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服饰颇具地方民族特色。裕固族男子一般穿高领左大襟长袍,系红色或蓝色腰带,头戴圆筒平顶锦缎镶边的白色毡帽或礼帽,穿高筒皮靴。有的地区的老人则流行穿短领白褐子镶黑色边的长袍,衣襟下边开小权,外套是马蹄袖的短褂。男子一般左耳戴硕大耳环,腰带上挂有腰刀、火镰、火石、小佛像、酒壶、鼻烟壶、烟袋等。短烟袋斜插在胸前,长烟杆烟嘴向下插入脖子后面。男子一般留着长辫子,并将有丝线辫稍的发辫盘在头顶上。裕固族妇女与男子一样也穿高领长袍,不同的是外套坎肩,穿布靴;系红、紫、绿色腰带,腰带两端垂于腰后两侧;戴喇叭形红缨帽或用芨芨草编制的帽子,帽檐上缝有两道黑色丝条边,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上装饰着红线穗子,有的还装饰着各种花纹。少女梳有5条或7条发辫,并在宽沿圆筒平顶帽上加一圈红色珠穗。盛妆妇女的帽顶上垂大红的彩络。已婚妇女一般佩戴长带形的头面,也就是先把头发梳成3条大辫,其中1条在背后,另外2条在胸前。头面也分3条系于发辫上,每条又分为3段,之间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珍珠和贝壳等装饰品,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裕固族贫富户之间的服饰质量差别相当大。富户男子一般身穿羊羔皮大衣,妇女戴的头面大而长,头饰讲究,上面的装饰品有珍珠、玛瑙、珊瑚等,重量高达3-4公斤左右。贫穷牧民的男子一般只穿粗糙的褐子和毡片制作的衣服,妇女戴的头面小而短,装饰品简单、朴素,重量也较富户的轻得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裕固族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畜牧业仍居主要比重外,农业、林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起来了。牧区的裕固族仍然穿长袍、皮靴,而在农区及城镇以穿制服为主,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传统服饰。其服装有礼服和便服之分。
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居住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自称“尧呼尔”。元、明时称“撒里畏兀”、“撤里畏兀儿”,现代称“锡喇伟古尔”、“西喇古儿黄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曾称“撒里维吾尔”。1953年经本族代表协商,确定以同“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也取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族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人口数为13719。裕固族现在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也称尧呼尔语),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的裕固族群众使用;一种是东部裕固语(也称恩格尔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的群众使用;再一种就是汉语。裕固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回纥是东部铁勒(亦称狄历、敕勒、高车)的六大部之一。后来东部铁勒在反抗东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回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8世纪中叶,回纥击败突厥在乌德勒山(今杭爱山支系)、温昆河(今鄂尔浑河)建立回纥汗国。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回纥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廓,与早先迁来的部分回纥汇合,在这里生息繁衍,成为当今之裕固族。
裕固族妇女的头饰颇富有民族特色。当姑娘到了15岁时,要戴“萨达尔格”,意味着姑娘长大成人,可以婚配了。“萨达尔格”是在用红布做成的一块方形布牌上,缀以贝壳和各色珊瑚而成。
裕固族妇女有戴帽子习惯。这种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压制的毡子制成,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沿不宽,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缀有红线穗子垂在帽顶周围。有的还饰有各色花纹,戴在头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别致。
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在一条长红布带上边缀以珊瑚珠,下边缘是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许多穗,它象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前额。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有彩色的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盛装的妇女,戴宽沿圆筒平顶帽,帽顶上垂下大红彩络。已婚妇女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辫子,一条垂在背后,左右辫由耳后垂在胸前。头面是三条,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是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的,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戴的头面要求上齐耳环,下至长袍底边,头面长短以身材高矮而定。
在阳光的衬映下,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显得格外华丽庄重,富有民族情调,走起路来,珠贝、银牌等头饰互相撞击,发出清脆和谐、富有节奏感的叮当声,十分悦耳动听。
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也有的帽沿镶黑边,帽顶正中有在蓝缎上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富裕人家多用布、绸,缎和紫红色氆氇等料缝制,贫穷人家多用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缝制。冬季,多穿用绸、缎、布料做面的长袍,差些的则穿白板皮袄或褐面软毡里的毡衫过冬。男子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佩五寸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或织锦缎镶边,富人还用水獭皮镶外边。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处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呈长脖大肚花瓶状,底部垂红缨穗,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旱烟锅是用一尺多长的乌木杆,装上玉石或玛瑙烟嘴、青铜或黄铜烟锅头,总长二尺左右,平时从脖子后面插入衣领,烟嘴要齐耳露在领边。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遇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
据历史传说,清朝顺治年间,在清廷高压强迫之下,要裕固族男子留一长辫,穿黑色马褂,遭到裕固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暴发了反清斗争。清廷派太子太保大将军年羹尧带兵镇压,屠杀了不少人,将这一斗争镇压了下去。裕固族男子留长辫、穿马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1949年前后才消失。男子下身穿单裤,冬季足穿用牛皮制成的高腰尖鼻的皮“亢沉”,穿毛袜。猎人狩猎常穿用牛皮自己缝制的皮窝子,里面垫毛或草轻巧舒适。在海子地区男子也穿手工制作的双鼻梁圆头高腰布靴,靴帮上一般在青布上纳白线缀云字形图案。裕固族男子也戴礼帽。冬季,无论男女一般都戴狐皮风雪帽。现在的裕固族男女一般都戴狐皮风雪帽。
裕固族男子上了年纪也有戴玉镯、银镯、戒指的,据说戴上胳臂不痛。戒指一般是银制的大戒指,有银制珐琅的,也有正中镶珠子的,戴在无名指上。老年男子还喜戴水晶茶色眼镜。
回到文章列表 土族服饰
中国制服网版权申明:除部分文章、信息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共享内容,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图像和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