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400km自驾游 探访最后的使鹿部落(4)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0-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使鹿部落的猎民十分的好客善良

踏着驯鹿的脚印 80km

根河—猎民点

来到根河的第四天,我们顺利地来到兴安岭深处鄂温克猎民点,得以亲见鄂温克猎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这天一大早,我们开着两台越野车前往猎民点。随着路线的深入,伐木道两旁的积雪越来越厚,山坡上的草木都结满了厚厚的冰,手机没有信号。车内显示车外温度为“-40℃”,对我而言,也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未免心生恐惧。

此时,除了要将前窗加热功能打开,还要将空调温度调至最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前窗不会结霜,但后排的侧窗依然会结霜。路面上的积雪非常厚,我们的越野车此时也成了推土机,一直推着路上的积雪慢慢前行。路非常难走,经常会打滑,好在我们的驾驶员有丰富的雪地驾驶经验。越野车也够重,车胎也宽,就这样走走停停,费力地在冰雪上前进着。越野车带我们穿过桦树林。一路上打破寂静的,就是车轮轧过新雪的声音。我们沿着伐木道行走在寒冷的冰雪里一直进入到森林深处。走在林间的小路上的那一刻,我才真正领略了林海雪原的意境,恍惚中我们似乎成了猎户,正沿着动物的足迹去享受追逐带来的乐趣。

到达猎民点的时候已是中午。下了车,往林子里走不一会就看到了驯鹿,我们踏着驯鹿的脚印来到了鄂温克猎民的居住点。再往前走,林子已经没有那么茂密,积雪也不是很厚,这正是适合驯鹿生活的环境。驯鹿聚在一块采伐后留下的空地上,离帐篷不远,女主人正在给觅食回来的驯鹿喂盐巴。她可以一一叫出几十头驯鹿的名字,熟悉它们的秉性,对待驯鹿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驯鹿靠森林里的苔藓为生,每天跑出去觅食,回来吃盐巴。盐就是鄂温克人向驯鹿施的魔法,使它们记得回家。

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对食物的要求和选择较高,加之森林生态的脆弱以及鄂温克猎民又是集中而居,成群放养,这给驯鹿的觅食带来很大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靠频繁的迁徙。迁徙就成了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