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網民 2016-11-28 12:10:19
評論不管你是文案,還是家庭主婦,或是公司老板,學會說話都是一門必修課。因爲會說話,不僅會讓你工作順心生活愉悅,還能賣出更多産品。
我們來看看,情感高的人是怎麽寫文案的。
01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直來直去,而是投其所好。
比如你是賣衣服的,衣服只剩最後一件了。
“抱歉,這件襯衫只剩最後一件了。”
這樣說,顧客會這樣想。是被人挑剩下的吧,肯定有很多人試穿過。
而情商高的店員,會換一種說法。
“這種襯衫賣得特別好,這是最後一件了。”
這種的說法就是投其所好,給顧客一種全新的印象。這麽流行,我也想買。最後一件了,不買就沒了。
我們希望消費者購買産品,這個目的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揣摩消費者的心理,讓他們看到他們想看到的。
比如你是賣面膜的,網上的銷量數據不太好。
“我們是新店,剛剛起步賣。”
這麽一來,顧客一下子減少了購買欲望。心想,新店沒保障,肯定有不少問題。
而情商高的文案,會換一種說法。
“這是最新研發的新款面膜,剛剛上市。”
這樣的文案給人感覺完全不一樣。最新研發,效果應該更好。剛剛上市,買了還有優越感。
寫文案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投其所好。獲取讀者的好感,從而達到自己的預期。
02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發號施令,而是給予選擇。
比如打掃衛生。想讓家人幫忙時,很多人會這樣說。
“去把垃圾扔了。”
可結果呢?就得看對方當時的心情了。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現在很累”,或是“我正在看電視呢”。在這種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說法。
“扔垃圾和打掃浴室,你選哪個?”
這樣一說,對方就會從中選擇一種,而一般人自然會選擇更輕松的扔垃圾。同樣的道理,寫文案也是這樣。
比如你是賣面膜。你想讓消費者購買,很多人會這樣說。
“臉就是女人的生命力,快珍愛生命吧。”
寫得是很好,但是消費者不一定會買賬。有的人會說“我命強硬著呢”,或者“我皮膚好著呢”。
在這種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說法。
“早睡和敷面膜,你選哪個?”
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晚睡的人,或者某一天晚睡了,那麽你只好敷面膜了。因爲對于現在人來說,早睡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敷面膜就變得簡單了。
自由選擇,是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決定的,對方會由一種自主意識,減少了被迫的感覺。是的,沒有人願意被迫做任何事,除非有把刀架脖子上。
03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忽視感受,而是認可對方。
比如妻子在擦窗子,這時候要請丈夫幫忙。
“你來幫忙擦擦窗戶。”
對于從來不做家務事的丈夫來說,心裏肯定是不情願的。要麽找借口忙其他的,要麽就算擦窗戶也是心裏不愉快的。
換一種高明的說法,丈夫態度就不一樣了。
“你長得高,可以把窗戶擦得更亮。”
這就是認可別人,誇別人長得高,這也是馬斯洛層次需求裏的“尊重需求”。一個人得到了認可,就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請求或建議。寫文案賣産品也是如此。
比如你是賣面膜的。
“歲月催人老,買塊面膜好不好。”
不好。這種話,消費者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不敷面膜會不會成爲黃臉婆,我不知道。但有件事可以肯定,老敷面膜都快成敗家婆了。
而情商高的人寫文案會認可別人,會這樣寫。
“喜歡敷面膜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今天你熱愛生活了嗎?”
敷面膜這種行爲被認可被贊譽了,不再是臭美,而是熱愛生活的表現。爲自己熱愛的生活,喜歡的臉蛋,花點錢也在所不辭。
04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漫不經心,而是非你不可。
比如你要朋友一起去喝酒。
“晚上去喝酒嗎?”
