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美吟》的内涵
我国古代所谓的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玉环、闭月的貂禅。这里已包括西施和王昭君两个,另两个的落选,说明五美吟是有选择的,肯定有其要表达的内涵。在谈到作五美吟时,黛玉是这样说的:“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也就是说这五个人是黛玉“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欣,为之可高兴;羡,为之可称慕;悲,为之可怜悯;叹,为之可咀嚼。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的故事在正史中都没记录,《史记》中记载勾溅卧薪尝胆终灭吴;范蠡泛舟,化身为陶朱公都没提到有西施这样的美女为伴。西施留给人们却有一段发人深思的传说,以倾城之姿被送入吴宫,在吴亡后又被范蠡携入江湖,过完后半生。先苦后甜,是为可欣。
这首诗的大意是:西施禀有倾城的容貌,沉鱼的姿色,却不得不孤寂地住在远离家乡的深闭的吴宫,怀念着家乡的山水,怀念着家乡的一切。时人都只记得东施效颦的可笑,却没看到东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到老,仍然可以自在地在溪边浣纱,这不也正是西施本来应该拥有的生活呀!
这首诗可以说是黛玉对自己现在所处境地的愁闷,同情西施实际实在可怜自己。父母双亡,不得不远离老家寄住在外祖母家,一切生活都要仰人鼻息。通过反思东施效颦,也抒发了自己向往平静而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通过小说中贾雨村所论述的正邪两气说,并结合黛玉的身世,要是黛玉托生为男子身,一定会是逸士高人,陶渊明一类人。这种思想从书中的赋诗是很明显能看出来的,所谓“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菊花诗可说是黛玉寄托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诗作。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今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虞姬的故事也是多见于传说,《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有很简单的写了陔下之别,“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句话将悲怆的气氛写毕矣,真太史公手笔啊!虽未交代虞姬的自杀,也可想到结局必然。为知己甘死,是为可羡。
这首诗的大意是:英雄末路,夜深沉,分别在即,乌骓马迎着夜风嘶鸣得人肝肠寸断,虞姬满怀幽幽的离恨,面对着项羽,无语凝噎。京布和彭越两个项羽的手下以后还是免不了被杀,哪里象虞姬自杀在楚帐让后人值得景仰。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记者容。黛玉正是通过对虞姬的行为的讴歌,抒发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愿望和自己能得宝玉这一知己的欣慰,同时又对与宝玉爱情的结局的忧虑,对最终能不能为知己为爱情达成自己的愿望忧虑。
昭君: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昭君的故事,后人及野史都乐于对昭君盛装出宫以后,汉宫发生的事评东道西,却很少有人注意远嫁异族他乡的无奈和苦楚。《史汉书、匈奴传》记载,昭君和亲于呼韩邪单于,称宁胡阏氏,生一子;呼韩邪单于死后,呼韩邪的大儿子继承单于位,称复株累单于,又妻昭君,生两个女儿。一个汉族良家女子出身的人,这是无奈又可悲的经历。这大概就是黛玉以为可悲的昭君。
这首诗的大意是:昭君装扮好,绝艳之姿顿使六宫粉黛俱无颜,但古往今来,红颜胜人名也薄,却不得不的远嫁他乡异族。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就算是不太看中象昭君这样有美好姿容的美女,我却在忖度他为何又要杀了画工毛沿寿呢?黛玉这底下的意思是说,美好的东西应该自己去发现,如果通过一个中间的环节,那件美好的东西你就失去了;譬如昭君,如果汉元帝能自己拔于众宫女中,昭君也就不会失去,昭君也算得一悦己者。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绿珠事也多见于野史,《乐史、绿珠传》记载,绿珠本姓梁,岭南合浦人,俚族,俚人习俗重珠,合浦特产珠,生男名珠儿,生女名珠娘,这可能是绿珠名的来历。石崇做交趾采访使时用十斛真珠买了绿珠,带到洛阳,住在金谷园中。绿珠善歌善舞,尤其吹的笛好,并且好唱演《王昭君》,这是石崇和绿珠共同完成的可能是中国第一首以昭君为题材的歌舞。后赵王司马伦之乱,伦掌权,伦的亲信孙秀使人向石崇索绿珠,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绝色,说随便挑,使者固要绿珠,石崇勃然说:“绿珠吾所爱者!不可得也。”使者进出几次,索绿珠,不可得。后来孙秀矫诏抓石崇,石崇正在饮酒作乐,甲士进来,石崇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观前。”因而投楼而死。《晋书、石崇传》中所记唯金谷园事。绿珠的遭遇,得石崇发现于边远地区,宠之爱之,一同赴死,也算可叹。
这首诗的大意是:为买绿珠,真珠十斛就象瓦砾一样抛下,怎能说石崇看重的是绿珠的妖娆之姿呢?这都是前缘隆福前生定,所以更能同死相慰寂寥的人生。
石崇人不足道,但对待绿珠也算真,所以黛玉感叹于贵在发现绿珠的眼力,相与之情。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女的记载见于唐传奇,红拂女本是隋代大臣杨素家的歌妓,在李靖见杨素时得见,巨眼识李靖,也奔投李靖所住客栈,传为佳话。这里是说女子识英雄,也算可叹。
这首诗的大意:李靖进谒杨素时,长揖雄谈,姿态不卑不亢,美人红拂女具有不同凡响的眼力,尽管李靖尚在贫寒低下的境地,却高看李靖,认为杨素是“尸居余气”,不足道,这样的杨素哪能留的住女子中具有丈夫气概红拂女呢?
对红拂女的所为是既仰慕有感叹之,此之谓女丈夫。
《五美吟》几乎集中讲了一个关于知己的问题,虞姬甘于死知己;王昭君缺少皇帝的知己,不得不远嫁他乡,成了一段幽恨的昭君曲;石崇发现绿珠于边远,是为男知女也;红拂女巨眼识李靖于穷途,是为女知男也。黛玉与宝玉的知己正是在相互认为知己的基础上建立起爱情的,缺少一个方的知己爱情能建立吗?西施那首,所追求的生活态度,不正是两位逸人高士共同认同的生活吗,这就是两人互认知己的思想基础。联系到可卿送殡,宝玉初到村庄那分欣欣然,以及屡次提及走到哪都有人跟着的反感,不正是在宣扬自己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