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综合服务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终审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评审组讨论规划稿

省旅游局副局长王时阳出席评审会

吉林省旅游综合服务区体系总体布局图

8月5日,吉林省旅游综合服务区发展规划终期评审会在长春华天大酒店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旅游投资公司、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旅游局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的五位专家学者评审组一致通过该规划的终期评审。

旅游综合服务区是以景观价值、游客流量为基础,建设的集餐饮、住宿、购物、加油、供水、供电、车辆维护、小憩、旅游信息指南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为旅游者提供综合化服务。其功能包括:旅行社组织服务、散客自助游集散、游客救助、旅游信息发布与查询、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处理、旅游购物、导游导购服务等内容。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后指出,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在我国尚是新型专项旅游规划。该规划对国内外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发展及其相关规划案例进行了大量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吉林省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类型,构建了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体系,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旅游综合服务区空间布局,在旅游综合服务区实施、运营及管理的规划上具有创新性,对于吉林省五个重点区域旅游重点服务区规划建设示范深入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专家们认为,该规划理念先进、研究深入、内容全面、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成果,在全国省级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上具有示范意义,对吉林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据了解,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不新的发展要求,指导和促进吉林省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业水平,吉林省计划全面构建旅游综合服务区体系。

结合吉林省旅游发展各方面的背景资料、资源特色、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吉林省旅游局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标准、吉林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区系统,最终实现‘全域’、‘六通’的总体构想,即“全域”:全面覆盖吉林省的重要景区、中心城镇和交通干道;“六通”:信息畅通、产品联通、线路串通、BUS 连通、服务流通、网络互通。

规划确定了吉林省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四种类型,即“城市集散型”、“景区服务型”、 “交通休憩型”和“迷你咨询型”;同时,对每一类型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功能构建和布点做了充分的研究;研究确定吉林省分三期共建 64 个旅游综合服务区(其中含 25 个迷你咨询型旅游综合服务区)。

最后,评审组还结合实际情况并对规划的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和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