對方可能說,今天有點事不想去了,順便能找出一堆理由推卻。當對方推卻的時候,如果你這樣說,效果完全不一樣。
“你不來喝酒不熱鬧沒意思啊,你一定要來啊。”
一般人都喜歡“非你不可”,突出唯一性,這就是優越感。如果有個人對你說“非你不嫁”或“非你不娶”,不管怎麽樣你都會高興好幾天。
比如賣面膜。
“我們讓你容顔永駐。”
這種話特別無感,有點自吹自擂的味道,不走心。自然,消費者也會爲之動心。
而情商高的人,會營造一種非你不可的感覺。
“能夠讓你容顔永駐的人,只有你哦。”
只有你是特別的,這件事只有你一個人能辦到。要變美,只能全拜托你了,我們只是提供一些輔助作用。這不僅有很強的自我相關性,還讓讀者充滿優越感,一種自我蛻變。
05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不痛不癢,而是直擊痛點。
比如丈夫每次上完廁所,都不合上馬桶蓋。
“上完廁所要合上馬桶蓋。”
丈夫聽完,不情願合上了馬桶蓋。然後,第二天還是不合上。最後妻子,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說法。
“聽說不合上馬桶蓋會失去財運的。”
丈夫聽完,沒有什麽表情。可是,後來每次都自動合上馬桶蓋。雖然丈夫不信迷信,但他還是有“避免失去財運”的意識。
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失去的風險,身體就會變得實誠了。比如勸人多喝熱水,就可以這樣說。涼水喝多了可能導致不孕不育。
比如賣面膜。
“親愛的,來敷片面膜吧。”
消費者心想,我爲什麽要敷,我不喜歡敷面膜啊。重心不在敷面膜本身,而在這件事會帶來或失去什麽。
所以,情感高的文案會這樣寫。
“不敷面膜,就容易碰一鼻子灰。”
找工作,很容易被篩掉。談戀愛,被人嫌棄皮膚差。去到哪,就碰一鼻子灰。
其實要讓一件事變得簡單,只需要搞定一個加減法。你做了就會得到什麽好處,這是加法。你不做可能會遇到困難或者失去什麽,這就是減法。而且,減法的效果通常大于加法。
會說話,就是情商高。
能寫好文案,談好戀愛,過好日子。
#看完之後,我堅定了一個事實#
我情商已欠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不管你是文案,還是家庭主婦,或是公司老板,學會說話都是一門必修課。因爲會說話,不僅會讓你工作順心生活愉悅,還能賣出更多産品。
我們來看看,情感高的人是怎麽寫文案的。
01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直來直去,而是投其所好。
比如你是賣衣服的,衣服只剩最後一件了。
“抱歉,這件襯衫只剩最後一件了。”
這樣說,顧客會這樣想。是被人挑剩下的吧,肯定有很多人試穿過。
而情商高的店員,會換一種說法。
“這種襯衫賣得特別好,這是最後一件了。”
這種的說法就是投其所好,給顧客一種全新的印象。這麽流行,我也想買。最後一件了,不買就沒了。
我們希望消費者購買産品,這個目的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揣摩消費者的心理,讓他們看到他們想看到的。
比如你是賣面膜的,網上的銷量數據不太好。
“我們是新店,剛剛起步賣。”
這麽一來,顧客一下子減少了購買欲望。心想,新店沒保障,肯定有不少問題。
而情商高的文案,會換一種說法。
“這是最新研發的新款面膜,剛剛上市。”
這樣的文案給人感覺完全不一樣。最新研發,效果應該更好。剛剛上市,買了還有優越感。
寫文案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投其所好。獲取讀者的好感,從而達到自己的預期。
02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發號施令,而是給予選擇。
比如打掃衛生。想讓家人幫忙時,很多人會這樣說。
“去把垃圾扔了。”
可結果呢?就得看對方當時的心情了。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現在很累”,或是“我正在看電視呢”。在這種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說法。
“扔垃圾和打掃浴室,你選哪個?”
這樣一說,對方就會從中選擇一種,而一般人自然會選擇更輕松的扔垃圾。同樣的道理,寫文案也是這樣。
比如你是賣面膜。你想讓消費者購買,很多人會這樣說。
“臉就是女人的生命力,快珍愛生命吧。”
寫得是很好,但是消費者不一定會買賬。有的人會說“我命強硬著呢”,或者“我皮膚好著呢”。
在這種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說法。
“早睡和敷面膜,你選哪個?”
