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何解?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四者以怪为首。怪者奇异而不合常轨,使人惊愕、抗拒,难于接受,所以仲尼即使不鸣鼓而攻,也决不会加以推广。对待怪异事物有相当传统的办法,叫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意思是,「怪」的主要本领乃吓唬人们,只要不上当不受骗,它便宣告失败。《艺文类聚》引《见异录》云︱︱︱

魏元忠未达时,家贫,独一婢,方爨,有老猿为看火。婢惊白公,公曰:「猿闻我缺仆,为执爨耳!」又呼苍头未应,犬代呼之,公曰:「孝顺狗也!」又独坐有群鼠拱于前。公曰:「汝辈饥求食于我耶?」乃饲之。又一夕夜半,有妇女数人立于床前,公曰:「汝能徙我于堂下乎?」妇人竟舁堂下,曰:「可复徙堂中乎?」众妇舁旧所,曰:「能徙我于街市乎?」群妇再拜而去,曰:「此宽厚长者,可同常人玩之哉!」故语云:「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中国古代不乏用神怪包装起来的寓言。前述故事可谓怪象频生,只要害怕了或自己的信心动摇了,难免为「怪」所控制所主宰。这位魏先生不但对怪事处之泰然,而且以幽默态度回敬。「孝顺狗也」一语令人莞尔,支使「众妇」把他搬来搬去更可发一笑。这些「怪」本想把魏先生「玩尽」,结果反被他「玩」了,而得出「此宽厚长者,可同常人玩之哉」的结论,印证了「其怪必败」的道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