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公司照例放假一天,再加上周末双休,就有了3天的假期。10月份因为没有去成湖北,所以就有了去湖北玩玩的想法,做了些功课,把目标锁定为“武当山 襄樊 武汉”。
12月 24号晚上乘坐Z27 (上海南21:51出发,次日07:24到达武昌站) ,下铺274元. 12月25号一早列车准时到达武昌站,出站后在旁边的麦记解决掉早餐,再进站等候T6772 (08:58武昌出发,12:02到达襄樊) ,硬座51元.此行的火车票在上海都已提前买好。
在百无聊赖中火车终于准点出发,乘客不是很多,过道上几乎没有人站着。列车再次准点到达襄樊火车站,我在想,这一系列的“准点”是否预示着这次的旅行会十分的顺利呢?
穿过地下通道,在火车站对面的公交枢纽乘坐512路(火车站-隆中)。不知道是否由于城市生活节奏较慢的缘故,司机大叔开的速度比较慢,就这样慢悠悠的花了50分钟晃到了古隆中景区。下车地点离景区大门尚有1.5公里的路程,可以乘坐“电麻木”(即三轮车),2元/人,或者步行至景区大门,我是去做麻木,步行回来,后来发觉这2元钱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呵呵。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门票已经涨到了72元(携程上攻略里的信息又过时了),学生票半价。
买票进门后就可以看到“古隆中”石牌坊。“古隆中” 牌坊中间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渔樵耕读及二龙戏珠,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杜甫同学。对联在此表述了公元207年,刘备为了兴复汉室,三顾草庐以求天下大计。诸葛亮感激刘备三顾之恩,辅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匡济刘禅巩固、发展蜀汉大业,表现了老臣诸葛亮一片忠心。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着“三代下一人”,也是出自杜甫手笔,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第一人杰。门柱上雕刻“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又是来自于杜甫,晕。意思是称颂 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与 伊尹(商汤佐臣)、吕尚(就是姜太公)不相上下,指挥调度从容镇定连萧何(西汉第一任丞相)、曹参(西汉大臣,曾任齐相9年,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与 之相比都显得逊色。”
如果有可能,我很想问问杜甫:“你是不是猪哥的粉丝啊?”
中间的字碑雕刻“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此联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为恬静寡欲,志向才能明确;安宁清静,目标方可远大,苦学积才,明志致远,这一格言对当今中国社会整体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无疑是巨大的讽刺。
石牌坊旁边有游览车,可以送游客到每个景点,想偷懒的朋友可以乘坐。
经过石牌坊,鲜有游人,感觉周围十分地安静。正好可以体验猪哥隐居山林,旁观世事的那份坦然心态,哈哈!

(古隆中)
循着山路悠悠而行,路过每到盛夏时节便可花容映日的荷花池,望一眼诸葛先生亲自耕耘过的躬耕田,抚摩着抱膝亭旁的石碑古碣,走上刘关张三顾茅庐时走过的小虹古桥……我在纪念诸葛孔明及其子孙鞠躬尽瘁之一生的武侯祠内凭吊,在其貌不扬却旱而不绝的六角井旁流连,在刘备与卧龙先生为振兴汉室江山而筹谋对策的三顾堂里徘徊,与诸葛草庐中牛车擦肩而过……古人评价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果不其然!
