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在路上—广州-拉萨自驾车行记[组图](五)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10天

2005年10月31日:米拉山—拉萨,晴转多云,行车215公里。

醒来时天亮了,连忙起床,心想兵营的官兵一定起得早,我也不能睡懒觉。起来后到院子里溜达,才发现只有我起来了,官兵们竟然都还在睡懒觉。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兵站,应该是一路看到的兵站中比较小的一个,几排平房,一个篮球场。看见院中一块“松多兵站欢迎您”的小牌子,明白为什么昨夜站长一开口就问我有没有高原反应,原来此地海拔4380米。牌上标明,往前190公里的拉萨兵站,海拔是3700米;往后78公里的皮康兵站,海拔更只有3475米。

8点过钟,听到哨声吹响,应该是起床哨吧。去向站长告别,他也正披衣过来。站长说9点钟开饭,吃了饭再走,我说已经比原定计划迟到半天了,我还是抓紧时间。问他怎么结帐,站长说不用啦。在车上翻了一阵,发现没什么东西,只找到一盒一直没时间打开来喝的旧街场咖啡,拿去送给站长,他推托了一阵才收下。

离开兵站后,正前方阳光耀眼,米拉山的一座雪峰被映照得一片金黄。经过昨夜未能投宿的松多镇,继续往上山走时,阳光开始照耀到了公路上,天空一片蔚蓝。昨天傍晚大雪迷漫,看不到这一段前方和两旁的风景,今日终于得见,山峦全部披上了银装。再驶上冰雪路面时,因视野清晰,路边环境尽在掌握,没有了一丝儿的紧张,挂上四驱二档,竟然还跑得挺快。

过了昨晚倒车回头的地方。在一个小坡上,看到一辆抛锚的卡车,轮下垫了石块,司机在旁边踱步,不知是昨晚就受困于此,还是今天才死火的。

拐过几个大弯,继续辗着冰雪向上,离山口已经不远。接近山口的长坡上,约有十来辆车停下了。原来前方路窄,又积了厚厚的冰雪,两车相会时都不敢靠外,造成了堵塞。缓缓刹停后,看到前面车上的人都跑下车找石块垫车轮,我也连忙下车,跳下里侧的小沟,搬了两块石头来,垫在两个后轮下。等那相会的两车终于挪开位置通过后,继续前行时,我观察到前面一辆面包车在启动时,只见屁股冒着烟,四个轮子转,车却不动,竟是在冰雪上打滑。出行前读过越野车的手册,上面说在冰雪路面启动,油门要轻踩而不是猛踩,想来是有道理的。路滑,只需要小小着力即可推动,力量大了反而不行。

刚才一排车停下挡着没看见,等车走过后,才发现前方路边的沟里,歪倒着一辆绿色的夏利出租车,司机竟然还靠在驾驶座上呼呼大睡。这车是从拉萨方向过来的,看情形是昨晚出的事。我又想到,要是昨晚我强行上山,会不会现在也像那家伙一样歪在沟里躺着睡觉呢,完全有可能啊……

5030米的米拉山口,是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山口,其经幡的阵势也最大。瓦蓝的天空下,红、黄、蓝、白、绿的经幡哗哗作响。藏人们认为,风吹过经幡,就算是帮着念了一遍,多么天真的想法。佛说:“我们看不到风,但是我们知道有风,因为树叶在动。”当动荡不安的风掠过山口,亲吻着经幡上的每一个文字,菩萨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我听到了,因为眼前经幡在动。

于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想让风给他们传递消息:我已安全越过了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山口,就要到达拉萨了,我现在很好,你们也好吧!

前面经过的所有车辆都停了下来。有小贩在兜售经幡,司机们全都跳下车来,买了经幡后,纷纷拿去挂上,想来是祈求神灵保佑一路平安。我没有去干这事儿,虽然我也敬畏神灵,我也相信命运,但我更相信心灵的虔诚,而不看重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回来之后,太太才敢跟我说,在我入藏后的那几天,她一直提心吊胆,天天晚上做噩梦,我真想对她说:红尘中还有我这样没学会入世的人,神灵也会保佑我的。

