼放的是一些女性的现代艺术作品,不知道是不是临时展出,实在不敢恭维,即没产生共鸣也没新鲜创意感,看得我极难受。五楼是相对早一些的作品,倒是很有些名作,特别是Duchamp,有他著名的小便池和大镜子,居然是这么个东西,真是让我笑出声来。不过他的作品做了很多件(小便池其实就是商店里买了来签个名而已),我在旧金山的MOMA也见过,估计费城他的东西也不少。还有Picasso,Miro,Dali,还有我喜欢的Alexander Calder,有些minimalism和abstract的作品看上还是很简约入眼。总之,不接受现代艺术的同学,比如我爸,建议多花点时间在Musee d’Orsay,蓬皮杜就不用进去了。

说不进去,但是门外还是要去看看,而且蓬皮杜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门前的广场。广场设计很好,一整个斜坡,往下一直伸到门口,把建筑地下一楼的入口衬出来。夏天的傍晚,这个斜坡上经常坐满了人,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剧场,每天上演不同的街头艺术。有演古装或者现代话剧的,叽哩哇啦动静极大,可惜听不懂;有跳街舞的;也有当众表演画画的,那小黑还挺绝,来个倒着画,画完把画板转个180度,原来发觉画了个Obama像,还真不错,估计已经小有名气,难怪坐在我旁边的家伙都知道他。

我喜欢城市里有那样的艺术氛围,虽然可能也是营生的手段,但着实给城市抹上很多色彩。当那天地铁里一个老人小提琴拉着勃拉姆斯走过我身旁,让我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实在是太美妙了。

3.5 Jardin des Tuileries 杜勒里花园

杜勒里花园不是个博物馆,它曾经是个皇宫,被革命的人民给掀了个翻,现在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个花园了。连接着协和广场的那个方尖碑和卢浮宫之间的一大块空地。那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喜欢那里倒并不是因为花园有多漂亮,说来花园并不见得漂亮,只有树,砂石地面,几个大水池,当中喷了一支细细的水柱,和散落的一些雕像,感觉并不考究。但是喜欢杜勒里就是喜欢那份不考究,那种松散甚至是懒散的味道。

花园最多的是绿色铸铁单人椅,可以随意挪动,通常水池边总是摆满了一圈,巴黎的闲人们坐在这里看书、聊天、抽烟、休息,看风景和被看。除了水池边,花园里的任何角落都是休息的好去处,树林里、雕像旁、草地上…这个本来略显粗糙无趣的花园因为这些人而活过来,背负了几百年沉重历史今天却变成一派亲民的和谐景象,恐怕也是当时的起义者没想到的吧。

特别是那些雕像特别好看,虽然满头满脸的鸟粪,但他们在这里是有生命力的,而并非像展览馆里摆放的只是件冰冷的作品。雕像的功能不就是点缀花园么?所以不管他们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仍然是活的。

所以,不管是看过方尖碑前路易十六和Marie Antoinette掉脑袋的地方,还是在卢浮宫游荡得脑力体力全不支,我都喜欢和所有人一样跑到这里晒太阳,听听那一支喷泉在水池里发出的水声,和周围熙熙攘攘但不刺耳的嬉戏声。黄昏八点多的阳光下最好,脑子里什么都不放,觉得那真是生命里最好的时光。

其实,巴黎这样休闲的地方很多,各个小广场、街心公园、教堂门前的空地、任何monument,塞纳河边…都有这样涂着绿漆的单人椅,或是石凳、草坪,到处都可以停下来,享受这处处都漂亮极了的城市。而且这样的地方都是免费的,不在乎你的身家地位,全都可以顺理成章地享受巴黎带给你的视觉盛宴。这倒是其他城市没法比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