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市在对台旅游交流与合作调研座谈会上提出:全力打造对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响亮品牌。
针对当前台海局势新变化,莆田市提出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两个先行区”的目标,充分发挥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三地”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努力把莆田市建设成为集朝拜、观光、休闲、度假、购物为一体对台旅游热点,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双向往来的重要通道、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为构建两岸人民合作交流先行区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精心规划。规划建设宣传推介好妈祖文化品牌,不断推动妈祖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大力发展影视、动漫、图书、演艺以及文化赛事活动等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妈祖文化精品,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关系的特殊作用,推动妈祖文化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争取批准设立湄洲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区,赋予湄洲岛免签注政策,允许台湾同胞自由进出湄洲岛进行文化交流,把湄洲岛建设成为世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和朝圣中心,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双向往来的重要通道、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全力支持和推进湄洲岛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断完善湄洲岛、妈祖城、工艺美术城、九鲤湖旅游线路,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展湄洲岛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延长妈祖信徒在莆逗留时间,增加旅游经济附加值,把湄洲岛开发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岛旅游的典范,力争莆田成为世界妈祖信众旅游胜地。
二是加强配套建设。顺应海峡两岸形势变化的新要求,积极争取我市成为第一个面向台湾本岛的直航地,开通朝拜旅游定期海上直航客轮,努力推进对金门、马祖的常态化直航。争取台湾当局尽快开放妈祖信众包船直航湄洲岛,并列入“两会”协商议题,推进两岸客运实质性直航。全力推进湄洲岛跨海通道建设,加快湄洲岛3000吨陆岛对台客运交通码头建设,建设湄洲岛联检大楼,加快湄洲岛货物通关速度。创新妈祖文化产品开发机制,加强妈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湄洲国际大酒店、海景大酒店、恒温海水游泳馆、轮渡新双体客轮、游客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带动,不断提升湄洲岛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拓展两岸交流。高度重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建设,大范围、广覆盖构建协会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协会沟通、联络、协调、统筹各类妈祖宫庙、文化学术机构、重大交流活动等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对台妈祖文化交流作为对台旅游合作的先行工作。全力推进妈祖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争取申报设立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两岸情”博物馆、纯金妈祖像、天妃故里、世界妈祖庙缩微景观公园等文化工程,筹办湄洲妈祖金身节日出境巡安、天下分灵妈祖同谒祖等重大活动。把握当前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学术的研讨活动,加大妈祖文化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力度,不断深化对妈祖文化内涵的研究,推动形成“妈祖学”。争取创办妈祖民俗艺术学校,挖掘妈祖传奇故事及民俗风情。积极争取把“妈祖文化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的重大节庆活动,提升“妈祖文化旅游节”品位,扩大“妈祖文化旅游节”覆盖层面。
四是推进莆台合作。争取省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海神国际旅行社“经营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湾本岛旅游业务组团社”资格。加强与台湾六大旅游公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积极落实《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联谊会共同建议》,使湄洲岛成为两岸旅游对接的重要桥梁。做精寻根朝圣等传统产品,做优休闲度假等新型旅游产品,全力加速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化进程,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加强在台湾主流媒体的宣传,争取在台湾设立旅游办事处,全面对接台湾岛上的旅行社、酒店等,拓展台湾本岛旅游市场。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湄洲岛示范基地、湄洲岛植物生态示范园为龙头,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利用三大海湾、三大半岛及湄洲岛、南日岛等滨海旅游资源,打造妈祖文化旅游、滨海旅游、生态休闲旅游三大产品体系。在台湾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宣传推广,力争在全面开放赴台旅游的格局中保持和扩大莆田旅游特色,努力拓展台湾客源。加大入岛宣传促销力度,提高对台旅游业人士、宫庙联系的层面和接触面,进一步提升妈祖文化对台湾妈祖信众的吸引力,提升台胞对两岸妈祖情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更多台胞来莆朝拜旅游观光休闲购物,推进莆田“门票经济”真正向旅游经济转变。(任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