下山坡度仍缓,但仍有两三公里的暗冰路面,车辆都缓慢行驶,比上山还慢。驶离冰雪路段后,大道伸向远方,两旁雪山皑皑,天空幽蓝深邃,阳光明媚灿烂,开始加速向拉萨狂奔。

一如在林芝扶贫的朋友介绍的那样,“下了米拉山,景色就一般”。山峦远不及滇川藏交界一带的横断山脉雄壮,而且显得贫脊荒凉,林木稀少,公路边零星出现的树木,也大多已经树叶枯萎。路边的民房,明显比林芝一带的破旧。

但是,宗教的气息却越来越浓了。不仅路边、山头的白塔和经幡明显增多,而且越临近拉萨,一路磕着等身长头向拉萨而去的藏民也频频见到。由滇藏线、川藏线这一路而来,以及后来由青藏线一路出去,这类两手套着木板、双腿绑着护膝,向着拉萨方向一步一个磕头的圣徒,还真见了不少。我会为怒江大桥连长的故事而感动,我会在南迦巴瓦峰面前感受到一股逼人的威严神圣而差点要跪下,我甚至也主张人可以有宗教信仰,应该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神灵,我当然更尊重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一路仍然很难对这些匍匐而前的圣徒产生认同。上帝也罢,真主也罢,阿弥托佛也罢,当存乎于人的心中,对他们的崇敬,我以为并不需要用如此浪费青春和折磨生命的方式,来体现和表达。

那样的匍匐,我不以为是信仰,说穿了就是愚昧。

回头去看,如果说从中甸一路而来,每一天都被持续不断、丰富多彩的美景冲击眼帘,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目瞪口呆,让人喘不过气,并在波密达到顶点的话。那么,由离开通麦之后开始,高潮便渐渐地消褪,景色由绝美而较美,由较美而一般,由一般而单调,呈逐渐下滑之势。当然,所谓的较美和一般,仅是与波密之前的滇川藏线相比而言,若和西藏以外的地方比,仍然称得上是壮丽磅礴。

幸好还有条碧蓝的拉萨河,为这苍凉的原野带来生气。河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滋润着两列大山之间宽广的谷地。

过了墨竹工卡。经过写有“甘丹寺”字样的路牌,却一直没有看到那座半山上的庞大寺庙。路两边的村庄、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开始增多,拉萨就要到了。

经过拉萨外语学校的招牌不久,河对岸开始看到成片的房屋,料想已是市郊。公路在拉萨河的左岸,前面被山挡住了。下午1时正,转过一个大弯来,正前方,一片城市房屋的中央,一座巍峨庄严的建筑呈现:布达拉宫!

没错,那就是布达拉宫!

经过10天43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穿过一个又一个峡谷,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溯着一条又一条的江河而上,我终于来到了您的面前!

那一刻,一股莫名的泪水涌上了眼眶。

那一刻,这一路而来的风景,在脑海里一幕接着一幕地飞速回放。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昨夜投宿的兵站

昨夜因不习惯其室内气味而未投宿的松多镇一藏式茶馆

重上昨晚未能过去的米拉山,路面仍是冰雪,但天气晴朗。

过5030米的米拉山口时,塞了一小会车。

下米拉山口,天空蓝得可怕。

过了米拉山,景色就一般。

碧蓝清澈的拉萨河,滋润着两列大山之间的谷地。

经过10天43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穿过一个又一个峡谷,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溯着一条又一条的江河而上,布达拉宫,我终于来了!

拉萨印象

10月31日下午1点,眺望着布达拉宫,驶过拉萨大桥,进入拉萨。这座城市,比原来预想的要大和繁华。

我不看地图,也不问路,迳直就朝着布达拉宫而去,一直把车开到了它面前才停下。从10天前在家门口出发,到抵达布达拉宫脚下,里程表显示总共行驶了4351公里。

停下车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家人和朋友发短信。一路上我早就想着,要在第一时间将这值得纪念的一刻,与他们共同分享。

随后来到布达拉宫停车场边一家看上去蛮高档的藏式餐厅,吃了一餐不知算不算正宗的藏餐,算是洗尘,奖赏自己一路之辛劳。味道马马虎虎,少吃一点可以,吃多了就败味。偏偏那餐厅的卓玛极其不厚道,推荐我点盘牛肉包子,上来一看,整整20大只!

