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在看世界杯的時候,沒有跟球友們一起喝啤酒、吃花生;你也可能在女孩子的蛋糕聚會上,控制住了自己不吃那些高熱量的食物。可是,為什麽一個心煩的夜晚,跟男朋友吵了一架之後,就郁悶地坐到沙發上吃掉了一大盒冰激淩呢?可能,減肥者最大的敵人不是食物的誘惑,而是你糟糕的情緒。
《減肥100天》一書的作者,丹佛的減肥教練琳達·斯潘格爾說:“情緒性地進食,是很多減肥者失敗的頭號敵人。”斯潘格爾估計,有75%的客戶暴飲暴食是因為心情不好。她說:“當他們覺得過了糟糕的一天的時候,他們就用食物來自我治療。”
位於普羅維登斯羅得島的米裏亞姆醫院的體重控制和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對於情緒影響進食的論點,也表示同意。在2007年的研究中,他們發現阻礙減肥的內部原因要比外部原因影響要大。典型的外部原因如:晚餐的形式是自助餐。
現在有生理方面的證據證實你的直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用食物來改善一天的壞情緒。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招募了一些正常體重的男性和女性,做了20個小時的實驗。在他們的面前放了他們最喜歡的食物。這些誌願者被要求抵制這些食物的誘惑,同時用機器給他們大腦活動的狀態掃描。掃描的結果顯示,當這些誌願者在有意識地壓迫他們的饑餓時,大腦管理情緒的區域的活躍程度以及想吃的東西的動機,女性的表現都要比男性強。
既然是這樣,我們直接向饑餓感屈服,不就行了嗎?一方面,由於我們對於一盒甜甜圈情感上的依賴不同於我們對於帥哥明星克萊夫·歐文的喜愛,只是在腦子中晃過而已,這種情感上的依賴會觸發生理性的饑餓。哈肯薩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營養師蘇珊·克勞斯說,“這裏肯定有一種化合物在刺激情緒性地進食。大腦中控制情緒和控制食欲的化學元素在正常情況下,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當你經歷了不開心的情緒的時候,這個平衡就被打破了,你的大腦就試圖做一些補償。”
當你渡過了糟糕的一天,你的大腦產生的血清素(一種讓你減少焦慮和壓抑的神經傳導物質)會減少。研究顯示,女性身體中的血清素水平降低會不可避免地增加食欲。更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那些導致血清素降低的因素,包括精疲力竭、壓力、月經前綜合癥、缺少睡眠,它們對於女性的影響都比男性的影響要大。《情緒性進食減肥者》一書的合作作者,羅伯特·波斯納博士說,那是由於女性最開始產生的血清素的含量要比男性低25%。
為了保持血清素在正常的水平,你的大腦發出需要碳水化合物的信號,也就是含有氨基酸色氨酸的化學物質,它們可以改變血清素的水平。因此,當你因為堵車在路上花了一個小時才到家,你會特別想要一塊餡料豐富的比薩,不會想要水煮的雞肉,或是清蒸的花椰菜。當你吃下這比薩的時候,你的身體就釋放更多的血清素,直到你把這些碳水化合物消化完,分泌血清素的行為就會停止。接下來就是可怕的反彈,當你的血糖直線下降,你就會忍不住再吃一塊。
難道你是真的餓了嗎?可能不是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在伯明翰的阿拉巴馬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瑪麗·博賈諾博士,曾經做過讓老鼠暴食的研究,她說:“實際上,最常見的暴食往往發生在剛吃完飯之後,饑餓往往並不是暴食的真正原因。低血清水平會削弱你的判斷力,往往不能正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是飽了,當你身體不需要的時候,也可能會接著吃,這時往往就會發展成暴食。”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傾向於吃得舒服一點,低血清素水平很可能讓你不能拒絕你喜歡的食物。這是因為低血清素水平與想要補償的感受相關聯。博賈諾說,情緒化進食者吃東西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壓力,也是因為吃東西時候的感覺很好,能戰勝當時的壞情緒。而且,大腦為了改變壞情緒釋放化學物質的模式會持續你的一生,當你受傷了就要吃一個甜甜的棒棒糖,那當你感覺無助的時候,你就會難以抗拒巧克力花生棒。
臨床營養學家琳達·赫利夫卡,同時也是《壓力減肥者》一書的合作作者,她說,要改變情緒化進食的情況,要花一些時。那並不是意味著,你永遠不能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赫利夫卡說:“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吃幾塊小餅幹,三塊就夠了。這就不是情緒化進食,當這個變成你緩解壓力的常規方式,比方說,一天有10次是這樣的,那就是一個問題了。”(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
我想減肥成功:
>>>>貼出你的減肥目標,讓專家幫你忙
更多薄荷瘦身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