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台湾帮派势力与明星关系 电影帮派相辅相成(3)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艋舺》剧照

《艋舺》中的台湾黑帮隐秘史

虽然导演钮承泽一再强调自己拍的《艋舺》是青春片,但他也承认,电影确实受到不少黑帮真实事件启发。为了拍片,导演钮承泽阅读了几乎所有古今中外跟帮会、帮派有关的书籍,搜集很多当时的社会事件,甚至找朋友协助安排与当地人士进行大量访问,听到很多第一手的故事。

“灰狼”就是竹联帮大佬

电影里有几个大哥,一是马如龙饰演的本省挂角头,另一个是钮承泽饰演的外省帮会堂主灰狼,这两个人物都是有影射对象的,马如龙对应的是当时台湾很有名的本地帮会芳明馆,钮承泽其实是影射竹联帮叫白狼的大佬。

电影中的帮会文化

《艋舺》讲了角头与外省帮会的争斗,在现实里,台湾也的确存在着帮会文化。台湾帮会主要分为本省挂跟外省帮,本省挂就是角头,是地方势力,很多地方势力是从清朝或者日据时代就已经有了。外省帮是1949年跟着国民党到台湾,在眷村文化中慢慢产生的。所以地盘都是本省挂的,外省帮没有地盘,但他们有智慧、有组织、有纪律,沿袭早期清帮洪门的那一套,和电影里类似,本省挂观念比较固步自封,所以外省帮的势力才会慢慢强大,电影里提到的“一清专案”,主要就是为了对付当时的竹联帮,因为那是竹联帮最强的时候,所以政府要打压。

太子帮的摩托车最流行

《艋舺》中,赵又廷在正式加入太子帮后,脱下了学生制服,换上了一身修身印花衬衫,夹脚拖鞋,他这身打扮应该说是当时黑道很流行的行头。另外,他们骑的摩托车也是台湾那时候把妹专用坐骑。事实上,台湾黑道往往是最追赶潮流最时尚的一群。那时候台湾民风还很保守,如果你在街上看到穿着前卫的,多半就是混黑道的。

电影发展与黑道相辅相成

电影里柯佳嬿演的那个妓女角色有句台词,问有什么电影好看,有个人说是《大头兵》续集,这就是台湾当时正在演的电影,朱延平导演的。

如果你去找资料,会发现朱延平那时候五年之内被黑道胁迫拍了一百多部电影,所以差不多是《艋舺》的时代。港台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也是黑帮最活跃的时候,这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