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 槟榔
槟榔 别录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宾门 李当之药对 仁频 音宾。 洗瘴丹 〔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
雷斅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亦似强说。又颜师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诜日〕闽中呼为橄榄子。
槟榔子【修治】 头圆矮毗者为榔,形尖紫文者为槟。槟力小,榔力大。凡使用白槟及存坐稳正、心坚有锦文者为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以刀刮去底,细切之。勿令经火,恐无力。若熟使,不如不用。〔时珍曰〕近时方药亦有以火煨焙 用者。然初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若他处者,必经煮熏,安得生者耶?又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贲灰为使,相合嚼之,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美不涩,下气消食。此三物相去甚远,为物各异,而相成相合如此,亦为异也。俗谓"槟榔为命赖扶留"以此。古贲灰即蛎蚌灰也。贲乃蚌字之讹。瓦屋子灰亦可用。
【气味】苦、辛,温,涩,无毒。 〔甄权曰〕味甘,大寒。〔大明曰〕味涩。〔弘景曰〕交州者味甘,广州者味涩。〔珣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纯阳也。无毒。〔诜曰〕多食亦发热。
【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澼,杀三虫、伏尸,疗寸白。 别录 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傅疮,生肌肉止痛。烧灰,傅口吻白疮。 苏恭 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 甄权 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 大明 主贲豚膀胱诸气,五膈气,风冷气,脚气,宿食不消。 李珣 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好古 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时珍
【发明】 〔元素曰〕槟榔味厚气轻,沉而降,阴中阳也。苦以破滞,辛以散邪,泄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故治诸气、后重如神也。〔时珍曰〕按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久之,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祛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又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更有余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又朱晦庵槟榔诗云: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药囊知有用,茗碗讵能同。捐疾收殊效,修真禄异功;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亦与其治疾杀虫之功,而不满其代茶之俗也。
《中药大辞典》中槟榔的功效
【原植物】 槟榔 Areca catechu L.
乔木,高10~18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1.3~2米,光滑,叶轴3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30~7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
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花萼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雄蕊6,花丝短小,花药基着,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花萼3,长圆状卵形,长12~15毫米。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厘米,花萼和花辩宿存,熟时红色。每年二次开花,花期3~8 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分布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以海南为多。
本植物的雄花蕾(槟榔花)、未成熟的果实(枣槟榔)、果皮(大腹皮)亦供药用。
