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提供:刘乃勋/2003年6月
三、专心心无杂念,专心一致。
在攀登时,我们的实力到底能发挥多少,心理状态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专心与否,变得非常地重要。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叫我们做事要专心,才能做得好;但好象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才能专心。那让我们一齐来看看专门修练专注之法的六神气功。
专心程度与攀登时机的配合:
攀登前的运气--冷静,放松,内敛,思考。
攀登时的发功--激动,紧张,外显,直觉。
以下为攀登一条路线时,心情变化的六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比赛):
1. 提神攀登前的准备
攀登前30分钟
目的在产生适当的情绪,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暗示,加上精选过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纸条,充分的伸展操,确知整个比赛的路线,详细研究。在脑中演练,感觉其韵律。
攀登前几分钟
想想马上就要爬了,让心跳加快,进入激发状态,并做一些激烈动作。
状态不好时,提醒自己能力依旧,只要下定决心,就可扭转逆势。
2. 入神起攀状态
临攀前几秒钟
攀登中专注计划的简单提示(注意速度,或休息时机)
激发水准的调整
专注路线起步时要做的几个动作。
3. 忘神攀登中
除了往上攀爬之外,忘掉一切(如路线难度,观众,坠落的可怕,胜负,观众,赛前的争执)
4. 再入神再度专注
攀登中注意力被分散了(如发生失误,因扰,遇到因难停下来,钩环挂错。)要事先计划及演练,如何把心拉回来。
最好的选手,似乎在各种(尤其是不好的)情况中,均能保持水准。
他们总是能为了保住乐观和信心,而找到理由。
提示 不想停下来,却停下来了,可用来作为需再度专注的讯号。
一有机会就练习再度专注,平常训练时,也可创造一些分心的情况,使你对[向度]的改变熟练。
为[转换向度]多设定几个提示语,以免麻目了。
5. 全神激发潜力
在紧要关头,能够有辨法动用所有的精力与能量。
下定决心,完全投入,突破极限,发挥平常实力的120%。
末受严格训练的人,感到疲劳时,会放慢或停止。已受严格训练的运动员,不能跟一般人一样,否则无法发挥潜能。
当你感到疲劳时,应立刻想到,该如何激发身体剩余的能量。
事先计划并加以练习的激励语句,必须要强烈地投入感情,以坚信的态度说出,如此才能克服因疲劳所引起的负面情绪。
末能有效地发挥潜力,通常是因为末事先下定决心,作此打算。
6. 回神攀后调息
不管结果如何,尽快恢复平静,重新面对下条路线。
奥运篮球教练Jack Donohue讲过一则故事,谈到一位年轻人,匆匆忙忙跑到机场内的售票柜台前,往台上丢了两百块美金,急促说道:"快点,给我一张票"先生,你要那里?"难道你看不出我很急吗?我才没时间去想要到里,快给我票啊!"有时候,我们为了想完成某些事汲汲营营,根本无法停下片刻去想想我们的目的地,和怎样才是最快速达到目的地的方法。
设定目标很重要,能提供按部就班,安抵目的地的方法,并且还激励我们踏出第一步。今日的目标,即明日之事实。
比赛专注计划 事先决定比赛中,每个阶段你要的感觉。
比赛不是教导自己技术的时间,是信任身体,让它自由发挥的时候。
你只要能放松自己,它会自然做出合适的动作。
攀岩是需要解读和响应的运动(熟识的路线不用),攀登时不能只专注于技术或动作的层面,这会使你无法充分发功。而应专注于眼前状况的解读,与使用直觉性的响应。也就是攀登动作尽量顺其自然,这样才能让你的身体,意念及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
赛前再度专注 将外在或内在干扰(如担忧,自我怀疑或自贬自损等)加以排除。很多微小,无意义的行为,可能对你的情绪有重大影响。小事情做成大影响,因为赛前激发度高,也因为我们习惯逃避,而很少花时间去面对困扰,并加以解决。
1.放下:把不可改变的困扰,暂时放到一边。
如争吵,下雨,场地不好,强劲的对手,成绩(别人或自己的),有人向你发问等等,都会令你分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在心中预演比赛过程,或对自己作已设计好的各种提示,以期回复专注状态。
2.保密:如果有点累,或准备不周,感到无法发挥全力,最好不要让身体知道。
告诉它,你现在正处于颠峰,要发自内心地相信。
3.独处:要留一段独处(至少在心理上)时间,作最后的心理准备。
应该每次都作固定的安排.
