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溺爱孩子,还是智爱孩子呢?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一半。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是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关心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孩子喜欢吃,他就满足孩子的吃,锻炼身体,相当多的家长反而忽视。很短的路程,本来应该是锻炼走路的好机会,可是一律要“打的”;孩子想干家务劳动,家长不同意,由于长期不干事情,造成动作不协调,然后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钱去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鸡”,结果不仅是偏食的饮食习惯促成了一批“豆芽菜”,“小胖墩”,而且娇惯促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所以说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

理解

既然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心灵的发展,这就更需要理解。家长应该设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比如,有一个孩子精心饲养的一只小鸡死了,她非常悲伤,非要把鸡埋葬,并进行哀悼。家长就应该理解为这是孩子一种善良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予一定的支持,千万不能粗暴地加以斥责。

责任

我们不应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物,要极力避免用我们自己狭隘的爱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有一位老奶奶把孙子当作“宠物”,溺爱得不象样子,竟然说:“我岁数大了,你们就让我再溺爱孙子一礼拜吧!”。应该说这种只顾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忘掉自己的责任。

尊重

尊重是最深刻的爱,因为尊重才能使孩子产生自尊,而自尊才能使孩子产生内部动力,得到主动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溺爱,只要考个好分数,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把孩子捧为小皇帝;而另一方面又丝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给玩的时间,不给独立活动、思考的空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可以任意侮辱,拳脚相加,又成为了可怜的小奴隶。而智爱把尊重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深刻的爱。

参考资料:http://www.mom-baby.com.cn/channel/display.jsp?articleid=338&channelid=44&parentid=1

一定是智爱了。

因为过分溺爱孩子,弱化了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增强了依赖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什么事情都有大人承揽,他们根本就不去为生存动脑子。资料表明,中日少年一起度夏令营,野外过夜,中方少年近半数不会御寒而重感冒。过分溺爱孩子,弱化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创业能力,增加了享乐习气。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体会不到创业的艰辛、衣食的不易,久而久之他们只会坐享其成而不思创业进取。过分溺爱孩子,弱化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过失几率。你宠他惯,势必使孩子心理脆弱,一旦满足不了心理、生理要求就可能走向犯罪。

尊重是最深刻的爱,因为尊重才能使孩子产生自尊,而自尊才能使孩子产生内部动力,得到主动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溺爱,只要考个好分数,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把孩子捧为小皇帝;而另一方面又丝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给玩的时间,不给独立活动、思考的空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可以任意侮辱,拳脚相加,又成为了可怜的小奴隶。而智爱把尊重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深刻的爱。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