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京行”队员在喻家湖畔训练
昨日下午五时,华中科技大学04级学生杨伟志,拿着院里同意休学的申请书,一脸兴奋地走出行政楼,飞身骑上自己心爱的山地车,与华中科大其他6名自行车爱好者会合在一起。
这7名同学,包括4名男生3名女生,几天来都在忙着办理休学手续,只因为,“雅京行”梦想把他们集合在了一起。
该校06级学生李枭雅(女)说:“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是奥运会的发源地,我们将骑着自行车,从雅典出发经七个国家,骑行15000公里,历时半年到达北京,用自己的壮举,展现奥运精神,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据悉,“雅京行”队员中,除7名在校大学生外,另有5名该校毕业生。
领队陈轲,系华中科大06届毕业生,是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于今年7月辞掉成都一家大型企业职位,回到武汉,筹备“雅京行”。陈轲说:“另外四人也已将辞职来汉。”
骑行在青藏高原云端的日子孕育出了“雅京行”
“一句玩笑话,激活一个梦想。”“雅京行”的创意者——副队长戴惟(华中科大06届毕业生)如是说。
2004年7月—8月,戴惟参加华中科大首批骑行青藏自行车远征队,与15名队友从青海西宁骑自行车穿越青藏高原,顺利抵达西藏拉萨,全程1400余公里。
从西藏回来之后,戴惟常常回想起那些骑行在云端的日子。一次,在和陈轲等人的聚会中,戴惟开玩笑似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重新集合在一起,从雅典到北京,做一次迎接08奥运的美妙旅行?
去年毕业的时候,戴惟把这个梦想,写进了他与聘任公司签下的协议书里,公司高层很赏识他的胆识和魄力,特批他半年长假谋划“雅京行”。
今年初,戴惟和陈轲开始着手准备。10月份,活动组在华中科大招募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上百人报名,经过体能、心理素质测试等层层关卡,最终确定杨伟志等7名在校学生。
休学参加“雅京行”同学名单
杨伟志,07级;孙德龙,06级;阳健颖,05级;胡屹,04级;王月(女),06级;李枭雅(女),06级;李宁皓(女),07级
活动预算每人3万元
昨日黄昏,“雅京行”队员,沿着喻家湖畔,在领队陈轲带领下,开始每天的拉练。
陈轲说,“这样的训练将续到出发前一周左右。另外还有许多专项培训,以使队员胜任这种超长途跨多国骑行。”
队员中,大多拥有长途骑行经验。陈轲在大学期间,曾骑单车从武汉骑到上海,从西宁骑到拉萨;阳健颖,曾从武汉骑到湘西凤凰县,从西宁骑到拉萨,从拉萨骑到成都……“整个活动预算,每人在3万左右。”陈轲说,学校现有100多名志愿者,在每个寝室收废品,义卖后作为经费。同时,团队还在通过老师、校友、朋友,联系企业赞助。
在一份长达142页名为《飞扬的梦想 自由的青春——雅京行计划书》中,从10个方面,对该活动进行了阐述,包括路线详细日程安排、骑行团队建设、后勤保障团队建设、医疗保障体系、特情预案、经费预算等内容。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青春美好的记忆
多数家长支持孩子“雅京行”
记者了解到,杨伟志等7名同学的壮举,已有6人获得了家长们的同意。
刚开始时,大多数家长并不同意自己的孩子休学去旅行。入选“雅京行”的队员承认,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父母,父母除了担心影响学业外,更担心他们的安全。
李枭雅说,刚开始和父母商量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是开玩笑的,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发现她是认真的。“不过,父母比较开明,我跟他们解释了活动的意义后,他们就同意了。”
7名在校生,除一名回到天津征求家长同意外,昨日均向记者出示了家长同意休学的证明。
杨伟志的家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一开始是很犹豫,但看了他们的活动计划书,也觉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是学习,年轻人应该有点这样的勇气,对健康正当的事情,敢想敢干,给青春留下美好的记忆。”
为什么要休学参加“雅京行”
追寻激越的大学精神
休学参加“雅京行”的李枭雅同学说,一些同学认为,我们用近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活动,是出于对学业课业的逃避。其实恰恰相反,我们上路,正是要去追寻一种激越的大学精神。“大学之大,不仅仅只是知识积累的庞大,也是眼界之大,胸襟之大,气度之大,这也关乎一个人体察生命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回来后,将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地继续学业。”
校方称休学是学生的权利
如果毕业后再从事跨国旅行,更为合适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许晓东表示:因正当理由要求休学,是学生的权利,根据该校普通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学生因病、因事,均可以办理休学手续。“出国旅游、探亲,这都算是正当的休学理由。”许晓东说,“但休学必须得到家长的书面同意,否则,学生单方的休学申请,学校是不认可的。”
针对7名大学生欲休学出国,从雅典骑回北京,宣传奥运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的行为,许晓东说:“这一想法很好,也很有意义,说明现在的一代是敢想敢干的一代。但他们能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是个问题。”
许晓东认为,从法律上讲,年满18岁的人,都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但在我国,年满18岁的大学生,也只能称为具有“准行为能力者”,遇到困难时,他们可能不会积极想办法自己来解决,而是想到家长想到学校。尤其是面对国外复杂的环境,体能方面的挑战,语言方面的障碍,突发事故等,随时都有可能为难这些孩子们。
许晓东称,在校学生,换个方式表达奥运精神更好。修完学业后,再来从事这样的跨国旅行,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阅历上,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