景区内最高的山峰上还修建了一个景点-腾龙阁,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在火车上没休息好的原因,爬这么一座小山丘居然也有点喘。腾龙阁内可以顺着螺旋而上的楼梯爬到最高层。不熟悉三国的朋友可以在不断的爬梯当中顺便了解猪哥的生平。第二层讲述了诸葛亮在28岁时才出山,在刘备三顾茅庐以前,诸葛亮并没有受到重用,但他才智无人能敌,声望很大,他就像是一条龙长期卧在深山里,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卧龙”;第四层描述了刘备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并讲了诸葛亮怎样用计联合东吴,抵抗曹操,这便是赤壁之战;第六层讲了诸葛亮向刘备呈上出师表的情景,显示他非常的忠君爱国;第八层讲了诸葛亮公正严明,积极改善西南各族和蜀汉的关系,又讲了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
在最高层放眼望去,尽览胜景,感觉没有白爬这么高啊,哈哈。
下山出景区后步行至512车站,途中经过襄樊学院,惊奇的发现校内n多的网球球场。
坐512回去,在十字街站下,继续游玩襄阳古城墙。
现在襄樊市的名字是解放后把襄阳与樊城2个地区合并起来,统称襄樊。熟悉三国的朋友对这2个名字应该很熟悉吧。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
沿着城墙晃荡,发现不少老头老太都在晒太阳聊天,还有不少中年妇女在跳舞,悠然自得。
不知不觉来到了汉江,当中经过了夫人城。夫人城位于襄阳城西北角,为一座与襄阳城紧紧相连的城外城。夫人城城墙下边有一碑刻。这城墙上的匾和下边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它记载着当年激战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见儿子忙于全面防务,便亲自登城巡视,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敌军攻破,守城将士移驻新城继续战斗,保住了襄阳城。后为纪念韩夫人筑城有功,把此段城墙称为“夫人城”。
个人感觉襄阳古城墙在气势雄伟方面无法与西安与南京相比(毕竟那2座城市是古都嘛),与平遥城墙倒是差不多。

(襄阳古城墙)
看看时间已经16:30了,于是打了个车直奔汽车站(就在火车站旁边),买了去武当山的车票(50元+2元保险),车是去十堰的车,会在高速公路武当山收费站停。襄樊开出到武当山武当山收费站正好1个半小时。出站后有人在拉客住宿,委与虚蛇了一番,直奔武当山镇。高速收费站出来左边就是去武当山景区,右边是去武当山镇的。
从武当山收费站到镇中心需要步行15分钟,一路上经过巨多的售卖武当XX宝剑的店铺。来到镇上,发觉还是挺热闹的,来之前在网上查询过玄武太和居还不错,就来到玄武太和居,前台的小姑娘戴着红红的圣诞帽,好可爱哦。问了一下价格,打好折主楼250,副楼180,均含早。主楼和副楼最大区别就是有无电脑,装修大致一样,我可不是来武当山上网的啊,毅然选择了副楼。之前在网上看到同样的房间有朋友可以砍价到100元,不禁佩服其砍价能力。
大门旁边就有玄武餐厅,在那里解决到晚饭后,就回房间休息啦。房间还不错,大概3星的水准。唯一的缺点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发现有一阵阵的马达声,后来问了前台才知道是供暖设备的泵所致,声音不是很响,如果神经衰弱的朋友可能要睡不着了。
PS:在副楼的1楼有个足浴城,如果觉得疲劳的朋友可以去做一下足底按摩。
12月26号一早6:30起床,用过早饭后,在问口找了辆三轮,4元到武当山景区门口,从牌坊处到售票点还要走5分钟。
武当山门票:武当山山门110元/人(不含金顶、紫霄宫)、武当山金顶20元/人、武当山紫霄宫15元/人。武当山缆车价格:单上50元/人;单下45元/人;双程80元/人。武当山旅游环保观光车票价为70元/人。如果有学生证,门票半价。淡季门票是半价,淡季为12月1日至1月31日。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
武当山地图:http://public.bay.livefilestore.com/y1p83qcZWkvrMFW6z7C4IMbM5ym6neYHm5-uBzcZjPL2tntQ9eRYsnAVDr4vXxrFJeQ2fKyNe_CGTJR2lifbW7WRg/0120C452B7EB6D54FF80808120C0062B.jpg
一般游玩武当山有以下2条线路:
路线1(非爬山路线):汽车上琼台->缆车上天柱峰->爬上金顶->沿三天门步行下至南岩->乘车至紫霄宫->乘车至太子坡->山门
线路2(爬山路线):山门-乘车至太子坡-乘车至紫霄宫-乘车至南岩(乌鸦岭)-南岩宫-榔梅寺-黄龙洞-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金顶-琼台索道下至琼台中观-乘车至太子坡-换乘至山门
我自然选择线路2咯,8点10分左右坐上环保大巴,向山上出发!来之前查天气预报,说十堰区域雨夹雪,结果是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对天气预报再次无语。。。
以为是淡季,游人稀少,和我坐同一辆车的倒是不少是工作人员。
大巴在蜿蜒不断的车行道上开着,不时经过几个“发卡弯”。如果有晕车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
开了半小时左右,到达紫霄宫,此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后面的山峰就是展旗峰(因为像一面展开的旗帜)。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太元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在这里发现不少道姑,但是后来在天柱峰的紫禁城里却只发现有道士,而无道姑。难道这和古代的男尊女卑有关系吗?