多云转晴,阳光灿烂。一只不漏地转动完门口那一长排经筒后,花100元买门票去看布达拉宫。沿着布宫后山的路往上走,渐渐地已经可以俯瞰到整个城市。远处似有一股龙卷风在盘旋,扬起大片的灰尘。有看上去是一家子的衣衫脏烂的藏民,全偎在矮墙边上,对着下面的城市指指点点。我想象着这是从遥远地方来朝圣的牧民,拉萨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所能去到的最繁华都市。

登上一级级徒直的阶梯,穿过一扇扇厚重的门,进入到布宫。游人很少,我奇怪自己竟然没能感受到预想中的那种特别气氛。跟在几个藏民的后面,看着他们每经过一盏油灯时,总是用勺子从自己拎着的塑料袋里,舀上一勺,供奉上去。还有位穿着时尚、背着背囊,已经晒得红黑的脸上露出着疲惫神态的年轻姑娘,十分虔诚地每经过一座菩萨,就双手合什,默默念叨,然后往前面的托盆里献上一毛钱角票。她一个人从哪里来,她祈求什么,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这世上所有的神,都是人塑造出来,然后再让自己去供奉的。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仓央嘉措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总是熬不住,要偷跑出去。

从布宫下来的时候,一路上见到不少民工,多数是女性,背着沉重的沙石或油漆桶,步履艰难地向上走,那是修缮寺庙所需要的物料。我有点不理解,那些身着漂亮整洁迦沙的喇嘛,既然他们那么敬佛,为什么不身体力行地做点事情,而只会坐着念经,甚或游手好闲地闲逛、发呆,这样就能超度众生么?

开车去罗布林卡。在门口看了看,周边转了转,感觉像个公园,懒得进去。

临近傍晚,到八廓街去,按顺时针方向,跟着拥挤的人群转了一圈经。看到一些应该是从远方而来朝圣的藏族小伙子和大姑娘,装扮很特别,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尤其是有一两个姑娘那发亮的眼睛,让人惋然心动。我宁愿去欣赏她们,而没兴趣去观看在大昭寺前面大瞌长头的人群。

不太习惯、也无法接受拉萨街头的那股气味,那股混合着牦牛肉、酥油和其他各种气息的味道。也不太看得惯那些扮得过度夸张的内地来的男男女女,他们嬉皮士般招摇过市,表现得好像自己到了拉萨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慕名去赫赫有名的吉日酒吧吃晚餐,发现除了老板是个其貌不扬的洋鬼子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又慕名去到同样赫赫有名的八朗学旅馆住宿,发现除了晚上老鼠在天花板上欢快地奔跑外,也没有什么特别。

在拉萨的那个夜晚,我入藏以来第一次感到有些烦闷。也许因为旅行已是终点,我失去了期待?也许是就要踏上归途,而我还不想回去?

第二天早上,跑去国营的医药公司想买点冬虫夏草,发现可以随意砍价,结果不敢买。在街边餐馆吃早餐,不停地有脏兮兮的乞丐进来伸手站着不走,结果吃不下去。

准备买点小纪念品带回去,发现八廓街上几百上千个摊档卖的藏族工艺品,差不多都是同样的货色,怀疑是不是温州一类地方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而非什么藏人手工制作。

说了这么多,其实拉萨并不比我想象的差,但确实也不比我想象的好。也许是由于太匆忙,没有时间去慢慢品味;也许是由于这一路而来,只沉浸在风景之中,一下子进入一个人文的环境,竟然无法适应;也许拉萨确实也就这样,其实我一直想着它也就是这样。

但是,无论拉萨怎样,在我心中她始终是一个圣地;虽然布达拉宫的图片以前看过了无数遍,但当我第一次亲眼目堵时,还是泪眼满眶。

就在出发前几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也想去西藏的网友。他跟我说,因为时间不多,打算坐飞机到拉萨。我说:万万不可啊,那简直就是亵渎神灵。正好比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而绝不能坐直升飞机去征服珠峰一样,我们去拉萨,也要怀着赤诚之心,越过千山万水,一步一步地向她走近。

风景在路上,经历在路上,感受在路上。与停留相比,我更喜欢上路。

没有任何的留恋,也没有任何的遗憾,我决定要离开拉萨。

从进城到出城,不到24个小时。

布达拉宫印象

在布达拉宫上眺望拉萨城市之一角

傍晚的八廓街

在大昭寺门口大磕其头的人群,磕这种头得带当不少“家当”。

第11天

2005年11月1日:拉萨—安多,晴—多云—雪,460公里

离开拉萨前,又去八廓街转了转。在大昭寺前磕等身长头的人,依然有增无减。清晨的广场上,还有不少衣衫脏乱的藏民,或四处散坐,或一家子聚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是昨夜就在此露宿的。我推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遥远的地方,在高原上长途跋涉了不知多久,才来到这座心中的圣城,那种虔诚之心,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理解。

