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发病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一至百分之四十二 ,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中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六。由于精索静脉曲张影响了睾丸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可导致睾丸组织异常 ,引起精子减少、活率 (活力 )降低、畸形精子及幼稚精子上升 ,严重者可引起无精子 ,从而导致不育。精索静脉曲张属中医“筋瘤”、“筋疝”、“偏坠”等范畴。临床表现为精索静脉扩张、迂回、弯曲 ,甚则缠绕成团 ,青筋显露。中医认为该症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脉络畸形、扭曲过长 ,以致血行不畅 ,瘀血积滞 ,旧血不去 ,新血难来 ,血瘀又可引起气滞 ,而气为血帅 ,气滞又可加重血瘀 ,气滞与血瘀互为因果 ,外肾 (睾丸 )失于营养而致血不生精 ,肾不藏精 ,故导致不育。《医林改错》认为 :“青筋暴露 ,非筋也 ,现于皮肤者血管也 ,血管青者 ,内有瘀血也”。故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的治疗要抓住“血瘀”这一主要环节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壮年常见的疾病,是指因精索静脉血流淤积而造成精索蔓状丛(静脉血管丛)血管扩张,迂曲和变长。发病率为男性人群为10-15%,在男性不育中占15-20%。此症多发生于左侧,但双侧发病者并不少见,可高达20%左右。精索静脉曲张,可伴有睾丸萎缩和精子生成障碍,造成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也可以因为肾肿瘤或其他腹膜后肿瘤引起,由于受压迫而引起的精索静脉曲张称为症状性或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要引起病人临床出现症状或引起男性不育才需要治疗。
临床表现
1.轻者可无症状,较重者可有阴囊坠胀痛,久站则有腰痛。平卧休息可缓解。 2.如曲张较重,令病人站立时可见阴囊内有蚯蚓状的曲张静脉团。轻度或隐匿的精索静脉曲张,令病人屏气增加腹压(Valsalva试验),可使曲张变得明显或触及。 3.如平卧后精索静脉曲张不减退,则称为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应进一步检查腹部和肾脏。
诊断依据
1.有阴囊不适或下坠胀痛,平卧后缓解。或有神经衰弱症状。 2.站立时精索部位可看到或触及曲张的静脉丛,增加腹压可使曲张静脉加重。 3.通过特殊检查方法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如多谱勒超声听诊,红外线或接触性阴囊测温,B超或精索内静脉造影术等。
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1.轻症和无生精功能障碍者不需治疗。 2.症状较重,或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者应手术治疗,方法有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精索内静脉与腹壁下静脉吻合术。 3.如手术后复发,可行经皮穿刺插管精索内静脉栓塞术。
用药原则
静索静脉曲张由于睾丸功能受损,用一些营养生精上皮的药物是可行的,尤其是一些中医补肾生精药,可以在术后应用。但是治疗却主要是手术治疗,千万不要因用药而延误手术时机。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年男子的一种常见病,精索里的静脉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造成精索里的蔓状静脉丛迂曲、伸长和扩张,在阴囊里形成蚯蚓状的团块,这就是精索静脉曲张。
发生精索静肪曲张时,表现为阴囊胀大,有沉重及坠胀感,站立、行走、劳动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减轻,有时还可以伴有神经衰弱的表现。
根据精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可将本病分为特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特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精索静脉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所致,即通常所说的精索静脉曲张。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腹后壁肿瘤或肾肿瘤压迫肾静脉或精索内静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