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祖江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5月底出台的“奇迹”最终未能上演。近期,媒体对于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炒得沸沸扬扬,最新的消息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5月28日提交的试点方案“第四稿”中,工信部、广电总局依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权威人士关于“具体试点方案将于5月底出台”的言犹在耳,然而,残酷的现实让这一美好愿望化成泡影。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仍悬而未决,足见相关利益各方博弈的错综复杂,而国家利益、民生利益被抢镜,已背离三网融合政策初衷,这一偏向应该尽快得到纠正。
试点方案出台波折不断
“内容播控权”最近成为三网融合的热门话题。据报道,工信部、广电总局在第三稿、第四稿中对此存在很大分歧。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第三稿中,“电信运营商获得了部分视频内容播控权”,直播和时政新闻类节目将不包括在电信播控范围之内。双方在内容播控权的归属方面争夺愈发白热化,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试点方案再度陷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业内有这样一种声音,三网融合短期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从试点方案前几稿来看,两大部门争议的焦点集中于试点规模、宽带升级、内容播控权等问题,若有关方面不能就这些问题达成一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出台将延迟。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工信部和广电总局双方第四稿撮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被要求再修改,拿出第五稿方案。
由于电信与广电两大部门权益范围尚未明晰,因此三网融合进展不如预期,有关“三网融合具体试点方案5月底出台”的断言落空。工信部部长李毅中5月23日在出席“201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时直言,三网融合已不能再等,“具体试点方案将于本月底出台”。今年3月,李毅中曾表示,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
三网融合博弈乱象丛生
种种迹象表明,三网融合深陷于利益博弈的旋涡中,有上下之间的、部门之间的、还有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竞逐,使三网融合在初期呈现一团乱象。利益之争已成为三网融合最大掣肘。即便是在三网融合政策颁布了,过程中的利益的博弈也时刻伴随着。
在业务范围方面,广电部门希望掌握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控制权,而电信部门认为,对内容播控的控制会限制三网融合中新媒体业务的成长空间。事实上,电信运营商目前在IPTV试点城市的发展中仅充当管道的角色。
另外,对于业务双向进入,此前有消息称,广电系企业并不满足于试点地区基础电信业务进入,要求申请开展电信业务可不受试点地域限制。而电信系则要求,因特网虚拟专用网、国内多方通信服务和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暂不纳入试点范围。
在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遴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部门之间的博弈。自三网融合政策公布以来,坊间有关试点城市的传言不断。早前,一份包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哈尔滨等10多个城市在内的试点城市名单被曝光,随即遭遇相关人士否认。此外,多个城市也在积极争取进入试点城市名单。为争取三网融合试点城市资格,城市之间的博弈逐渐加剧。
连相关部门高层都无法预测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结果,可见现在的博弈已经难为部门的高层所左右,更何况,利益之争在试点方案的出台上还只是小前兆,将来的三网融合更加困难重重。如何使三网融合摆脱当前的博弈僵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在早前的报道中曾提出,三网融合不是为了平衡部门利益,不是部门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应注重民生利益,这才是三网融合的根本之义。中广互联CEO曾会明认为,三网融合是国家需要振兴产业经济的时候,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与调控,其实质在于信息化,目的在于利国利民。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国家没有任何意义。
国家层面介入更显迫切
鉴于三网融合推进的现实复杂性,亟待国家层面直接强行介入,打破三网融合目前的困局,真正使三网融合这项利国惠民的工程破冰起航。
三网融合当前要解决业务双向进入问题。根据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于三网融合的推进是一大利好。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务双向进入的前提是广电真正实现网台分离。也只有在网台分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打破地方广电部门的利益割据局面,实现广电网络全国性的整合,组建全国运营主体。当前,广电网台分离的改革依然不到位,如果能很好地执行,那么广电、电信自然就能双向进入了。
业界普遍认为,三网融合现在的问题是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可视为电信业重组改革的某种延续,因此应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大框架下,将广电行业的改革纳入电信业改革,实现“3+1”的市场格局,通过适度竞争促进整个信息产业的升级。
(责任编辑:颜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