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长兴旅游迈上“从有到优”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实施“大旅游”、“大提升”、“大拓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为明确目标,推进工作,根据省市旅游部门和县委县政府2010年工作要求,结合长兴县旅游工作实际和发展现状,主要作如下几点考虑:
2010年全县旅游工作的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旅游工作的指示,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发展战略,发展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长兴旅游发展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致力于实现长兴旅游“从有到优”新目标,全力实施“大旅游、大提升、大拓展”战略,以旅游经济强县创建为载体,以接轨世博为契机,突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创优发展质量,努力使长兴旅游业成为展示和提升长兴形象的主要窗口、惠民富民的示范工程、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的新选区。
2010年旅游发展目标是:2010年争取接待国内旅游者600万人次,旅游收入40.5亿元,同比均增长30%,入境旅游者2.3万人次,同比增长40%,景点门票收入1600万元,同比增长33%;全县四大旅游功能区块建设全面启动;“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新选区”建设框架形成;长兴乡村旅游国家示范区建设初具雏形;推进世博效应向纵深发展;启动旅游强县创建工程。
2010年旅游工作重点:
1.夯实基础,深入推进景点配套设施再完善。进一步指导新四军红色经典景区配套设施、陈武帝故宫、大唐贡茶院三期、中国扬子鳄村二期、仙山湖景区、图影高端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启动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开展一个旅游强镇和乡村旅游点的创建;县内主要景区(点)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功能,在增加参与性项目上见成效。
2.做精做亮,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品质再提升。坚持标准化引导和精品化建设,鼓励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园,并深入开展对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的指导和评定。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家乐组织化建设,水口、小浦率先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着力推进水口乡村旅游国家示范区建设工程;通过示范引导,实施文化体验型农家乐精品化建设,继续开展对乡村旅游文化、环境、菜肴、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和检查,提升农家乐品质和总体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乡镇举办具有地方资源文化特色的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旅游富民、惠民工程。
3.融入世博,深入推进市场半径和服务功能再拓展。积极配合市县人民政府办好“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和“陆羽国际茶文化节”。抢抓世博机遇,把接轨上海世博工作向纵深推进,努力将长兴“茶文化体验之旅”、“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列入世博游重点推荐线路之中,并利用世博平台,注重“后世博”效应,形式多样地宣传长兴、推广长兴。进一步拓展市场半径,在巩固沪、浙北、苏南市场的基础上,细分市场、组合线路、包装产品,主动出击,开发浙中南、苏北和皖南市场。注重长兴古生态、茶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力度,适应新型旅游消费方式,大力开拓休闲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市场。
4.狠抓落实,深入推进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再提高。结合《旅行社条例》、“全省品质饭店”实施工程,2010年定位为行业管理规范年、执法年、服务年。参照《条例》全面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旅游质监作用,开展行业执法行动,打击各类旅游违法行为,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充分利用校地合作资源,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强化专业培训,提高行业品质;大力开展各类行业竞赛活动,以赛促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全力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落实安全责任制,贯彻《消防法》,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提高安全监管频度及整改力度,确保全年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5. 做大做强,引进和培育旗舰型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招商投资项目库,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旅游招商项目,增加项目储备,积极争取旅游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旅游重点项目,以获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长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平台,加大融资和引资力度,强化对旅游各类要素的有效整合、培育和开发,通过引进、合作的方式,深入推进与浙旅集团、首旅集团、开元集团、盛大网络、上海锦江等旅游投资企业的投资合作,加快与优势旅游企业合资合作步伐,努力拓展投资领域,丰富投资业态,积极吸收引导各类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合理利用市场资本,不断做大做强,发挥主导、培育和带动作用,更好地为全县旅游全面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