其实,不管他们来自何方,恐怕都得和我一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付出这一路的艰辛,他们得到了什么?我又得到了什么?他们一定是有所得的,只是我不能理解。而我得到的东西,很多人也不会理解。

记得进藏首日在盐井停留时,接到一朋友的电话,问我去了哪里,我如实相告,他大惊之余说:此行必将改变你。我不太相信他的话,我觉得什么都没有改变。

甚至我什么也没有得到,我只不过享受了一番“在路上”的感觉。

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要继续上路。

在超市补充了些食品和饮水,又加满汽油后,上午11点多,我离开了拉萨。

我选择走青藏线出来,原因当然是不想走回头路。而且说真的,在米拉山受暴风雪阻档的那个夜晚,有一瞬间我曾担心过,如果风雪不停,我能否过得去那座高山,假如过不去而必须回头,我甚至觉得自己缺乏了原路返回的勇气,因为冬季已然来临,那来时的路会更险恶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假期已经不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也唯有青藏线具备这个条件。

早听说过青藏线很好走,但好走得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有时是几十公里的平直路,一点坡、一点弯也没有。曾有人开奥托走青藏到了拉萨,被引为美谈,我觉得是扯淡,这样好的路,开电瓶车也能进来。

出拉萨后一路风景平平,毫无停车拍照的兴致。与数辆小车你追我赶,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羊八井。此地因地热发电及温泉疗养而久富盛名,却显得有些冷清和破败,没见到几座房屋。后来我发现,整个青藏线沿途,地图上标注的一些挺有名的地方,其实就那么几幢平房而已,连个村庄都算不上。

多云转晴,空气稀薄,能见度极高,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天际,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峰矗立,在公路上就可以远眺到它的主峰。因为本身所处之地已经是超过4000米的海拔,所以那7111米的主峰,看上去并不觉得有多么高大。沿途的雪山不少看上去甚至就像是个小土坡,和滇藏、川藏横断山脉那些雄壮威武的大山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天空的深远、大地的辽阔,却也只有在青藏才能够深深地感受。

大地辽阔开远,你的心胸也就辽阔开远起来。以前读过一篇讲人文地理的文章,说到欧洲人的不同性格,跟地理气候密切相关。西班牙人的风骚,是地中海的热浪掀动;法国人的浪漫,是波尔多的红酒酿成;而德国人的刻版,则是北欧漫长的寒冬造就。现在,我行走在苍茫的高原,我奔向那白云的天际,我就像那苍茫大地,不要去追究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不知不觉在爬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说是山口,其实公路所过之处既无山也无口。路旁照例有经幡迎风飞扬。我停车拍照时,两位藏民跑来兜售经幡,操着还能听懂的藏普话,说了一番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路上车辆稀少,挺可怜他们在这零下几度的寒风中守候,于是向两人一人买了一条,想着可以拿回去做个纪念,或者送朋友也好。回来后在网上读到一位“藏驴”的浪漫想法:“为什么从来没人想到,可以把情书像经幡一样高高地挂在空中,让风吹过,带给远方的恋人。”是啊,我当时不应该带它回来,而应该把它挂在念青唐古拉山下,为爱我的人、我爱的人祈福。

一路北行,青藏公路不时与已基本建好的青藏铁路交错。茫茫雪山之下,长长的铁路桥和成群的牛羊,是一道现代人文与纯朴自然和谐并存的风景。念青唐古拉山下的羌塘大草原壮丽广阔,那成片成片的黑色牦牛、白色绵羊,宛如天上繁星,多得数也数不清,更有牧民的一座座帐篷点缀其间。尽管秋冬的草原已经枯黄了,那些牛羊仍个个只顾埋头吃草,仔细观察近旁的牛羊,全都膘肥体胖。我想如果要做牛做马,最好也是在这种地方。据资料所述,当雄一带正处在藏南与藏北的交汇处,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藏语意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实不为虚。

