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未來,牽引波束或可牽引整個宇宙戰艦穿越太空

來源:互聯網網民  2016-09-06 06:43:43  

目前,研究人員最新設計一款現實版「牽引波束」,可在太空中使用光線捕獲物體。

物理學家指出,這種牽引波束可以使用光束捕獲和推動物體,移動1厘米的距離。如果未來升級該裝置,可移動微粒幾米或者幾千米。雖然當前牽引光束裝置移動物體的距離很小,但能適用于零點幾毫米直徑的玻璃球,或者人類細胞大小的物體,該技術可用于軌道飛行中獲取樣本。

【圖】目前美國宇航局與物理學家合作研制出一種牽引波束裝置,未來可實現在太空中捕獲彗星灰塵等小型微粒物體。

在未來,牽引波束或可牽引整個宇宙戰艦穿越太空

該項研究負責人、美國紐約大學物理學家大衛-格裏爾(David Grier)博士說:「目前,研究人員與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中心合作,計劃研制長距離移動物體的牽引波束裝置,預計可牽引移動物體幾公裏,這聽起來就像是成爲現實的科幻故事情節。」

當我們首次在實驗室制造牽引波束裝置時,第一次僅能移動微小物體非常小的距離,僅是百萬分之一米的距離。目前,我們能夠移動物體幾厘米,未來將達到幾米,幾千米,最終我們能夠像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一樣,牽引整個宇宙戰艦穿越太空。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牽引光束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據悉,1997年格裏爾和研究同事首次研制出「全息光學鑷子」,能夠移動較小的物體,之後他們研制出能夠牽引移動物體的裝置。

目前,他們通過在投影儀上反彈一束激光,從而産生計算機全息圖像,這類似于叫做「螺線管波束」的強光螺旋體。這種螺旋結構類似于阿基米德式螺旋,能夠吸收粒子,並通過改變全息圖像,使粒子沿著螺旋結構移動。

格裏爾博士指出,這種螺旋結構可確保波束實現牽引作用。然而牽引物體的大小受限于激光波長和功率。目前,美國宇航局希望宇宙飛船使用這項技術,用于捕獲彗星樣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目前,研究人員最新設計一款現實版「牽引波束」,可在太空中使用光線捕獲物體。 物理學家指出,這種牽引波束可以使用光束捕獲和推動物體,移動1厘米的距離。如果未來升級該裝置,可移動微粒幾米或者幾千米。雖然當前牽引光束裝置移動物體的距離很小,但能適用于零點幾毫米直徑的玻璃球,或者人類細胞大小的物體,該技術可用于軌道飛行中獲取樣本。 【圖】目前美國宇航局與物理學家合作研制出一種牽引波束裝置,未來可實現在太空中捕獲彗星灰塵等小型微粒物體。[url=/tiyu/detail_37930.html][img]http://image.wangchao.net.cn/tiyu/1473115423366.jpg[/img][/url] 該項研究負責人、美國紐約大學物理學家大衛-格裏爾(David Grier)博士說:「目前,研究人員與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中心合作,計劃研制長距離移動物體的牽引波束裝置,預計可牽引移動物體幾公裏,這聽起來就像是成爲現實的科幻故事情節。」 當我們首次在實驗室制造牽引波束裝置時,第一次僅能移動微小物體非常小的距離,僅是百萬分之一米的距離。目前,我們能夠移動物體幾厘米,未來將達到幾米,幾千米,最終我們能夠像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一樣,牽引整個宇宙戰艦穿越太空。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牽引光束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據悉,1997年格裏爾和研究同事首次研制出「全息光學鑷子」,能夠移動較小的物體,之後他們研制出能夠牽引移動物體的裝置。 目前,他們通過在投影儀上反彈一束激光,從而産生計算機全息圖像,這類似于叫做「螺線管波束」的強光螺旋體。這種螺旋結構類似于阿基米德式螺旋,能夠吸收粒子,並通過改變全息圖像,使粒子沿著螺旋結構移動。 格裏爾博士指出,這種螺旋結構可確保波束實現牽引作用。然而牽引物體的大小受限于激光波長和功率。目前,美國宇航局希望宇宙飛船使用這項技術,用于捕獲彗星樣本。
󰈣󰈤
 
 
 
>>返回首頁<<
 
 
 
 
 
 熱帖排行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