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5日南脑山一行便被那一片的山而震憾,被那一带的水而折服,以至于深深的爱上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时至冬日,本已准备冬眠,但听说安阳的驴友又要去那一带探路时,心又氧氧了。好在理由充足,经过两天的软磨烂缠,LP终于不再激烈反对,算是默许了吧。
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趟车,还是售票处倒地一卧三小时,还是摸着黑向老法院走去,不同的只有一点:上次走的地洞子,这就回走的高架桥。黎明前的文峰路直拉桥没了白日的车水马龙, 只是偶尔有车或人勿勿通过,周围的一切都显的那么的静,唯有辛勤的环卫工人在忙碌着。
黎明前的文峰路直拉桥:

5点45,来了第一个驴友,竟然是位老大姐,一问还是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心不由的揪了起来:那大的岁数,第一次活动,两天时间,能走下来吗?陆续的6个人都到齐,没了绿茶她们,却多了一个北京的小琪,还是三地驴友,只是人少了近一半。5点58,车来了,还是那辆车,诺大的车内只有我们6人,显的空空荡荡的,我坐在了副驾驶的座上,这下可以好好的看看沿路的风景了。
6点整,车出发了。车晃悠着,像是摇篮,不多时困劲就上来了,我努力的压制着才勉强没有打嗑睡,头脑却是迷迷糊糊的。难怪,已连续三天没睡好觉了,昨夜又几乎一夜未眠。
下车了,我们背着包沿“大道”一路走去,一出村便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奔腾的浊漳河与闻名暇尔的红旗渠并肩而流,两岸峡深谷幽,丹崖叠障,脚下碧波荡漾,岸线弯延,俨然一个天然的大盆景。可惜的是由于阴天雾大,只能蒙蒙陇陇的看清跟前的景色,销远点的风景就全消失在雾中了。
我们背包而行:

浊漳河畔的美丽风光

跨过浊漳河顺流而下,我们此行的目标是下石壕——虹霓村,这里是一个外人很少涉足的地方,户外旅游更是一块外女地,一路上老乡们好奇的打量着我们,问这问那的。
雾越来越大,渐渐的连几十米外的漳河也看不见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脱离漳河拐向了正南的一条沟。正走着,后边一辆汽车追上来停在我们身边,平顺旅游局的韩书记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如期而至,他们对我们这次活动非常重视,专程赶来接待我们,为我们介绍情况并要陪我们走到天龙洞,还带着摄像师要拍资料片。大豪说,韩书记的足迹几乎跑遍了平顺的山山水水,哪的风景好、哪个村通哪儿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此条线路正是韩书记向我们推荐的。
韩书记与大豪正在交谈:

简单介绍后,韩书记执意要用汽车送我们一程,推辞不掉,想想坐一截车也好,可以省一些时间,我们只好答应了,于是大家解下包来放到车内,由于人多,只好分成两批。一部分人先坐车走,剩下的人先徒步,车再回来接。虽说只有几里地的路程,但也为我们省了不少的体力、时间,当然韩书记也希望我们能通过各种媒体大力的宣传平顺。
我们边走边谈着:

两边的山渐渐地陡了起来,然后猛的收在了一起,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缝,像被劈开的一样。真可称之为雄奇险峻,然而天公不做美,我们的视线只能看出几十米,再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就是这样我们依然能从身边的山感受到这一带风光的优美来,韩书记说,在山的怀抱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被人们称为世外桃园的下石壕。
山猛的收在了一起,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缝:

一条石板铺就的台阶路在陡峭的崖壁上盘旋着,这是过去村民们进出的唯一通道,不难想象,当初村民们铺这条路时费了多大的力气,现如今通了大路后这条路已鲜有人走了,有的路段已长满发荒草。
出发前很是担心大姐的体力,现在看来有些多余,因为大姐并没有落在后边,而是一直走在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当然我们此时是空身走,因为所有的包都在韩书记的车上,负重时会怎么样呢?
长满荒草、已少有人走的石阶路:

旅游局的两个小导游一直走在最前边,而我们则一路上雾里看花般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拐了数不清的弯后,面前出现了窄窄的长条状的梯田,又拐了几道弯我们终于登上了崖顶,崖边一排苍翠的绿柏在迎接我们,依山而建的是高低错落的各色石屋,下石壕到了。
下石壕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其房屋几乎全是由石头彻成的,更有特色的是它用的差不多全是毛石,而不像别处的房屋是用凿的方方正正的块石,屋顶的“瓦”MJ则是一米见方的石板叠盖而成,这种房屋显的更原始,更粗犷,更有特色。
由于山势陡峭,村中的好多房屋都是建在石头垒起的高高的台基上,看着就像高楼一样。

更神奇的是村中那棵被村民们称为神树的古老榔树,盘根错节,枝繁干挺,树身足有三搂粗,堪称无价之宝,只可惜由于是冬季,树叶已荡然无存。
韩书记联系了村里的支书,为我们安排午餐,趁着饭前的时间,我们在村里走东家串西家的浏览起来,不一会儿饭做好了,农家手工面,我们每个人都吃的浑身热呼呼的。
神树:

吃饱喝足(面汤)后,我们准备去天龙洞,热情的韩书记又叫车把我们几人先送到几里外的岔路口,再返回去接他们(只有我是例外,因一车挤不下太多的人又等不及车回来接,一路走到了岔路口)。
开始爬梁子了,韩书记和两个小导游走在前边,我们背着装备跟在后面,大豪不时的回头问一下大姐“怎么样”,大姐每次的回答都是“还行,没问题”。
韩书记与小导游走在前面:

韩书记一边走一边向我们介绍着沿路的风光:“前边那个岔路右拐通向山顶的贶龙、火龙二洞,这的山洞挺怪,都是两个两个在一起,天龙洞也是,和黑龙洞在一起”……
梁子不高,一个小时后我们蹬上了梁顶,这里有一条岔路,右行二三里是一个山村,顺梁左拐是天龙洞,我们跟着韩书记向左拐去。
攀升中的大豪、小琪:

文章作者:北海龙吟 授权 户外资料网 文章来源于 户外资料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