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爱好者的乐园会稽山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3-09-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禹穴,相传为禹藏书之处,《清一统志》说在会稽的宛委山(一称玉笥山、石箐山,为会稽山一峰)。唐越州从事郑钫曾书“禹穴”二字,观察元微之为之铭。明杨慎《丹铅录》则说禹穴即蜀之石泉,盖以禹生地石泉为禹穴。

会稽山原有许多石刻,最珍贵的是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南巡时之刻石。碑高三米不足,宽1米多,上刻篆书十二行,每行二十四字,另有隶书题字二行,计六十字,系丞相李斯手笔。其余还有宋、元、明、清各代石刻多通。

会稽山附近之东湖,是游人来此不能不览之处。东湖在绍兴城东五公里处,原是一座青石山。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于此借刍草,故名箬箦山,俗称遶门山。从汉代始,附近人民常在此凿山采石。一代代石工手足拼胝,相继开凿,遂使原山脚下的山坡成一直立的石壁,取石之处不断下挖,后多积水,成为深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