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日上午,福州齐先生透露,他在已拆迁完的公正新村的废墟上,找到福州现存仅有的两段古城墙之一的公正古城墙,另外一处是于山脚下的古城墙。
原公正新村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空地上一段高4米、长150多米黑黑的砖墙格外显眼,墙脚下还立着一块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鼓楼区文管办周民泉介绍,1927年后,福州的古城墙被陆续拆除,目前仅存于山、公正两段断墙残迹。于山的断墙残迹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到了,而公正古城墙相对留下的历史信息更多,是研究汉代至明代福州城演变的重要实物。
他说,2001年福建博物院会同福州市考古队对位于屏东河西侧的房地产项目进行考古发掘。后来对照史料他们还发现,这段城墙是王审知建造的。原来,南宋《三山志》上记载了“梁开平二年,王审知初建南北夹城,谓之南月城、北月城”,那是他刚当闽王之后。
研究福州民俗史的退休干部齐上志说,“这段残破的城墙应该是2200多年前的冶城城墙遗址,是目前福州仅存的最早城墙遗址,非常珍贵。”从现场情况看,这段城墙上面还叠压着晋子城、唐罗城、宋外城夹城及明府城的各代墙体。
市考古队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福州市区,如果能发现与史书记载相对应的实物资料,非常难得。10多年来,福州市区发现了唐五代城墙,并由此推断出屏东河是当时的护城河。对照明代《闽都记》中记载的“严胜门”的位置,可以推断这段城墙极有可能是北夹城即北月城东城墙。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冶城城墙遗址之所以长期未被发现,可能是城墙长期掩藏在民居楼房中,并被作为其他楼房的共同墙体而加以使用。
福建博物院一位专家在勘查了城墙遗址后表示,在市区发现冶城城墙遗址实属珍贵,这对研究福州建城史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