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寺的三口大铜锅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3-09-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菩萨顶寺内藏有三口大铜锅,最大的一口直径两米多,深一米半以上,过去用来煮腊八粥施舍和煮饭斋僧。此寺原为青庙,自顺治十三年改任喇嘛,遂成黄庙。青庙即汉地佛教的寺院,僧侣大部分是汉族人,一般身着青(黑)色的僧衣,不食肉,人称青衣僧,其所居住和管理的寺庙便称作“青庙”。黄庙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寺庙,僧徒主要为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其最主要的流派是明代高僧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人称黄教。黄教寺院的僧侣学习藏文经典,可以食肉,一般头戴黄色僧帽,身着黄色僧衣,人称黄衣僧或番僧,黄衣僧居住的寺庙即系“黄庙”。

满清政府对蒙、藏等少数民族施行怀柔政策,大力提倡黄教,喇嘛教遂至鼎盛。五台山的黄教兴始于元代,著名的胆巴帝师曾驻锡五台山寿宁寺。

清帝康熙曾下令让全山西省向菩萨顶寺进贡,该寺遂成为黄庙之首。传说康熙游五台时,曾与台怀镇上的民女梅枝同宿,后梅枝生子,五岁时送往菩萨顶寺当喇嘛,成年后被康熙封为大喇嘛,享受皇子的特权。世传花和尚鲁智深酒后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