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成为宝宝“说书人”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5招成为宝宝“说书人”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父母仅偶尔与孩子一起阅读。专家提示,阅读比起广播、电视和网络来,调动脑细胞去思考的成分更多,阅读要从小培养,既要持之以恒,还应讲究技巧。

案例:母亲给一岁半的儿子买了一本小人书,书名叫《桑布》。一天,母亲对另外几个好友讲起小人书中的故事情节:“有个叫桑布的男孩儿,过生日时,别人送给他好多好多的礼物。在回家的路上,他遇上了一只凶猛的野兽,把他的礼物全叼走了。桑布哭着回到了家,经过父母的一番安慰,不哭了,高兴地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饭。”母亲话音刚落,儿子突然说:“不,他哭的!”说着,便指着小人书给妈妈看。原来,那是封底的装饰画,上面的确画着一个哭着的桑布。

点评:以上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举的一个案例,说明婴儿和成人对事物的感受、理解是不同的。这在大人给孩子说小人书时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父母在给小宝宝说书时,要讲究技巧,慢慢提起他的兴趣,从而让他喜爱上阅读。

提前熟悉故事情节

上学时朗读课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再简单的文字,第一次朗读时在字音、断句、重音和连贯性上都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肯定会直接影响你的小听众对故事的理解。所以妈妈在说故事前应先通读一遍,了解故事脉络、角色特征、语言风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读。

要充满热情地朗读

要想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父母首先要表现出乐在其中的状态。这样才会让孩子通过模仿向你学习,并被你的情绪所感染。相对逻辑语词记忆、形象记忆和运动记忆而言,这种情绪记忆对孩子来说更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的热情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用手指点画页内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话书包括三条线索:文字讲述线索、图画讲述线索和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线索。因此,认真观察图画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相关内容,并且培养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图画符号的领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读时,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点,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图和文的互补和互动,并关注其中别具匠心的小细节。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