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咡湾石头多,奈何愚公多;这块石头垒梯田,那块石头桥上搁;这块石头筑大坝哟,那块石头长出金砣砣……”这首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村民自编的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该村在村支部书记王家元的带领下发生的变化。
最近,王家元获得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称号。面对荣誉,王家元很平静:“让村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我永远的追求!”
石窝窝里有“金库”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距县城6公里,全村187户800多人,平均海拔880多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山村,石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前说起春风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穷。直到10多年前,我们在全镇的人均收入都是最低的。”村民胡怀均说。
2004年11月,37岁的王家元被村民们选为村主任。他向乡亲们郑重承诺:一定要让荒山成为聚宝盆、石头缝里种出幸福果!
春风村石多土少,难以耕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找准路子,就会化劣势为优势。”王家元想到了种果树。种什么最合适呢?他向农业专家请教。专家分析研究后认为,种李树比较好。因为岩石缝隙间有黄泥堆积,便于李树根部向下延伸,加之山上的石头都是石灰石,具有很强的聚热功能,在夜间持续释放热量可促使李树糖分聚集,李子味道会更好。
“对,就发展李子产业。”王家元先后召集村组干部、党员开会,向村民宣传发展种李子的优势和前景。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后,王家元又联系县、乡果树专家现场指导,栽种、嫁接、修枝,先试点后铺开。他就任当年,组织村民在乱石缝里种下了近千亩李树。
而今,上千亩李树相继投产,2008年产量达20多万公斤,年收入达到了150万元。
为更好地发展李子产业,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李子协会,杜绝了果农互相砍价,保护了果农利益。王家元又和村干部合计,农产品如果有包装会赚得更多,他们便以小地名“猫咡湾”注册了“猫咡湾春风李”商标,春风李一路走旺。今年的春风李已被客商预定完,有的销往昆明、上海等地。
致富路添了一条又一条
每到李花盛开、李子成熟时节,许多城里人就会来这里游玩。王家元决定搞观光农业,延长李子产业链。
多数果农觉得搞农家乐没有经验,前景如何很难说。王家元想,说得再好不如做给他们看。他找到村民刘远恒,动员他带头搞农家乐。
2005年,刘远恒的刘家花园开张了,当年餐饮纯收入就达到两万元以上。周围农户又羡慕又后悔,纷纷置办家当,办起了农家乐。
如今春风村开办了13家农家乐,每年收入就达60~70万元,有了 “世外李园”的品牌,观光农业成熟起来。
村里人致富了,更加信任这位带头人,王家元也干得更有劲了。通过招商引资,春风村吸引来3位投资者,利用荒山,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起了680亩花卉苗圃基地,目前已投资160多万元,当地村民又多了一个身份——“花农”,每年人均从花卉种植中增收近1000元。
为开阔大家眼界,王家元还带领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走雅安,访泸州,引进乌榴早、富选9号等良种茶,在中沙、龙塘两组建起了1000亩优质良种茶基地。明年,茶树进入采摘期,春风村将增添一条致富路。
不光要钱还要幸福指数
短短几年,春风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800元增长到了去年的5500元。2007年,王家元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们有钱了,生活质量还要上档次,要提升幸福指数。”王家元组织村民改建春风村李子园入口公路和大桥。村里先后修建沼气池130口,解决了60%农户的生活燃料问题。修建3口蓄水池,300米的中沙大堰,解决人畜饮水、庄稼灌溉问题。村活动室新购了电教设备,建成了村广播站和阅览室。幼儿园、卫生室、垃圾场等一批建设项目,正在筹划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