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日德兰海战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德兰海战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入第 3个年头。当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在欧 洲大陆东、西两条战线拼命厮杀的时候,英、德两大海军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也进入 了白热化。这年春天,曾是英、德两国海军展开激烈较量的大西洋北海地区,竟然出 乎意料地平静,只有德国巨大的“齐柏林”式飞艇不断地在英国沿海飘荡,向各个港 口和航道布设水雷。除此之外,双方的海军主力都躲在港口里,暗中摩拳擦掌,因为 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双方的主力舰队竟然还从未进行大规模交战。人们本能地预感到, 这不平常的寂静,也许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的来临。果然,5 月底,英、德海军终于 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这就是日德兰海战。

挑战“日不落帝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海军就已经展开了多年的暗中较量。普鲁士 统一后,迅速强大起来,发展成为帝国,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一役中大 败法军,普鲁士也利用法国的赔款和割让的阿尔萨斯、洛林的煤铁资源,一跃发展成 为欧洲的头等强国。可是,德国虽然在工业产值上超过了英国,但是老牌的帝国主义 国家早已把世界殖民市场瓜分完毕,德国只能分得剩下的一小部分,野心勃勃的德国 人决心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打败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皇帝最引以为自豪的 就是德国的陆军,这支军队自从腓特列大帝时代就是欧洲闻名的常胜军队,对付英法 等国自然不在话下。德皇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海军,因为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正处于全 盛时代,其实力在全世界海军中是最强的,不但拥有规模庞大的舰队,而且全英国最 优秀的人才都被吸引到海军,这支舰队守卫着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从印度到南非的 几千平方公里的殖民领地,“日不落帝国”就如同一个神话传说一般。所以英国皇家 海军的战斗力对德国具有绝对优势。德国要想实现其野心,必须认真考虑这一严酷的 事实。 但德国海军非常“庆幸”地遇到了一个极有胆魄的人物,他领导德国海军向“日 不落帝国”的神话提出了挑战,这个人就是1897年 6月任德意志帝国海军发展部大臣 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伯爵。为了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一决 高下,他以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和勇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使一艘艘崭新的军舰滑下 船台,从而使德国海军跃居为世界第二大海军。 1898年,也就是提尔皮茨上任后的第 2年,德国国会就通过了扩充海军法案,规 定要建立一支包括38艘战列舰和20艘装甲巡洋舰的大舰队。同时声称:新建“这支大 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有使自己优势遭到破 坏的危险。”无疑,这一法案是针对英国提出的,其中,提尔皮茨的推波助澜是显而 易见的。 德国海军备战的脚步极大地刺激了英国,当时的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对此评论道: “大陆上的最大的军事强国决心在同时成为至少占第二位的海军强国,这是世界事务 中一个具有头等重大意义的事件。”英国人决心保住它的海上霸主地位。1905年,一 艘有史以来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超级巨舰从英国船台上下水了,它的排水量达到 17900 吨,装备有10门305毫米巨炮,水线部分、指挥塔和主炮塔均建有279毫米厚的装甲层, 这个庞然大物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动力装置,航速达21节,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超级战 列舰——“无畏”号,这是当时大舰巨炮主义的最佳缩影。 德国也不甘示弱,提尔皮茨看准了海军发展的潮流,决心步英国的后尘。一年后, 德国也下水了 4艘无畏级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为18873吨,主炮口径为280毫米,航 速为19.5节。与英国的超级战列舰相比,德舰在航速和主炮口径上有一定差距,但德 舰显著的特点是侧重防御,宁肯牺牲航速和火炮口径也在所不惜:它的指挥塔装甲厚 达400毫米,水线部分300毫米,明显高于英国军舰。除此之外,根据提尔皮茨的建议, 建成的德舰全都舱室狭窄,重重设置水密门,水线以下的一切隔板都不开联络门,以 防区域进水后脆弱的联络门被压破。德舰的贮煤舱尽量设计在舰体两侧,起防护作用。 可见德舰的设计目标是追求舰艇在战斗中的浮航生存性。两国的主要造船厂里,此时 全都生意兴隆,谁都明白,在战前和平时期的造船竞赛,将决定未来战时的海军命运。 就这样,两国在暗中较量中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战前,两国的海军规模已 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英国拥有各种新旧战列舰68艘、巡洋舰58艘、驱逐舰和鱼 雷艇301艘以及78艘潜艇。德国有各种战列舰40艘、巡洋舰 7艘、驱逐舰、鱼雷艇144 艘、潜艇28艘。在当时最强大的海上巨无霸——战列巡洋舰方面,英国有 9艘,德国 只有 4艘,英国明显占了上风,这也决定了德国在战时的海军战略,即:尽量保存舰 队力量,避免重大损失,以便保持一支“存在舰队”,战时可以威胁牵制敌人,战争 结束时可作为谈判的筹码。同时,要不断地制造和寻找机会削弱英国舰队的力量,办 法是引诱敌人部分兵力出海,以自己优势兵力将其歼灭或给予严重打击。但要绝对避 免与优势的敌人作战。 1914年 6月28日,奥国皇太子在萨拉热窝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海军 的部分舰只开赴地中海、北美、西印度群岛、太平洋沿岸等地,但其舰队的核心还集 中在北海。这支以英国本土港口为基地的打击舰队又叫“主力舰队”,拥有各种舰艇 440 余艘,专门用来封锁德国重型水面舰艇,也就是德国人骄傲地称为“大洋舰队” 的海军主力。 大战初期,德国海军的使用集中在海上袭击舰方面,德国为此造了不少轻巡洋舰 和潜艇,结果给协约国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海上航行的协约国商船始终提心吊胆,生 怕突然看见德国海上袭击舰灰色的桅杆或水下不知从何处来的鱼雷。到1915年,德国 潜艇已消灭了 259艘英国航船,可谓战果颇丰。英国人感到来自水下的威胁甚至比德 国的大洋舰队更可怕。 但是,德国人也有难言的苦衷,他们采取这一战术实在是迫不得已。英国得益于 海军大臣丘吉尔的远见卓识,很早就加强了战备,所以战争一爆发,英国皇家海军就 封锁了德国大洋舰队,使其很难航行到大西洋上。长期的封锁,给德国经济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德国人也一直想打破这种局面。1915年 1月,德国海军中将希佩尔率领大 洋舰队主力离开威廉港海军基地,本想出海消灭几艘英国渔船解解气,却没有想到前 往多格尔沙的途中与英国主力舰队遭遇,双方展开大战,结果德舰敌不过英国舰队猛 烈的炮火,在损失了一艘军舰之后只得悻悻而归。 此后,德国人想摆脱英国封锁带来的困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不久,以好斗著称 的德国海军新上任的司令官冯舍尔海军上将雄心勃勃,决心与英国海军来一次真正 的会战,彻底扭转无所作为的尴尬局面。