出了紫霄宫,在门口的候车点等候环保大巴去南岩(乌鸦岭).10点不到来到南岩。南岩又名独阳岩、紫霄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如果在夏天的话,南岩会是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处,但是现在是冬天,这里光秃秃的。
PS:南岩这里有很多宾馆与农家乐可以住宿。如果大家是下午上山,傍晚时分到达南岩,可以住在这,第二天再去金顶。
一进南岩宫就可以看到其主体建筑-“玄帝殿”,气势十分雄伟,颇有皇家风采。
穿过“玄帝殿”,左拐,便可看到一座伸出悬崖的石雕,那就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龙头香”。龙头香是古代工匠采用圆雕、镂雕、影雕等多种手法凿刻的浑为一体的两条龙。在万仞峭壁上悬空伸展的两条龙传说是玄武大帝的御骑,玄武大帝经常骑着它们到处巡视。正因为龙头香的神秘和其地位,信士弟子们为表虔诚,每次来朝武当,都要烧“龙头香”而走上那阴阳生死的边界。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再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毫无疑问,龙头香自打明朝建成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目不惨睹。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戒告。碑文告诫人们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是对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复蹈前辙,毁掉宝贵的生命。
现在在龙脖子处摆了个香炉,香客可以在那里上香,比较安全些。
我站在龙头香之前,看着上面小小的香炉,香燃烧产生的缕缕轻烟随风起舞,整个人似乎也飘飘欲成仙了,呵呵。

(龙头香)
继续前行,就是“天乙真庆万寿宫”啦,它建在悬崖峭壁上,似是镶嵌在千仞削壁之间。这座仿木结构石殿上接云天,下临绝涧,与南岩浑然一体。石殿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殿内的三清塑像,仪容肃穆,四壁嵌有五百铁铸灵官,形 象各异。真庆宫右侧有两仪殿,右后侧有皇经堂及藏经阁,左侧有“太子卧龙床”,内有龙护太子卧床雕像。南岩是传说中真武修炼之处,当年他端坐于此,一坐42年,鸟儿在他头顶做窝、生蛋和孵化,他无动于衷;荆棘穿过他脚板生入体内,再由胸口长出,他熟视无睹,终得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最里面还有个投币试福的地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下。
个人认为:南岩宫虽然建造在悬崖峭壁上,但与恒山脚下的悬空寺相比,在“悬”这点上逊色不少。
PS:在从南岩停车场去南岩宫的路上,有一处刻有“武当山”三个字的石碑,远处悬崖上就是南岩宫。这里是拍南岩景区的最佳位置,大家不要错过了。
从南岩去金顶有2条路,一条就是原路返回至南岩停车场,那里有条路可去金顶;第2条路是出“玄帝殿”左拐去龙头香的地方右拐,经飞升岩去金顶。这2条路会在榔梅祠交汇。
第一条路近些,但要走回头路;第2条路路程较远,但可多欣赏些景色,大家自行选择吧。
我是不想走回头路,沿着第2条路一路行至榔梅祠,当中会进过一个叫“猴面岩”的景点,大家到达这个景点的时候先别忙着看,可以继续前行10分钟后回头欣赏,效果更好。从远处看,这面岩石十分像一只坐着的小猴子,哈哈。
从榔梅祠到朝天宫一路景色平平。在朝天宫这里上至金顶又有2条路,左边一条是清神道,1.8KM;右边是明神道,1.4KM,要经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最后到达金顶。
沿着右边的明神道前行,一路上因为处在背阳面,前些时候下的雪还没融化,雪紧紧地凝着山的躯体,像是长了满坡洁白的苔蔓。背阳的山坡,晶莹透亮犹如虎牙般的冰长在山石的额头上。我跑过去想近距离地拍照,发现冰从从容容地融着,许久,一滴,滴在下方的汪泉里,一种声音空寂得使我忘记了在哪里,也无法借用一个恰当的象声词来表达我之所感。
回过神来继续向上爬,到达每个天门之前都要爬一段长长的天梯,过了天门后又是往下一段长长的天梯,也许这就是上天在考验求道之人吧。
终于在12:40穿过朝天门到达紫金城,从南岩到这花了3个小时不到。
