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耳部疾病
(1)听力每日测:当宝宝入睡时,观察他对较大的声响是否有反应。背着宝宝的视力范围唤其名字是否能回答。对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在五米远处与其讲话,让其重复。如果小宝宝对这些都表现无动于衷时,就应怀疑其听力有问题。
(2)耳疹自测:有时宝宝经常摇头或抓耳朵,还特别喜欢大人给他揉耳朵,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咪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外耳道长了湿疹。引起湿疹的原因,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外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耳朵痒,宝宝抓耳挠腮,烦躁不安,不能安睡。局部皮肤发红,可见融在一起的小丘疹,继而形成小水泡,破溃后流出黄水,或感染形成脓疮。
(3)观耳屎:有的小宝宝耳屎颜色较深,呈黄褐色及油脂性,很粘稠,有时堆在外耳道口,俗称“油耳屎”,并非异常,无须治疗。用75%的酒精轻轻擦拭即可洁净。若宝宝有轻微耵聍栓塞(即耳屎越积越多,越久越硬,形成块儿),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父母不要自行硬给宝宝挖耳。因为坚硬的栓塞一触即痛,往往挖不出来,反而越掏越靠里。加之宝宝不配合,会有危险。可请医生用耵聍软化剂滴耳,待软后再将其取出。
三、口腔黏膜病自测
(1)白色念珠感染(鹅口疮):婴幼儿多发,属于真菌感染。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在充血的粘膜表面出现凝乳状的白色小点,也叫雪口。治疗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或0.02%~0.05%盐酸洗必泰液交替含漱、洗涤。局部可用抗霉素软膏或克霉唑软膏,或遵医嘱。
(2)口角炎:呈对称性的口角区皮肤皲裂,长度约数毫米。皲裂区的渗出液可结成不坚实的淡黄色痂。化脓性感染后可见黄褐色痂,伤口开口稍大,影响说话与进食,延缓愈合。
(3)此病在冬季干燥季节多发,往往由舔舌的不良习惯而导致口角炎。并发感染的叫感染性口角炎。父母要嘱咐患儿不可用舌头舔口角及唇部,并按医嘱用药,会很快痊愈。
相关阅读:
“破译”宝宝疾病性啼哭
病因型啼哭和无病因型啼哭,表达的意思无非两种:“爸爸妈妈,我病了!”或者是“爸爸妈妈,我需要……”婴儿不具备说话能力,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不适与痛苦?要求和需要?啼哭就是婴儿的语言,婴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交流。父母可通过宝宝的哭声了解宝宝,给稚嫩的小生命以关怀、爱护,帮助他们解决饥饿、不适、痛苦与疾病等问题……【详细】
教你识别孩子的7种咳嗽
听到孩子咳嗽,总是令父母很揪心。辨别孩子咳嗽的声音是找出问题所在的关键。
咳嗽症状1:强烈的干咳
声音非常清晰,类似于海豹的吼叫声,通常发生在午夜。这种声音不同于你以前听到过的咳嗽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