可能是早上在拉萨吃的早餐出了问题,一度肚子不舒服。停车靠边,冒着零下七八度的低温,跑到路基下的沟渠中解决。尿拉在雪上,雪没化多少,尿却不见了踪影。我身上只穿了件毛衣和外套,感觉寒风有些剌骨,但还算承受得了。只是回到车上继续前行后,发现过了一二十分钟,屁股还是冰凉凉的。

下午2时到了当雄县城。在路边的川菜馆吃午餐时,有一辆皮卡从相反方向驶来,车上跳下一身着牛仔服、长得挺帅气的藏族年轻帅哥,进门就喊要碗牛肉面。向小帅哥打听纳木错的方向,他说就在前面不远有条岔路进去。小帅哥说他车上有位客人,也要去纳木错,但听说前几天大雪封山了,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进去,不如我们两台车结伴同往好了。我说好啊,又问他拉的客人为何不下来吃饭,他说那人不吃饭的,就在车上吃干粮。

跟小帅哥相谈甚欢。据他说,他前几天从拉萨送人去格尔木,回来却只拉到这一个客。这人从格尔木到拉萨,只肯出1000块钱,他亏死了,但是没办法,因为再等下去也难等到客了。小帅哥说他的大迪皮卡是十月份才买的,而今年的旅游旺季已过,一直到明年夏天之前,都没什么生意了。“车买晚了,亏了亏了”,小帅哥不停地叹气。我安慰他说,明年通火车啦,来西藏的人多了,会有大钱赚的。

我问小帅哥从格尔木过来路况如何,他说下好大的雪啊,一路翻了好多车,吓死人了。看他的年纪,听他的口气,属于驾龄不长的新手。果然,我先吃完后,说我先前去探路,让他随后跟上来时,小帅哥颇有点失落,多半是怕雪山路险,希望能两车同行壮胆吧。

沿一条挺好的柏油路拐入纳木错方向。之前有网友相告:青海湖可以不看,纳木错不可不去。没想到,飞奔数公里,到了雪山脚下一大牌坊前,却真被管理人员拦住了不给进,说是冰雪封山了,进去太危险。

过纳木错而不得入,十分泄气。只得返回大路,继续驱车向北。

离开当雄不久,天空放晴,一片幽蓝。羌塘草原一望无际,唯有天边的雪峰洁白耀眼。在平直的公路上高速驰骋,过了很长时间,前方天际的白云、远处的雪山,依然还是那么地遥远。

下午5点半,来到藏北重镇那曲。从远处公路的上方眺望过去,在苍茫荒僻的高原之中,尽管是那么一大片房屋,竟然也给人孤遗于世的感觉。这应该是方圆几百公里内,唯一可算个城市的地方。街上走着不少身着厚厚藏服的牧民,马路边的市场生意颇有些兴旺。

阳光灿烂,天色尚早,看地图前方132公里还有个县城安多,决定不在那曲停留,加满油后继续前行。

出那曲后一路都在缓缓爬坡,海拔仍在不断升高,不久即驶上冰雪路面,并不时见到翻倒在路边的大货车。尽管公路依然平直,却也不敢懈怠,自觉地放慢了速度。我停车下来拍摄路边的一群牛羊时,牧童从数百米之外飞快跑来,乐滋滋地伸手讨钱。看着那干裂漆黑的小手,又怎么能忍心让他失望。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对于一些职业乞讨者常常是不喜理会的,但该发“慈悲”时也不至于铁石心肠。佛家相信因果报应,但我觉得,假如人做善事就是为了求个好报的话,那又不是佛家本意,而是太过世故,甚至是亵渎神灵了。

继续缓缓爬山,四野已是白雪茫茫。前方天空一度雾气迷漫,而路上几乎没有了车辆,天色有些昏暗了,感觉自己正孤零零地奔跑在无边无际的高原上。路边的雪地中,出现一小队晚归的牛羊,还有步履缓慢似乎矗立着不动的一位卓玛,在那洪荒之野,显得那么地弱小和孤独。她的帐篷,也许就在离这不远的地方,很快她就可以回去喝到滚烫的酥油茶了。而我依然前路茫茫,尚不知今夜何处是归宿。