紫金城,又名皇城、红城,环绕天柱峰巅,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明成祖于永乐十七年(1419)敕建,是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金殿被围在其中,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朱棣还专门为之下有圣旨:“敕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今大岳太和山顶,砌造四周墙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山势,高则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为止。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故敕。”从这道圣旨中可以看出明成祖对紫金城的修造十分重视,并严格遵守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教理。工匠们按照明成祖的圣旨,用重达千斤的石条依岩势筑起一道厚厚的城墙,城高数丈不等,城墙中心周长344.43米,蜿蜒起伏。这道城墙的建筑很有特色,从外向里看,墙往内倾斜,从里向外看,墙往外倾斜,远看如光环围绕金殿,雄伟壮观。紫金城四方各建一座仿木石建筑天门,象征天阙。但东、北、西三门面临绝壁,只有南天门可通。南天门又设神门、鬼门和人门。中间一门高大威严,为神门,也是皇家的专用通道。在明朝,从明成祖朱棣以后,历代皇帝登基都要派钦差到武当山朝拜真武,而钦差们就是从神门进入金殿的。神门左为鬼门,虽有门形,实际无门;神门右为人门,广大游客就是从这道门登上金顶。
买了票直奔金顶。金顶就是天柱峰之巅一座金壁辉煌的金殿,看起来小巧玲珑,可是它却鼎鼎有名。
武当山金殿俗称“金顶”,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建筑物。殿内神像、几案、供器都是铜铸的,中供奉着真武帝君,着袍衬铠,披发跣足,丰姿魁伟,是武当山上现存最美的一尊真武神像,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相传这尊真武神像是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样子造的,所以民间有“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侧立有金童、玉女,拘谨恭顺,素雅俊逸;“水火”二将,列立两厢,威严勇猛,是全山铜铸造像艺术精华所在。
金殿是分件铸造,榫铆拼焊,连接精密,浑然一体,毫无铸凿之痕,虽经历五百余年雨雪的侵袭和雷电的劈击,至今仍完好如初,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杰作。 金殿里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熄的。就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香火过于旺盛的缘故,金顶看起来不是金黄色的,而是有些黑,估计是被熏的吧。

(金顶)
在金顶呆了一会便准备坐索道下山。下去的时候会经过一个转运殿,觉得最近运气不好的朋友一定要去走一下,转运殿的墙壁和佛像之间有大概40到50厘米的空隙,逆时针在空隙中摸索着转一圈,切记不要回头,出来时你的运道就会转变啦,哈哈。
索道至琼台,索道下站出来后还要步行5分钟至琼台停车场,环保大巴先到太子坡,然后才开到山门。
就在高速武当收费口处等候十堰-襄樊的中巴,50元,1小时40分钟后到达襄樊汽车站。看了看时间才5点,就四处转了转,期间买了2个烧饼(1元/个)+一碗白粥解决了晚饭,这顿如此便宜的晚饭吃得我泪牛满面。
18:49乘坐D5206于21:17到达武昌火车站,用时2个半小时,票价104元。来的时候坐的是T字头的,时间是也只要3小时,票价却只要54元,感觉这列动车太不“高速” 了,这就是所谓的“武康铁路二线”?!
出了武昌火车站右拐步行15分钟至如家大东门店(189/晚,不含早)。
Check in,洗漱,睡觉,一夜无语。
12月27号一早6:30起床,7点出门,左拐坐4路或10路公交车到达黄鹤楼(坐2站)。
黄鹤楼门票50元,学生票半价。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现在的黄鹤楼是85年新造的。上到黄鹤楼的最高层,登楼远眺,体验了一下“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远处还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

(黄鹤楼)
在楼上突然肚子咕咕叫,才醒悟过来原本是要先去户部巷“过早”再去黄鹤楼的,没想到一兴奋就忘记了。于是出楼赴巷。从黄鹤楼后门出来后直走,在长江大桥引桥处下阶梯,再右拐步行8分钟可到户部巷,在里面大快朵颐了一番,发觉热干面真的不错。
“过早”完毕,回到黄鹤楼门口坐10路到汉口火车站,下车后发觉汉口火车站极其混乱。
搭乘D3016(11:23汉口出发,16:20到达上海)返沪。
至此结束湖北3日游。由于圣诞只有3天假,又是冬季,所以没有考虑神农架和恩施大峡谷,这2处就留待下次吧。武当山景色一般,以人文为主,推荐给喜欢爬山的朋友。
更多照片可到我的MSN Space欣赏:http://jiegong.spaces.liv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