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给宝宝带来的7大危害(6)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6、剖腹产令“湿肺症”婴儿增多

过去五年因患上“湿肺症”而入住深切治疗部的初生婴儿增加一倍,研究结果显示逾七成患者是经剖腹产出生,而母亲未经阵痛而剖腹分娩,或过早出生的婴孩均有较高风险患上严重湿肺症,可导致死亡。医生呼吁孕妇应首选产道自然分娩,避免个人喜好或便捷而剖腹产子,否则将影响婴儿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过去五年患初生儿短暂性气促,又名「湿肺症」而需入住玛丽医院初生婴儿深切治疗部(ICU)的个案增加超过一倍,由零二年的二十宗增至去年四十三宗。在一百五十五名出现严重湿肺症病征的婴儿中,七成一是经剖腹生产,以致婴儿不能自行清除肺部积水,其中四成半是出现阵痛前剖腹生产,平均约于三十七周进行剖腹手术。

资料显示,每年因湿肺症入住ICU个案有上升趋势,情况与愈来愈多孕妇选择剖腹产子有关。研究中只有一成四婴儿是非医学上需要而剖腹出生,专家呼吁准父母应首选经产道自然分娩,避免因喜好、择日子甚或预约床位等外在因素而贸然剖腹。她说,婴儿出生前需要一定准备时间,让婴孩的肺部有足够条件吸收部分肺内胎水;另外,母体子宫收缩及经阴道出生可助婴孩把肺部积水挤压出肺外。

即使决定剖腹生产,蓝章翔建议在妊娠三十九周后才进行手术。她指出,大部分三十五周以上婴儿的肺部发展虽已成熟,但在三十七周进行剖腹生产仍是太早。当婴儿未足月(即妊娠少于三十七周)又需剖腹生产,便可考虑向母亲注射类固醇,对婴儿无影响之余,又可减低婴儿患湿肺症的风险,但需注意平衡母亲的药物风险。另外,有外国研究称,曾患严重湿肺症的婴儿日后有较高机会患哮喘病等长期呼吸道疾病。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