【药理】①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济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一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免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肠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出能兴奋N一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可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④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平时嚼食槟榔者有食欲增进,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功用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雍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功用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雍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4)《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5)《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6)《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
(7)《医学启源》:"治后重。"
(8)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9)《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争。疗诸疟,御瘴疠。"
(10)《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11)《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
(12)《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槟榔吃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
嗜食槟榔有什麼害处
1. 从环境卫生的观点看因嗜食者乱吐槟榔汁,有碍观瞻及环境卫生。
2. 从医学的观点看:嚼食槟榔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
1.由於石灰质和槟榔汁充满口腔中形成牙结石,
又由於长期用力嚼食而咬 耗牙质,甚至使牙齿裂开或折断。
2.对颞颚关节的影响:
由於牙质咬耗以及颞颚关节面磨损形成咬合改变及颞颚关节疼痛和病 变,使得开口闭口时会出现声音且关节疼痛,不仅痛苦不堪,
且治疗也相当困难。
3.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由於槟榔纤维颇为粗硬,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
造成牙间乳头的压迫 而发炎,也由於用力嚼食,对牙周膜造成伤害, 使得牙根周围发炎、浮 肿、疼痛。
另方面由於石灰质和槟榔残渣的堆积,才结石越结越厚实,
使得牙龈受损、红肿、化脓、牙根外露等而产生牙周病变,
终至牙齿一 颗颗脱落或不得不拔除。
4.对口腔黏膜的影响:
由於嚼食槟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白斑病,
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其临床症状为张口困难、疼痛、麻木感、 口腔黏膜变白及溃疡。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槟榔汁垢污染黑唇缘齿颊,影响观瞻,且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 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发炎甚至穿孔,
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口腔癌的成因
有很多因素可能与口腔癌有关,其中重要的应为嚼槟榔,
口腔癌患者中半数以上有嚼槟榔的习惯,
颊黏膜癌患者更有八成以上嗜嚼槟榔。
除槟榔外,菸酒亦与口腔癌有密切关系,
如同时有嚼槟榔、吸菸及饮酒等习惯者,
则其口腔癌之危险性更加增加。
通常在长期嚼食槟榔,或是吸纸菸、吸菸斗之后,慢慢地发生。
口腔粘膜白斑是一种癌前期的变化。
事实上,从活体组织切片上看来,有的白斑细胞分化成熟,
排列整齐,是为良性。但是有些则其恶性度已与原位癌相差无几。
从外表上,口腔粘膜白斑不容易分辨其为良性或恶性,
所以应该活体切片检查,必要时可行预防切除。
▌口腔癌的讯号
1. 口腔内部或周围 发现肿胀、硬块, 或者长了什麼东西。
2. 口腔内部发现白色脱屑的斑块。
3. 长久不 能治愈的溃烂。
4. 口腔附近部位麻木或疼痛。
5. 口腔内不 明原因的流血, 反覆发生。
当你的口腔内发现上述信号的时候,并不是说你患了癌症,
而是说你必须立刻去找一位医师或是牙医师,
让他替你作一次彻底的检查。
▌吃槟榔的后遗症
槟榔是会成瘾的感官刺激物,
只是吃槟榔会有很不好的个人和社会后果,
包括有口腔疾病、口腔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等。
吃久了,牙齿变黑、嘴巴变红,外观相当不雅;
吃槟榔时吐出殷红的槟榔汁,好像是在吐血,
塑造了落后国家的形象。
如果台湾想让外国人觉得是一个已开发又文明的国家,
拒吃槟榔运动是大势所趋。吃槟榔的最基本,
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症结所在,恐怕是电台节目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麼有这麼多人会吃槟榔?」要推行拒吃槟榔运动,
单靠口腔癌的威胁和陈松勇的魅力,可能还是欲振乏力。
槟榔族对吃槟榔的感受大致如下:
