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国话掀起“哥本哈根”热浪(2)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4-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两年,《哥本哈根》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均有上演,并引起巨大反响,被评论界称之为“哥本哈根现象”。导演王晓鹰认为该剧写了以科学家名义出现的人的心灵困惑、忧思,而不是简单地写历史、写原子弹。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先锋戏剧,演员必须通过现实化的心理疏理,方能将剧作非线性情节及其蕴涵的深邃哲理清楚地表达给观众。

《哥本哈根》包含的涵义是广泛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已超出个体情感的范畴。一方面,剧作试图通过对科学家灵魂的剖析,表现了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情感冲撞、内心搏斗;另一方面,当剧中的科学家看到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的情景,内心极度痛苦……它令人反思,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高科技跟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

而排演该剧的最大意义,则是让中国戏剧接受国际尖端戏剧的挑战,让中国话剧人紧跟上国际戏剧步伐,并及时地让中国观众欣赏到国外最新、最优秀的话剧作品。

《哥本哈根》主演梁国庆、何瑜、杨青(“梅花奖”获得者),舞美设计严龙,制作人戈大力。大家一致表示要努力将这出火爆欧美的话剧以最佳形态呈现在中国舞台上,给予中国观众深刻的人文反思。每场演出结束后,剧组将安排与观众的座谈,及时听取观众的反馈。

该剧将于2009年3月3—7日19:30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剧院演出5场,以飨观众,票价100元、150元、280元(VIP)。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