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时,这些房子就已经有几十年了!”都江堰市老城区南街一幢老房子前,90岁的施栋梁老人悠闲地帮孙女照看卖十字绣的摊位。看见记者给他身后的老房子拍照,施老拄起拐杖,颤巍巍地带记者参观他的家。
石地、木柱、砖墙、阁楼、青瓦,无不透着悠长的历史;杂乱的地面、见天的屋顶、剥落的墙面,同样难掩岁月的痕迹。
干了一辈子金匠的施老,住过各式各样的房子,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这些老房子,“夏天凉快得很。”
记者昨日获悉,为打造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将对历史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以西街、南街、文庙街等众多历史街巷为主的历史城区将变身为一个具有都江堰特色,融山、水、堰为一体,经济健全、功能协调的旅游休闲古城。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日前完成了对都江堰历史城区的规划设计,详尽的保护开发设计正在进行之中。预计两三年后,都江堰历史城区就将完成保护开发工作,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游客眼前。
现状
不当改造走向“千城一面”
都江堰市西街、南街、文庙街等历史街巷内保留遗存较为丰富,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了都江堰的传统风貌。这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以及一般古迹懋功寺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说,都江堰历史街区的建设密度高达70%,旧城改造处于无序状态,大量传统民居荡然无存;建筑布局较为混乱,新旧混杂、空间环境不协调,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正在迅速消失;同时,市政公共设施较差、旧城绿化严重不足。正逐步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综合症。
在“5·12”地震中,这些历史街巷如西街、北街、南街、宝瓶巷等建筑普遍成为危房,原貌虽然基本可观,但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灾后重建的建设和使用要求。
规划
旅游:吃喝玩乐分片区
都江堰山、水、城、林、堰交相辉映,道教文化、水文化是其主要特色。根据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都江堰古城将延续“满城水色半城山”的风貌,对古城、山、水、堰等进行打造。西街-文庙街地段为高端文化展示区;原市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区域为展览用地;都江堰中学旧址为公园和休闲服务用地;幸福路以南,内江两岸及杨柳河为休闲旅游服务功能区;其余大部分为度假居住功能区。在沿内江及杨柳河两岸,将以零售商业和餐饮业为主;在西街、南街、文庙街两侧及杨柳河沿河将集中以书画、古玩和传统老字号为主的商业店面;在内江北岸夜啤酒长廊北侧地块,将以餐饮和娱乐为重点。
生活:“蜘蛛网”统统下地
“西街、南街的青瓦屋面婉转悠长、错落有致,非常漂亮。”都江堰市规划局副局长陈捷介绍说,都江堰历史城区这些老房子的屋顶很有特色。将把目前蜘蛛网般的通讯、电力线缆全部下地,完善排污等设施,拆除一些后期修建的砖混结构以及不协调的房屋。新建的建筑物将遵循小体量、低高度、低密度、色调淡雅的原则。
在仰天窝附近内江与走马河围合的三角形地块及杨柳河沿线建设绿地、绿带;在幸福路中段、城隍庙前及西街尽头还将建3个较大的广场。据悉,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开发的资金将主要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及自筹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