1.提神和心情愉快,有时会产生飘飘欲仙的快感,
也会让人感觉体力充 沛,工作效率提高,反应更灵敏。
2.一股清凉香甜的气味,充满呼吸,令人陶醉。
3.生津止渴,与喝可口可乐不相上下。
4.寒冷的天气可以御寒,体内充满温暖。
5.如果同时抽菸,刺激感受会更强烈、更持久。
吃槟榔可能产生的反应 :
但是吃槟榔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轻则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 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
重则导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听幻、自我膨 胀、被迫狂想、谵妄乱神等。
槟榔主要作用於中枢和自律两个神经系统,但是它的成瘾机转,
目前可说一无所知。欧美国家对抽菸、喝酒、打吗啡等成瘾药物,
皆投资大量 人力和财力,不但知道这些药物的成瘾机转,
也发展出对抗成瘾的药物 。因此,国内要解决槟榔问题,
不仅只是局限在口腔癌,此时改弦换弓 ,正是时候。
欧美国家成人的三大不良嗜好是抽菸、喝酒、和性氾滥;
台湾则是抽菸 、喝酒、和吃槟榔。正如王董事长所说,
吃槟榔是台湾文化的死角,也 是目前社会三大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以全民运动的方式,加上政府的积极参与,
来解决槟榔问题。
▌如何防止槟榔的继续危害
1.最好不要食用;或选择代用品如口香糖,虽然暂时无法适应,
但试试看,也许效果更好。
2.要戒除吸菸;因为合并吸菸与嚼食槟榔,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3.少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等。
4.多注意平日饮食中营养的均衡摄取,及常运动,以增加身体抵抗力。 5.在喜庆、或聚会场合,不以槟榔、香菸待客。
6.教导未成年子女槟榔之害处,不便沾染,并学会拒绝。
▌戒食槟榔
如果您有嚼槟榔的习惯,而且感觉到槟榔带给您很多困扰,
戒除它吧! 别受制於它。
以下是戒槟榔成功者的秘诀,试试看,您也做得到。
1. 放松心情 : 舒舒服服洗个澡,胜过一包槟榔咬。
槟榔瘾来深呼吸,打消念头有决心。
2. 规律生活 : 均衡饮食营养好,不必槟榔来咀嚼。充足睡眠精神好,不 必槟榔提神了。
3. 提升形象 : 嚼食槟榔碍观瞻,不吃不吐人称赞。
刷牙漱口去味道,口气清新最讨好。
4. 远离诱惑 : 应酬槟榔少不了,最好不去没烦恼。 出门别看槟榔摊, 眼不见来心不烦。
5. 寻求替代 : 天冷御寒加衣裳,何必槟榔来保暖。
想要动口嚼槟榔,何妨来片口香糖。
6. 增加意愿 : 槟榔价高耗费大,省钱购物当犒赏。
宣导小册摺叠卡,仔细研读助益大。
▌戒食槟榔
若发现有以下各种情形时即应提高警觉,
并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口腔检 查,或必要时做病理切片检查。
1.口腔黏膜颜色或外表形状改变:变白、红、褐或黑,且无法抹去。
2.溃疡:超过两周以上未愈合之口腔黏膜溃疡。
3.肿块:口内或颈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肿块。
4.舌之运动与知觉:
舌头的活动性受限制,导致咀嚼、吞咽、说话困难,
或舌头半侧知觉丧失、麻木。
5.颚骨与牙齿:颚骨局部肿大,导致脸部左右不对称。
6.口腔黏膜之知觉与开口度:
口腔黏膜乾涩、灼热、或有刺痛感,开口受 限制,
张嘴时口腔黏膜拉紧。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吃槟榔不仅形象不雅,并与口腔癌有密切关系,若有心脏病,特别是心衰竭或心律不整者 吃槟榔引起的心悸、呼吸急促和多汗,会对心脏有负面影响;也有报导指出,吃槟榔可能会 诱发气喘,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吃槟榔,可能引起巴金森症,
不卫生, 所有嚼槟榔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随地乱吐。
嚼食槟榔害处
◎ 氾滥成灾的台湾槟榔
◎ 嚼槟榔与口腔癌息息相关
◎ 槟榔对健康的危害
◎ 戒食槟榔
◎ 口腔癌之临床症状 (预防与自我检查)
◎ 氾滥成灾的台湾槟榔
□□据农委会在1993年的统计,全台槟榔种植面积约四万四千公顷,总共有7000万株槟榔树,其成长为九年前的七倍,并且已成为台湾的第二大农产物,每天提供六千五百万颗槟榔,1994年总消费额约一仟亿之谱,与此同时,嚼槟榔人口亦急遽增加,据估计台湾的嚼槟榔人口约230~280万人,更甚的是不只槟榔族已扩散至社会个阶层及各大都市,且年龄亦有下降的趋势,在高雄抹某国中的调查更发现,每四位男学童就有一位曾经或常常嚼槟榔,此情况尤其值得大家忧思、重视。
□□口腔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已进入台湾十大癌症之列 与嚼槟榔趋势平行的是口腔癌患者的大量增加,根据卫生署癌症登计资料,1991 年全部癌症是十二年前的 2.2 倍,但口腔癌则增加为十二年前的 2.9倍。事实上,卫生署最新的资料显示口腔癌已跃升为1991年国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一,而其发生率更高居第七名,如单就男性而论,口腔癌的发生率甚至进到第五名,而死亡率则为第七名;如以男女性别来比较,则口腔癌发生情行的性别比为男7.06对女1,死亡情行的性别比为男8.98对女1,男女得这些性别比的差异,极可能由於两性间嚼槟榔盛行率的不同所致(男16.9%、女1%),可见其危害的严重程度,绝不可继续予以忽视。
参考资料:http://cancer.137blog.com/a/cancer/buccal/060128080101210.tx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