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因此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但计世资讯于2007年9-11月对我国政府网站的应用现状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2.5%的公众访问过政府网站,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为何政府网站的访问比例如此之低?如何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真正起到为民服务这个核心作用。
政府网站访问人数不足半数
从计世资讯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和影响力较低。调查数据显示,有77.8%的受访者上过互联网。较高的上网率表明,互联网已走进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访问过政府网站的受访者还不足一半,仅有42.5%,其中38.5%的只是偶尔访问,经常访问的仅有4.0%。
张樊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政府网站的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内容建设、更新速度、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全国范围内政府网站建设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级别高的政府网站好于级别低的。
电子政务不仅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而且其发展还能够带动电子商务、教育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全面发展,因此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网站的访问量之低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向信息化大国发展的步伐。
网站单向性是访问量低的主要原因
政府网站目前存在单向性状况是导致政府网站访问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单向性表现为:其一,公众的认知度较低,“不需要”和“没听说过政府网站”是其重要的原因;其二,政府网站功能的实现程度不一,信息公开、互动交流和在线办理三个方面中,只有获取信息服务最受重视。
当前很多政府网站,并没有达到电子政务的要求,甚至很多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如照搬法规文件、没有互动功能、网页死板、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等。这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政务效率、政务流程远没有达到规范,远远滞后于百姓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又缘于一些官员把政府网络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不能不赶的时髦。网站内容四处摘录、门类众多,却缺乏有实质内容和服务价值的有效信息,该公开的政务没有公开;不少网站连论坛、邮箱等都没开通,完全谈不上有交互性、服务性,网上办公形同虚设。
张樊认为,政府网站认知度不足访问量低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陈旧,不能提供有效的便民措施,缺乏互动性,不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不足以吸引公众访问政府网站。不过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特别是地市一级的电子政务尚处在初级阶段,要想达到国外先进的电子政务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电子”应真正融入“政务”
要让公众从政府网站得到更多的方便与实惠,关键在于实体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与效率的提升,工作流程的规范与优化。
分析师认为,在我国访问过政府网站的人数比例和访问频率都较低,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网站了解较少、对政府网站的关注程度不高。各级政府应在加强网站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大宣传,增强可信度,增加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程度,把政府网站打造成为民服务的窗口。
张樊表示,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相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外电子政务成功经验来看,首先必须要领导重视电子政务,确定发展方向。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加大在电子政务的总体投入,抓住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全国上下认真落实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其次要以公众为核心。按照公众的意向来设计政府的网站,才能吸引公众来访问网站,脱离公众实际需求的政府网站是信息化的“面子”工程。再次,必须把“电子”融入“政务”,使技术应用与政府的行政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否则,信息化与政务仍然是“两张皮”,信息化投入就完全是一种浪费。
突破政府网站的单向度,只有廓清观念上的迷雾,解决网络民意的甄别、筛选、综合的社会技术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致力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网站应开设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及时听取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互动交流和在线办理”三大功能才能真正运转起来,这样,政府网站的人气才能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