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视频网站来说,版权既是用于打击竞争对手最有效的武器,同时也是制约自身发展的命门。在变相上市之后,酷6不得已全面向曾经的“潜规则”宣战,李善友号称“壮士断腕”,全面删除无版权内容。
对于流量偏低的酷6来说,这样的做法投入产出比极高,如果得到合理的后续支持,此举不异于“自残一百,伤敌十万”。这不能不说是一步妙棋,李善友也并非没有准备后手。比如海量采购单价不那么高的国内影视剧版权、出资500万美元和搜狐共建“国际版权采购联盟”等等。
从表面上看,这些后手都不落俗套,但如果要贯彻到位,都需要异常庞大的资金支持。让李善友无解的一个问题是,华友世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单季千万级美元盈利的SP公司,尽管账面上还有6000万美元现金,但陈天桥不可能听任李善友把这笔钱全部投到酷6身上而不顾华友原有业务的死活。
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很大程度上让李善友的“后手”显得有点疲软。如在国内采购方面,战略不得不由“建立资源库”转为功利性更强的“针对性购买”。在最近酷6起诉土豆的侵权名单中,大量冷门国产电视剧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些“一年都不会超过十万流量”的版权为何出现在采购名单当中,或许并不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业绩做不上去,老板的兴趣就会转移。老板兴趣转移,就会缩减投入。投入缩减,策略执行就会走形。策略执行走形,团队就会溃散。团队一旦溃散,业绩就更做不上去。
一个新的死循环看上去正在形成,李善友能不能破解这个新的死循环?现在看上去,依然无解。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