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来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符号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是因其发音类 似于英文at,于是常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如“明天早晨在学校等”的英文便条就 成了“wait you @ schoolmorning”。除了at外,它又有each的含义,所以“@”也常常用 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符号。

美国的一位电脑工程师雷.汤林森确立了@在电子邮件中的地位,赋予符号“@”新意。为 了能让用户方便地在网络上收发电子邮件,1971年他受命寻找一种电脑地址的格式,能让用户方便地发送电子邮件。由于“@”不会与人名产生重复,因此被选中。在 E-MAIL 地址格式中,“@”将人名与电脑地址分开,让文件在网络中传输不会产生误读。“@”的发音和“at”有些类似,用在 E-MAIL 地址格式中正好表示“在…”的意思。“@”就这 样进入了电脑网络。

汤林森设计的电子邮件的表现格式为“人名代码+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电脑主机所属 机构的性质代码+两个字母表示的国际代码”。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用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其中用“@”符号把用户名和电脑地址分开,使电子邮件能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送。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