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谁?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伊利诺斯州巴塔维亚(Batavia)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德莱曼(Leon M.Lederman,192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顿维(Mountain View),数字通讯公司(Digital Pathways,Inc)的施瓦茨(Melvin Schwartz,1932--)和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斯坦博格(Jack Steinberger,1921--),以表彰他们在发展中微子束方法以及通过m子中微子的发现显示轻子的二重态结构所作的贡献。

中微子的研究在粒子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原来是一个假设的粒子。1931年,泡利从研究b衰变的能谱出发,提出了中微子的假设,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怎摸去"捕捉"这一神秘莫测的"粒子"。因为中微子是中性的,所以用于测量带电粒子的所有办法,对他都无效。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极弱,甚至可以穿过整个地球而不被任何物质吸收。所以长时期以来,中微子只是在理论家的计算中出现,而实际上根本无法证实它的存在。1934年,费米根据泡利的假设,提出了原子核中的中子衰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和中微子的b衰变理论。费米的理论指出,原子核?衰变的相互作用,不同于电磁相互作用,是一种"弱相互作用"。费米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间接的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即使如此,人们仍然不知道,如何真正的去测量它。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曼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曼

参考资料:||

莱德曼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