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兵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孙子兵法》历代都有著录。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可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现存重要的版本为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宋刻与宋抄《武经七书》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经清代孙星衍校定考辩后,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读本。本电子版《孙子兵法》根据袁闾琨、张文才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中国兵书十大名典孙子》扫校(辽版社《孙子》选用的是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孙子兵法十三篇目录

孙子兵法《计篇》第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

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

孙子兵法《军争篇》第七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

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

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

孙子兵法《九地篇》第十一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

孙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

孙子兵法《用间篇》第十三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

参考资料:http://www.neixun.cn/sunzibingfa.htm

孙子兵法》全书13篇,约6000字,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现今已被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无不倾心于它所蕴含的深邃而奥秘的思辨内容、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其问世虽久,但书中所包容的一些哲学思维,以及在这些哲学文化意识指导下所阐述的战争规律和原则,至今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被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罕世之作。

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

--《文心雕龙》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

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唐太宗李世民

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辞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北宋文学家苏洵

孙子是军事史上最负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孙子兵法》对军事战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见解,它的内容是许多不受时间限制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不是应付种种具体情况的详细的建议和忠告。从这个方面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兵典,学者和军人总能从中获得教益。

--美国著名学者波拉克

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的、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之后,更需要重新和更加完整地读《孙子兵法》。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

毛泽东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典籍,即使在世界上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还把它和毛泽东军事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毛泽东继承了从孙武以来的中国兵家传统,因而创造和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这种观点不是没有根据的,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就称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还引述了《孙子兵法》中的观点。从思想渊源来说,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孙子兵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一个源泉。这一点不能否认。在他的军事思想正在形成的时候,《孙子兵法》这本书对构造他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他用兵那么神,实际上看书对他有一定的影响。

李德在《中国纪事》中讲到,在长征中,毛泽东曾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话,主要是鼓舞士气,渡过困难之后很快取得胜利,也就是《孙子兵法》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段话。他还说,毛引用这句话,对当时克服困难起了一定作用。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从他一生看都是比较重视的,《孙子兵法》的确在他的军事思想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本书标志着他的军事思想和体系的形成,但他构造这个体系时并没有忘记《孙子兵法》,也没有忘记从《孙子兵法》中挖掘有用的东西。

现在国际流行《孙子兵法》热,我们国家也召开了三次《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美国的军事院校里开有《孙子兵法》课,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有人在美国国防大学专门讲这门课,日本、东南亚对《孙子兵法》都很感兴趣。现在他们不仅仅把它看成战争的兵书,而且运用到各个领域,如领导艺术、经商艺术、决策艺术等,他们认为,战争是流血的东西,而和平地把《孙子兵法》运用到其他领域更能很好地显示它的价值。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基本上就是继承了《孙子兵法》,日本一个军事理论家曾评价说,虽然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但更多的来自于《孙子兵法》。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我们会越来越感到《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袁德金)

参考资料:http://book.263.com/***********/***********.html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