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7年防晒市场销售旺季的临近,笔者了解到丁家宜、东洋之花、小护士、佳雪等一些成熟品牌的厂家早就开始摩拳擦掌,从采购、生产、铺市、广告等方面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近期,笔者通过与几个二三线品牌厂家老总交流,才发现他们普遍认为防晒市场是一个“鸡肋”市场,有点“想说爱它不容易”的感觉。
厂家眼中的“防晒市场”
1.防晒市场的竞争已从原来的“概念战”,逐渐转为“价格战”了,而防晒产品的包装、原料及广告推广费用越来越高,防晒品的利润已越来越低。
2.随着防晒品牌的增多,防晒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加之防晒品本身就是需求量不大的产品,因此,防晒品的销量难以保证。
3.防晒品仍属于时尚类化妆品,跟进成熟品牌的概念做不大,自创新概念,又需要大量的高空广告投入来拉动,这对中小日化品牌厂家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
4.防晒品每年的销售周期很短,一般从三月份开始,到六月份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就是降价消化库存了,这对二三线品牌而言无疑是一大风险。
5..防晒品相对于其他日化产品而言,更需要在精细化营销上下功夫,而一般二三线品牌若做不到位,自然就会功亏一匮了。某品牌厂家于2005年,仍在炒做当时早已过时的“美白防晒”的概念,并且斥巨资在央视投放了几千万的电视广告,可是市场人员由于推广信心不足,却没有将产品送进大卖场。最终,在几千万元的广告费打了水漂的同时,只能带来几千箱防晒产品积压仓库的结局。
厂家如何赢战“防晒市场”
二三线品牌厂家对防晒市场的看法,仔细分析下来确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作为我们二三线品牌只有克服悲观低调的情绪,策略性地认真对待,仍有赢战的可能。
1.既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来炒作新概念,那么我们就从产品的概念、品种和包装形式上,紧跟目前市场上销售较好的防晒品牌。一方面,在价格上做到较参照品牌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在终端紧贴参照品牌陈列。这样,相信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瞄准防晒市场的主要消费群,将产品送到他们的身边。
3.考虑到防晒产品的销售周期较短,规划不当或销售不好,极易造成厂家和客户库存积压的风险。因做到此,二三线品牌厂家在做防晒产品生产计划时,一定要广泛征集客户需求,按需生产;同时,除了需出台相应的销售奖励政策外,还需制定合理的防晒品退换货政策,以给客户吃下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