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上午,黄山世界遗产20周年纪念暨2010中国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遗产保护官员、专家和摄影爱好者齐聚黄山,共同分享黄山列入世界遗产20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出席开幕式。
黄山,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4届会议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清单共7类448项,其中,自然资源类156项,古树名木类54项,野生动物类31项,原生种质资源193项,气候土壤10项,地质2项,收存历史书目资料141种,照片118幅,古画16幅,及历史演变、保护情况、申报理由等,共8万字。这是对黄山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超然独特的文化品位的一次权威性的定论。
20年来,黄山人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和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分别通过的《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为总纲,把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作为景区工作的重点。
针对山岳景区的实际情况,黄山风景区遵循“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地保护”的原则,按照“保护做加法、利用做减法;山下做加法、山上做减法”的思路,将景区内的办公机构、客运中心和生活设施全部外迁,全面推行清洁能源、垃圾下山、净菜上山、污水统管、洗涤下山、油烟达标排放等做法,开展了以珍稀物种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山在国内率先对游客较为集中的热点景区进行封闭轮休的管理模式,对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策”、“一树一册”的保护措施,对世界遗产进行精心呵护。
黄山风景区立足发挥世界遗产地的多重功能,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旅游经济、在发展中实现更好保护的路子,建设完善了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换乘中心、星级旅游公厕、标准化标识标牌、客运索道和登山循环步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在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普、旅游与生态、旅游与遗产、旅游与体育等深度结合方面做文章,在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为了总结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提升遗产品牌效应,促进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深遗产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与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了此次以“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盛会,十二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友好景区及部分国内风景名胜区的负责人亲自发来了贺信贺电。
“摄影将因为黄山更精彩,黄山将因为摄影更美丽。”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前光说。据悉,本次纪念活动期间还将举办2010中国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目前,已经收到来自大陆全部省、市、自治区及加拿大等国家地区近两千名影友的14000余幅作品。
相关线路:黄山旅游线路 加拿大旅游线路 安徽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