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桦,绰号“独行马”,国内登山圈里响当当的人物。提起他,有山友一翘指,说:“老马啊,人好、技术好,什么都好,就是嘴太直,什么都敢说。”
马一桦嘴直,开个公司办登山培训,非要在培训通知里写下这样的文字:“本培训在循序渐进中着重培养登山爱好者的独立操作能力,非保姆型提供全方位服务……凡交钱就要享受服务的老爷型镀金者请不要报名参加本公司培训。遵守作息时间就像早起登顶一样重要,所以计入结业评分标准。”培训班还没开呢,先吓唬起“上帝”来了。
马一桦的队伍起名“刃脊探险”。“刃脊”是登山的术语,说的是像刀刃一样陡峭的、两边都是悬崖的地形,危险性很高。在老马的大本营四川境内,山峰几乎都是刃脊状,带给登山者心理上的恐惧不亚于技术上的挑战,可马一桦偏偏选中“刃脊”作为队伍的名字,透着一种不服气。
阿尔卑斯的挑战
马一桦从没登上过珠峰,名头依然很响,一个原因是他身体力行的是阿尔卑斯式登山。
1786年,法国的一个医生和石匠结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登上海拔4807米的阿尔卑斯山勃朗峰,在世界登山运动史的第一页上留下了人类的足迹,登山运动也被称为“阿尔卑斯运动”。那时候不能带氧气,类似“人海战术”的金字塔兵站式攀登还未兴起,登山完全凭借个人技术、力量和智慧。
在后来的金字塔式登山盛行了50年之后,1978年,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和彼得哈贝勒首次不带氧气登上珠峰。世界登山组织又开始大力倡导阿尔卑斯式登山,回归登山运动不依赖他人、独立自主的特质。登山者两三人结组保护,一般在三天内携带最精简的装备,快速通过危险地段、快速登顶、快速下撤。如果不能登顶,也当机立断立即下撤。
马一桦爱的正是阿尔卑斯式登山,这种独来独往、干脆利落的登山方式似乎暗合了他“独行马”的绰号。
“独行马”是马一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背包客时得来的绰号。1984年,他每年利用假期行走西部,成了中国最早一批背包客。行走11年之后,马一桦接触攀登。1999年,他在新疆登顶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座山峰——海拔7564米的慕士塔格峰。20多天的行程让他体重骤减,感觉“走傻了”。以后慢慢地马一桦把技术型山峰当作自己的主攻目标,四川省内绵延起伏的“刃脊”挑战让他感到莫大的吸引力。2004年11月,马一桦和美国人曾山(JONOTTO)结组,发起了向四川四姑娘山幺妹峰的第二次挑战。幺妹峰在国际上以技术难度著称。此前,马一桦已经失败过一次;此前,还从未有中国人登顶幺妹峰。
“珍珠项链是指一条参差不齐的刃脊上产生的雪檐连成的串。我上到第一颗珍珠上,曾山超过我,就在我们交换位置的一刹那,我们脚下的珍珠轰然垮塌,我向下沉了大约一尺多,正在心惊,曾山又向前进了大约5米,在他回过头来看我的时候,他的脚下又垮塌了一片珍珠。连续的两次垮塌对我俩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虽有路线绳保护,但雪檐下面可是真正的万丈深渊啊。”当年的险境马一桦仍然历历在目。他成了第一个登顶幺妹峰的中国人。那次登山,尽管只是部分意义上的阿尔卑斯登山,仍然被山友们称为技术型登山的代表作。
未登峰的诱惑
未登峰,人类从未登顶的山峰。路线未知、难度未知、危险未知、命运未知,所有的魅力都藏在未知中。
“我们必须小心再小心。因为手里根本没有详细的山脉细节介绍,也没法预知危险。去年在大雪塘,我在离岩壁有几十米远的地方扎了营地。突然从上面飞下两块这么大的石头,把我的帐篷打了两个大洞。当时帐篷里坐了三个人,如果打上肯定人完了。太幸运了,石头贴着人飞了过去,只是把睡袋打烂了。”
聊起登顶大雪塘的经历,马一桦黝黑的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表情。他喜欢挑战但并不轻率鲁莽,每一次登山行动之前,都要对地形、路线进行极为细致的反复勘查、绘图,但情况的错综复杂程度往往出乎他的预料。
其实早在4年前,马一桦就带领学员登上昆仑山玉女峰,拉开了攀登未登峰的序幕。2004年,他与曾山带队首登四川无名雪峰,起名“半脊峰”。去年,马一桦和曾山成为戈尔特斯品牌的“户外英雄”,老马给“戈尔刃脊登山队”定下的目标是,以阿尔卑斯的方式挑战未登峰。这种1+1的难度极可能大于2。
果然,去年年底,老马与曾山带着一名摄影师攀登雅拉雪山(5820米)时遇到了地震。雅拉雪山是康巴神山,被当地藏民称为“山中之王”,从西侧看山的形状就像燃烧的火焰。以前国内外曾经多次有队伍试图从北路攀登,都宣告失败。马一桦试的是西路,原计划3天内完成的攀登拖到了5天、6天,这种拖延已经不符合阿尔卑斯式登山的宗旨,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吃的东西一天天减少,极度的危险中他们每天只能上升200米左右,晚上想在刃脊上找到舒服的扎营地基本不可能,睡觉要系着安全带,即使是坐在岩石缝里脸贴着冰冷的冻土也成了一种莫大的幸福。6天7夜的努力过后,马一桦在距离顶峰300米的地方选择了下撤。尽管以失败告终,马一桦和曾山还是凭借他们挑战难度的精神被授予2005年度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
雅拉雪山,仍然在老马的下一个未登峰计划当中。
老马介绍说,在四川境内,有上千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未登峰,穷其一生也登不完。马一桦选择攀登的标准主要是交通方便、便于推广,而且有一定的名气。今年,他完成了弯月顶、大黄蜂等5座未登峰的攀登,11月,他又要上路了。
从1996年开始,马一桦已经攀登了10年,他成了国内阿尔卑斯式登山的代表人物,身后有了一大批追随者。但马一桦最担心的,还是有些山友片面追求难度,超出自己的能力盲目地尝试。他反复强调,登山一定要循序渐进,接受专业训练。
人们传说马一桦很“牛”,但面前的他说话谦逊而中肯,没有丝毫的大腕作派。如果登山的人也心高气傲,山神是不会接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