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羊肉放到火锅里,用大火然后用小火,再加一些海洛英,味道好极了。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偏方
1.将羊羔肉洗净,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0 克
、盐2 克、料酒10 克搅匀。将葱切段,姜拍松。
2.锅中加植物油500 克
,烧至八成热,放入羊羔炸至深红色时捞出,将肉入在砂锅中,加水淹
没羊羔肉,放入酱油40 克
、砂仁、山奈、盐4 克、料酒20 克、葱段、生姜,用大火烧开,小火焖
烂,捞去葱、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⒂檬矸酃窜停芟阌图?
成。
〔工艺关键〕
羊羔肉焖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过多,成菜质地软嫩,
色泽明亮,香气扑鼻。
〔风味特点〕
“靖远焖羊羔”是甘肃名菜之一。甘肃靖远县地处黄河之滨,水草茂盛,
滩羊肉毛兼用为优良品种。其羊羔体大,肉嫩味鲜,肥而不腻,滋补效高,
是农历2~3 月时令佳品,亦是馈赠亲友的礼物。
黄焖羊羔饼
〔主料辅料〕
羊羔肉1500 克
植物油500 克
酱油50 克
(约耗50 克)
料酒30 克
生姜3 克
味精0.3 克
葱40 克
胡椒面0.2 克
红辣椒2 个
死面薄饼10 张
〔烹制方法〕
1.将羊羔肉剁成4 厘米见方的块,加酱油15 克
拌匀稍腌;锅中加油500 克,烧八成热时,放入羊羔肉炸凝固捞出。将
葱切成段,生姜切成末。
2.炒锅中加水500 克
,放入羊羔肉、酱油、料酒、胡椒面、盐、葱段、辣椒、姜末,烧开并
加盖炯烂;将薄饼一张放肉上面加盖,凝固后再放一张,如此将10 张面饼放
完,面饼中间用筷子扎几个孔,再炯几分钟,把饼取出,肉中加味精、香油,
盛在盘中,盖上饼后上桌。
〔工艺关键〕
1.若无羊羔肉,用羊腱子、羊腰肉皆可,焖制时间延长。
2.10 张饼放完,用筷子扎孔,扎透为好,使饼入味;兼可放气。
〔风味特点〕
1.甘肃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河西羊羔品优体大,肉质嫩,不腻不膻,
是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又是冬令进补和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吃羊羔肉,
壮阳补气,开胃健力,御寒法风,预防感冒,又是治疗妇女产后气血不足,
腰背酸痛的良药。
2.“黄焖羊羔饼”是甘肃张掖地区的传统名肴,主副合一,味道浓香,
特色十足。
烤羊腿
〔主料辅料〕
羊后腿1 只
芹菜200 克
番前酱1000 克
番茄250 克
精盐30 克
花椒水1000 克
桂皮5 克
八角10 克
草果2 个
姜20 克
葱头500 克
羊肉汤500 克
〔烹制方法〕
1.将羊腿冲洗干净,用铁钎子均匀地遍戳小孔,置容器里,加精盐、花
椒水腌4~6 小时。
2.烤盘内加桂皮、八角、草果、姜、番茄酱和羊汤,再放人腌过的羊腿,
在羊腿上放葱头、番茄、芹菜。待烤箱升温至180~200℃左右,将烤盘推进
烤箱内,每小时翻动一次,约3~4 小时,汤汁烤干,羊腿烂熟,取出装盘,
以香菜点缀即成。
〔工艺关键〕
每小时翻动一次,将烤盘里汤汁浇在羊肉上,反复3~4 次,不但入味,
且色泽油润。
〔风味特点〕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传广远,西北各地,皆有制作。此菜以羊腿
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醇香,
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西夏石烤羊
〔主料辅料〕
去骨羊肉3000 克
丁香3.5 克
胡麻油300 克
桂皮2.5 克
花椒粉7.5 克
料酒25 克
胡椒粉2.5 克
食盐12 克
〔烹制方法〕
1.祁连山石板一块,厚约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烧热,擦油。
2.将肉洗净,片成薄片,贴在烤热的石板上,用瓦盆扣盖上面。
3.将各种调料研成碎末,加食盐和料酒搅拌均匀。当羊肉每烤7-10 分钟
时,起盆将调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黄色时,盛盘乘热食用。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上脑”,大小“三叉肉”或“磨档”肉,剔净筋膜,片成
大薄片,要求厚薄均匀,长短刷齐,对亮观看,隐约见人为妙。
2.石板必须先烧至滚烫,然后再贴羊肉片,烤的时间不能过长,以10
分钟之内为难,以保持羊肉的鲜嫩。
〔风味特点〕
1.西夏亦称“大夏,”其先祖为党项羌,姓拓拨氏,唐王朝赐姓李,宋
王朝赐姓赵,传至元吴,举兵造反,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据有十四州,
都城兴庆(即今宁夏县)。自吴至,凡12 主,196 年,起自公元1032 年,
讫止1227 年。西夏人原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当时,河西走廊广阔的草
原上,牛羊成群;祁连山麓和戈壁滩上遍布石羊、黄羊。“石烤羊”是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