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猴年马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俗语

久而久之便朗朗上口了

拼音h

提起猴年马月,先得从“干支”说起。在现今的日历牌上通常有两部分;一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公历日期;另一个是用汉字表示的农历日期。农历年是用“干支纪年法”,干是“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地是“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对应“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生肖。把天干中的一个字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构成一对,顺序组合可得到60对干支,这就是“60干支”或“60花甲子”。这种干支纪年法,早在西周时已普遍使用,至今没有间断。近代许多历史事件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如甲午战争、庚子之乱、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古代还用干支纪月、日、时,其中月和时通常用地支。纪月,如正月称寅月、五月称午月、九月称戌月;纪时,如夜半称子时、早晨称辰时、中午称午时等。

人们常用“猴年马月”这个词来形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的事”。其实,每12年就有一次猴年马月。为什么人们不用“鼠年牛月”、“狗年猪月”呢?这要从12生肖的动物特性来说,猴子灵活敏捷、马奔跑不息。这两种动物给人难以捉摸的感觉,所以就有了“猴年马月”这一俗语。

不知道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