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由于什么引起的?怎么解决??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嫉妒是一种隐秘而微妙的情感,从本质上说呢,这是一种承认自己被别人挫败后的反应。所以,嫉妒的情绪是潜在而不外露的,他耻于让人发现他对某人所持有的这种感情。

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一个人落于凡尘,就产生前后左右的社会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强者,也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弱者。彻底的强者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如果要彻底,他的头顶必须没有天空的笼罩,他的身边必须没有空气的摩擦,他该站在哪里?彻底的弱者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只要一有高度就有更低的尺寸,一有分量就有更轻的事物,他要弱得彻底,只能无形无质,那又弱在何处?

所以,人生在世,总是置身于强、弱的双重体验中。强势体验,需要有别人的弱势来对照,弱势体验,则需要寻找强势的背景。据我看,就多数人而言,弱势体验超过强势体验。强势体验大多发生在办公室、会场和各种仪式中,而弱势体验则发生在曲终人散之后,个人独处之时,因此更关及生命深层。白天蜂拥在身边的追随者都已回家,突然的寂寞带来无比的脆弱,脆弱引起对别人强势的敏感和防范,嫉妒便由此而生。

导致嫉妒的动机和刺激嫉妒情绪爆发出来的因素,是无所不在的。然而嫉妒的强烈程度,却与刺激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嫉妒是撒播仇恨的种子!

解决方法:

1.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良好的心理氛围应是和谐、宽松、融洽、合作的。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人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

2.使人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满足,培养正当健康的爱好及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以抑制、消除嫉妒心理的产生。应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学习、文化、体育、娱乐、参观、社交、访问等活动,开阔视野,增强心理适应力,培养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品质,抑制嫉妒心理的滋生。

3. 公平、友好的竞争,是依靠能力与智慧。也是医治嫉妒病的特效药。

此外还有

人际沟通法。同事间应主动与心存嫉妒的人交往,在交往中了解、体谅、帮助嫉妒者。

精神发泄法,也称情感宣泄。指通过发泄自己内心的郁闷情绪而保持心理平衡。

自我调节法。指个体通过对自身心理有行为的调整,保持内心平衡,防止嫉妒心理产生。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它是一种负面的精神体验。

透视引起嫉妒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强烈的超越欲。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超越别人、追求优越的欲望。

但在社会竞争中,人人都能实现理想、满足欲望是不可能的。而当自己未实现别人先

于己所得时,就容易产生嫉妒。

二、攀比心理。嫉妒常常发生在年龄相仿、程度相同、地位相等、条件相当并具

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在同样的环境中,一个人想要清楚地评价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就要通过比较,比较是在有可比性的人中进行的。一旦有可比性的人优于己,胜于

己,也容易产生嫉妒。

三、自我评价失衡。以己之长比人之短,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片

面认为自己事事高人一等,处处胜人一筹。而实际上一旦别人在某方面超过了自己,

就会把别人的成功看作是自己前进的障碍,从而产生嫉妒。

嫉妒是不良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这种心态下,精神上恍惚不定,紧张不安,生

理上出现内分泌失调,神经紊乱,常夜不能眠、昼不得安。更有些庸人,卑下、偏

狭,用仇恨的目光敌视别人的成功,制造谣言,恶意中伤,极力败坏他人的名声以求

心理平衡。嫉妒使人丧失理智,失却公允,不仅伤害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如B同学

那样"脑子好象被什么东西塞住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在生活中,人人都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嫉妒,怎样对待嫉妒情绪,保持健康的

心态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从挫折中奋起。嫉妒改变不了嫉妒者的不利境况,由于消极的态度,只能使自己

陷入更糟的境遇。只有从挫折中振作奋起,把嫉妒转化升华为竞争奋斗的内在动力,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百折不挠,用自己的成绩赢得人们的赞誉,才是可取的。

从自知之明中补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客观地

分析自己,在竞争中既要取长补短,又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

置。

从自我中升华。嫉妒代表着人性中的自私、偏狭、平庸。睿智而高尚的行为是容

纳别人,欢迎别人超越自己。如果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能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这就活出了人生的一种高境界。只有超越自我,才能最大地发展自我,为社会做出更

大的贡献。

透视嫉妒,为的是不要被嫉妒所左右。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