终于冲出了迷雾地段,前方的半边天空复又清朗,傍晚时分,更见西天一抹红霞,原来残阳果真如血。

天黑之后,顶着大雪和零下16度的低温,赶到了进青海前的西藏最后一个县城安多。就像那天从怒江峡谷上来后赶着夜路时,是那么地渴望看到灯光一样。当安多昏暗的灯光,在长久的盼望中终于出现的时候,真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气。看到了灯光,就找到了人家,尽管人是这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但人还是希望在这苍茫大地上,找到自己的同类。

安多海拔4800米,如果它也称得上是个城镇的话,那它就是世界第一高城。但它也是我这一路而来,碰到的最破烂的县城。

拐进入县城的岔路口后,发现街道不但昏暗,而且路面破烂不堪。车轮碾在厚厚的雪上,有时竟无法分清路在何处。在一个三岔路口,分辩不清县城的主街究竟是哪一边,也找不到问路的人。先往右走,结果走了一段,发现竟然又出了城,驶上了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烂路。幸好此时有两位卓玛踏雪而来,连忙问路,原来主街在另一个方向。

那条所谓的主街,灯光依然昏暗,而且路中间还给开膛破肚了,摇摇晃晃往前走了一段,发现前方更加冷清。倒车回来时,为避免滑下沟壑,却又不小心车屁股狠撞了一下路边的土墙。心中想到,这么几千公里长路都平安无事过来了,难道还要在这破县城里阴沟翻船不成?

好不容易找到路边一店家,问清了县政府及其招待所所在。要不是指路的人坚持说就在那儿,我甚至摸不准县政府的大门,原来竟是在一座不起眼的楼房下开的一个小门洞。钻进去,在不大的院子里竟然又开进了条死胡同,再转出来,还是没看到有什么招待所的招牌。此时有一男人跑出院子,站在门口的街边冲着积雪撒尿。耐心等他尿完,我再上前询问。原来县政府的招待所并没有什么独立的房子,就是在进来那幢楼的第三层上。

找到楼梯入口,上到三楼,走廊里空空荡荡,大喊大叫了几声,终于有间房开了门,两位年轻卓玛招呼我进了“登记室”。

那登记室也是两位卓玛值班过夜的房间,进去后我就闻到一股浓厚的酥油茶的味道。瘦高个的卓玛模样颇漂亮,只是神情冷漠,带我去看房间时显得不耐烦。我说:没有带卫生间的房间吗?她说:没有,全安多都没有,安多连自来水都没有,哪来的卫生间!

没有卫生间,却有暖气,而且房间看上去还挺豪华,也就住下了。后来又发现,这招街所甚至连公共的盥洗间也没有,只能用走廊上铁桶里冰冷的水洗脸刷牙。唯一的公共厕所脏兮兮的,住客干脆站在院子里就往雪地上撒尿。

矮个子的卓玛神态温和一些,还和我聊了一阵天,让我闻她们装在暖瓶里的酥油茶。可在行动上,她却够刻薄。我多拎了一瓶开水进房间,她发现后竟然跑来不由分说地又抢了回去。

招待所餐厅的卓玛大姐,已在忙着收拾东西,对我的就餐要求,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干脆就是不予理睬。只好跑出来,找到路边一家“成都火锅店”,还好,没有打烊。

候餐时和老板、老板娘闲谈,他们证实了安多没有自来水的说法,居民日常生活用的水,都是每天用马车送来,一元钱一桶。我说刚才进来时明明看到城边有条小河,怎么就会没自来水呢。老板的解释是:此地天寒地冻,如果装了自来水管,到了冬天就会全部冻住。我表示想不通,这地球上也不只是安多才冻,比如东北那些城镇,不也有自来水么?

菜上来了。老板说这鬼地方海拔太高,汤烧开了也只有80度,菜要多烫一下才熟,差点没晕过去。果然,从锅里捞出毛肚马上送入嘴中,竟然就不觉嘴烫。

我问老板为什么选择这么个鬼地方安家谋生,他说这里虽然气候条件啥都不好,但比在四川老家能挣得多些。“没得办法啊,不就为了多挣点钱,供小孩子读书。”老板又说:“这里不能算是家,老家才是我们的家,我们家里盖了大房子的。”

青藏公路如此平坦,是不是开电瓶车也能进来?

雪山 铁路 草原 牛羊 河流

当雄县城。由这里拐进纳木错,有非常好的柏油路,可惜大雪封山了。

穿过宽广的羌塘大草原,牛羊满山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