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學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未來一種微型思想控制的納米機器人可以植入人體,通過醫師的思維控制藥物的送遞,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完美效果。目前,科學家首次使用思想控制植入活體生物中的納米機器人,實驗證實納米機器人可以在蟑螂體內釋放藥物。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技術可用於治療大腦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和註意力缺失癥等。這與科幻劇《星際迷航》和《紅矮星》中的納米機器人技術十分相似,劇中一群微型機器人用於修復人類受損組織。來自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DNA折紙技術制造了中空殼狀納米機器人,藥物可以放置在殼內,並使用氧化鐵粒子進行化學封閉。
為了釋放藥物,一個電磁體通過加熱可以扭曲DNA外殼,這種納米機器人意味著醫師可以隨時控制藥物的釋放,一次可以少量地釋放藥物。該項研究負責人、巴爾伊蘭大學納米技術首席研究員伊多-巴切萊特(Ido Bachelet)博士稱,這支研究小組目前展示可以通過人類腦波控制納米機器人。
醫師培訓學習一個計算機程序,用於檢測當人們大腦在緊張狀態下所進行的心算。通過觀察大腦活動性的變化,計算機系統能夠觸發一個電磁體,解鎖一個納米機器人註入蟑螂體內。
納米機器人釋放一種熒光蛋白質進入蟑螂體內,科學家能夠跟蹤熒光蛋白質釋放進度。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研究證實通過一項認知應變任務,活性DNA機器人可在昆蟲體內產生一種細胞效應。這項技術可以在線開啟和關閉生物活性分子,從而響應目標的認知狀態。
他們指出,這項技術通過觀察大腦活性變化可用於人類身體,特別是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或者癲癇癥患者。患者體內註入納米機器人,它們攜帶藥物,帶有一個帽狀裝置,裏面包含著可以探測大腦電活躍信號的傳感器。
當大腦電活躍呈現一定類型,它可以觸發帽狀裝置裏的一個電磁體,導致納米機器人釋放攜帶的藥物。該項研究負責人薩切爾-阿爾農(Sachar Arnon)說:「納米機器人可以依據人們的要求進行適當修改,例如對於癲癇癥患者,納米機器人能探測到來自大腦活動的癲癇發作,並及時從納米機器人釋放抑制癲癇的藥物。」
阿爾農強調稱,很可能納米機器人技術也可以用於醫學之外的領域,例如:你可以飲用精確數量的酒精,使你保持愉悅狀態,但不處於醉酒狀態。我認為這項技術應當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