诱敌舰队初次交锋

舍尔制定的计划是,派出小规模舰队到英国海岸及港口骚扰,打了就跑,英国海 军如果不追击,就搅得英国海岸永无宁日;一旦英国海军追击,就是其诱至德国海军 预设的战场,由德国海军主力突然出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1916年 5月30日,舍尔开始行动了。他派出了由冯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的一个 海军舰队为诱饵,沿挪威海岸活动。这支舰队也是德国海军中的精华,全是清一色的 无畏级和超无畏级战列巡洋舰。通常英国海军是不会倾其全部主力来对付这样一个小 舰队的,那样,就给跟随在诱饵舰队50海里之外,由舍尔亲自率领的德国海军主力舰 队以可乘之机。按照计划,希佩尔的诱饵舰队在稍事抵抗之后,就佯装不敌,把追击 他们的英国舰队引入德国主力舰队火力射程之内,聚而歼之。 由于英国事先掌握了德国海军的通信密码,对德国海军的兵力调动自然一目了然, 他们发现德国最近将有大的行动,虽然不知具体行动细节,但认为这是歼灭德国“大 洋舰队”的有利时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英国海军就能彻底腾出手来对付令他们头 痛的德国潜艇。富有戏剧性的是,英国制定的作战计划竟与德国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派出一支诱敌舰队,佯败诱敌深入,把整个舰队的主力埋伏在伏击圈中,像一把重锤 一样砸烂敌人。所不同的是,英国人的诱敌舰队阵容很强:不单有第一、二战列巡洋 舰队,还有第五战列舰队作为支援。英国第五战列舰队由当时世界最大的快速战列舰 组成,它们是4艘刚下水的“伊丽沙白女皇级战列舰。这种海上的庞然大物装有8门38 1毫米的大炮,能在25000米远的距离上将敌舰炸成碎片。因此,两大海军的大会战已 是不可避免,就看谁先上钩了。 1916年 5月30日夜,北海地区怒浪滔滔,夜幕沉沉。英国的诱敌舰队在贝蒂将军 指挥下拔锚离开苏格兰港口罗赛斯。第一、二战列巡洋舰队熄灭灯光先行,第五战列 舰队距它们5海里悄悄尾随。5月31日拂晓,德国的诱敌舰队也由希佩尔率领从杰得河 口基地出发,驶往日德兰半岛西海岸。一路上,希佩尔舰队不断地拍发无线电报,唯 恐英国人不知道。航线沿岸的英国间谍早把希佩尔舰队的情况飞报给英国皇家海军, 于是英国主力赶紧由司令官杰利科勋爵率领,开往东南方伏击地点。有趣的是,贝蒂 的引诱舰队一出海,就被德国潜艇发现,并向德国基地发出“敌人出动”的情报,该 电文又被英主力舰队截获并破译。结果双方都以为敌人上了当,怀着紧张的心情开赴 战场。 5月31日下午2时15分,英国引诱舰队中的“盖德利尔”号升起信号旗“发现敌舰”。 同时,德国也认出了英舰,双方节节逼近。于是,一场亘古未有的、参战总舰数多达 265艘(其中英国海军149艘、德国海军 116艘)、海军总兵力达10万人的大海战,在面 积为400多平方英里的日德兰海域拉开了序幕。 这时,6

参考资料:http://novel.jschina.com.cn/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