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律赏析
<<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牌名的由来:
声声慢:原名《胜胜慢》。以后蒋捷用此调咏秋声,全词都以“声”字押韵,改为《声声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按《词谱》所说,平韵体以晁补之、吴文英词为正体,晁词九十九字,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吴词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仄韵体以高观国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句读与吴文英词相同。李清照词则为前后片各五仄韵。另有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
又名《人在楼上》、《神光灿》、《寒松叹》、《风求凰》等。
作词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赏析: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
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第一节:
“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第二节: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是第一层。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为第二层。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第三节:
也分三层。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
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这首词在向我们叙述着一位伤心女子的忧愁。这位寂寞的女子独守空房,无论做什麽都无法排遣阵阵袭来的愁绪。这正是最难熬的深秋时节,秋风萧瑟、寒意难当,大雁飞过,却不知向谁去传递消息。地上菊花零落,就象逝去的美好年华。这时候天渐渐黑了下来,又响起勾人愁绪的雨声……这样的时候,哪里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楚?
词牌名的由来:
声声慢:原名《胜胜慢》。以后蒋捷用此调咏秋声,全词都以“声”字押韵,改为《声声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按《词谱》所说,平韵体以晁补之、吴文英词为正体,晁词九十九字,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吴词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仄韵体以高观国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句读与吴文英词相同。李清照词则为前后片各五仄韵。另有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
又名《人在楼上》、《神光灿》、《寒松叹》、《风求凰》等。
作词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赏析: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
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第一节:
“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第二节: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是第一层。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为第二层。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第三节:
也分三层。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
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这首词在向我们叙述着一位伤心女子的忧愁。这位寂寞的女子独守空房,无论做什麽都无法排遣阵阵袭来的愁绪。这正是最难熬的深秋时节,秋风萧瑟、寒意难当,大雁飞过,却不知向谁去传递消息。地上菊花零落,就象逝去的美好年华。这时候天渐渐黑了下来,又响起勾人愁绪的雨声……这样的时候,哪里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楚?
词牌名的由来:
声声慢:原名《胜胜慢》。以后蒋捷用此调咏秋声,全词都以“声”字押韵,改为《声声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按《词谱》所说,平韵体以晁补之、吴文英词为正体,晁词九十九字,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吴词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仄韵体以高观国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句读与吴文英词相同。李清照词则为前后片各五仄韵。另有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
又名《人在楼上》、《神光灿》、《寒松叹》、《风求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