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晚睡的人,或者某一天晚睡了,那麽你只好敷面膜了。因爲對于現在人來說,早睡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敷面膜就變得簡單了。
自由選擇,是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決定的,對方會由一種自主意識,減少了被迫的感覺。是的,沒有人願意被迫做任何事,除非有把刀架脖子上。
03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忽視感受,而是認可對方。
比如妻子在擦窗子,這時候要請丈夫幫忙。
“你來幫忙擦擦窗戶。”
對于從來不做家務事的丈夫來說,心裏肯定是不情願的。要麽找借口忙其他的,要麽就算擦窗戶也是心裏不愉快的。
換一種高明的說法,丈夫態度就不一樣了。
“你長得高,可以把窗戶擦得更亮。”
這就是認可別人,誇別人長得高,這也是馬斯洛層次需求裏的“尊重需求”。一個人得到了認可,就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請求或建議。寫文案賣産品也是如此。
比如你是賣面膜的。
“歲月催人老,買塊面膜好不好。”
不好。這種話,消費者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不敷面膜會不會成爲黃臉婆,我不知道。但有件事可以肯定,老敷面膜都快成敗家婆了。
而情商高的人寫文案會認可別人,會這樣寫。
“喜歡敷面膜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今天你熱愛生活了嗎?”
敷面膜這種行爲被認可被贊譽了,不再是臭美,而是熱愛生活的表現。爲自己熱愛的生活,喜歡的臉蛋,花點錢也在所不辭。
04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漫不經心,而是非你不可。
比如你要朋友一起去喝酒。
“晚上去喝酒嗎?”
對方可能說,今天有點事不想去了,順便能找出一堆理由推卻。當對方推卻的時候,如果你這樣說,效果完全不一樣。
“你不來喝酒不熱鬧沒意思啊,你一定要來啊。”
一般人都喜歡“非你不可”,突出唯一性,這就是優越感。如果有個人對你說“非你不嫁”或“非你不娶”,不管怎麽樣你都會高興好幾天。
比如賣面膜。
“我們讓你容顔永駐。”
這種話特別無感,有點自吹自擂的味道,不走心。自然,消費者也會爲之動心。
而情商高的人,會營造一種非你不可的感覺。
“能夠讓你容顔永駐的人,只有你哦。”
只有你是特別的,這件事只有你一個人能辦到。要變美,只能全拜托你了,我們只是提供一些輔助作用。這不僅有很強的自我相關性,還讓讀者充滿優越感,一種自我蛻變。
05
情商高的人寫文案
不會不痛不癢,而是直擊痛點。
比如丈夫每次上完廁所,都不合上馬桶蓋。
“上完廁所要合上馬桶蓋。”
丈夫聽完,不情願合上了馬桶蓋。然後,第二天還是不合上。最後妻子,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說法。
“聽說不合上馬桶蓋會失去財運的。”
丈夫聽完,沒有什麽表情。可是,後來每次都自動合上馬桶蓋。雖然丈夫不信迷信,但他還是有“避免失去財運”的意識。
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失去的風險,身體就會變得實誠了。比如勸人多喝熱水,就可以這樣說。涼水喝多了可能導致不孕不育。
比如賣面膜。
“親愛的,來敷片面膜吧。”
消費者心想,我爲什麽要敷,我不喜歡敷面膜啊。重心不在敷面膜本身,而在這件事會帶來或失去什麽。
所以,情感高的文案會這樣寫。
“不敷面膜,就容易碰一鼻子灰。”
找工作,很容易被篩掉。談戀愛,被人嫌棄皮膚差。去到哪,就碰一鼻子灰。
其實要讓一件事變得簡單,只需要搞定一個加減法。你做了就會得到什麽好處,這是加法。你不做可能會遇到困難或者失去什麽,這就是減法。而且,減法的效果通常大于加法。
會說話,就是情商高。
能寫好文案,談好戀愛,過好日子。
#看完之後,我堅定了一個事實#
我情商已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