四、无心
1.内外兼修
当你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就可以正式开始做心灵训练了。也就是说:有了足够的基本能力;对外来的干扰能熟练地化解;而内在的影响,种种的情绪,也清楚它们是为甚么会产生的。不过,就算你准备得不够,也不妨训练看看;因为这个训练很安全。也许,你会因准备不够,而一无所获,但绝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2.感觉优于思考
所谓正式训练,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两样,还是一样地爬,一样地休息;没有爬得比较多,也没有休息得比较少。只是以前主要用用脑子来想。现在呢,相反地,要尽量忘记各种技术与动作,更不要用脑子想怎么去爬。把身体的主控权交给你的身体,让身体自由地感觉,脑袋唯一要做的,就是甚么都不想。如此才能解放你的身体,去做它本来就能做的事情。不能多想,而必须多用感觉的原因有三:
减少消耗
想得越多,停留就越久,力量的消耗当然也越多。
统一指挥
左脑主控思考,推理;右脑主控运动,直觉。某一方在运作,则另一方就会被抑制。边爬边想,左脑与右脑会互相抑制。指挥中心出了状况,肌肉的合作性就变差,动作自然会僵硬与迟纯(不协调)。
不易分心
当你开始思考该如何爬下一步的时候,就容易跑进别的念头(如坠落好可怕...),使你无法自然地做出下一个动作。
3.习惯成自然
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但成了习惯之后,就不容易改变。很多人喜欢在爬不上去的时候,就吊在岩壁上边想边试,甚至能吊在同一个地方超过10几分钟。不要说确保的人受不了,对攀登者本身,也没有甚么好处。因为这种断断续续的攀登形态,也会不自觉地成为习惯,而无法一直保持专心的状态。要使整条路线的攀登变得流畅,就得把思考与感觉,两种不同的模式严格分开。习惯在地上作观察,分析与仿真;在岩壁上则根据直觉的判断来攀爬。
当你的技巧,仍然处于记忆的阶段,而不是一种直觉的动作,那根本还不能谈专心,更不用说无心了。好比军队正在作战的时候,指挥官仍然要一直控制着每一个行动细节,部队完全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动,那后果不想而知了。又如篮球比赛,当队员拿到球之后,还要看教练的指示,才知道如何走位,或传给谁,那想不输也难。应该在平常的训练中,使队员熟悉各种状况,反复练习,成为一种直觉动作,遇到状况能马上处理。在攀登新路线之前,我们可以就观察路线所得的资料,拟定一些原则。等上了岩壁后,身体的动作就得交给直觉去处理,让它自由去发挥。
4.以意驭气 经脉流转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就是某些路线有时候会爬得很顺,有时候却爬得很辛苦,甚至还爬不上去。为甚么同一条路线,同一个人爬,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当你心无旁鹜,专心一致的时候,就会生出一股很强的气,在身体各处流转(气的存在,己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使身体各部份的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相辅相乘的效果。本来爬不上的路线,都变得易如反掌。但当你胡思乱想,心神不宁的时候,身体各部份,就无法协调,力量被分散掉了,自然表现不佳了。
以下为四种可能经历的心境:
1.用心阶段:意先后发(先想好再去做)
2.专心阶段:意发并进 (想到的同时已经在做了。)
3.无心阶段:发在意先 (做完了才想到)
4.终极阶段:极发藏意 (做完了,还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